1981年,我入读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建筑人生。那个时代深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老师们强调“形式服从功能”,重视平面布局,强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在大学4年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国内外杂志,学习国外的先进表现手法,和同学们分享学习成果,至今仍记忆犹新。
1985年大学毕业后,我师从黄居祯先生和张伶伶先生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建筑创作理论的执着精神,对我的职业生涯无疑是极好的指引。我组织发起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大赛至今已走过16个春秋,有效促进了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我一贯奉行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创作了许多作品。
30多年过去了,始终感恩母校,因为哈工大土木楼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1)地域文化的回归
随着全球化的科技进步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许多事物失去了差异性和多元性,出现了地域文化消逝以及场所感和归属感沦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多样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因素:当地的自然气候和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越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就越具有世界性,正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条件特点、地域文化、自然条件等不可改变的因素,才使整个世界缤纷多彩、各具特色。
(2)地域文化的表达
地域文化体现着人们的世界观、宇宙观、价值观,我们必须从本质上把握它的发展脉络。建筑传统中看得见的东西称之为“硬”传统,它是建筑传统的物态化存在,是凝结在建筑载体上,通过建筑载体显现出来的建筑具体形态和形式特征;而建筑传统中看不见的东西,称之为“软”传统,它飘离在建筑载体之外,隐藏在建筑传统形式的背后,透过建筑硬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建筑观念等等,它是建筑传统的深层次结构,在其构成中,传统设计手法属于较低层次。传统中所反映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审美意识、文化心理属较高层次。创新、吸收是两个不可避免的矛盾统一体,地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流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进,它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不断吸收新的外来文化和摒弃自己的糟粕文化,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底蕴。
(1)城市遗产保护中对于居民的忽视
尽管我国城市经济不断繁荣,但是以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了沉重的代价。历史城区中普遍存在的“建设性破坏”问题导致城市的宜居性和包容性越来越差,而且还破坏了城市的历史环境、地区文脉和场所精神。我国的遗产保护研究常常把遗产视作资源,并强调整体性保护,这样虽然可以充分整合区域内各城市遗产,有助于遗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然而一方面由于地方性向整体利益妥协而使得城市特色缺失,另一方面过度着眼于遗产而导致了对遗产地内居民生活的忽视。城市遗产保护是一项惠及当下、泽被后世的举措,其初衷是以人为本,为了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需要一种能结合地方特色并考虑当地居民感受的保护方法。
(2)景观视角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对城市历史环境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诠释以及管理的延续性等方面成为了历史保护工作的重点。解决如此复杂的城市问题,需要建立跨学科的理论框架,而“景观”可以作为结合各学科研究、全面深入地阐释城市问题、协调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概念。在景观方法中,所有一切要素都被系统地分层且相互联系,这对于管理复杂的城市历史环境中的动态变化似乎更加合适。这一思想直接孕育了“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这一概念。在世界范围的后续的研究中,城市历史景观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从“世界遗产”到“城市遗产”的“平民化”转变,其研究内容也历经了从借由景观的视角认知历史城市和城市遗产,到作为景观方法融入宜居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战略的过程。
(3)城市历史景观的以人为本内涵
城市历史景观的思想旨在维持人类环境的质量,在承认其动态性质的同时提高城市空间的生产效用和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社会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城市历史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时,不只是城市过往记忆和意义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居民正切身经历着的生活环境。同时,城市历史景观也是处理城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当代及后代需求与历史遗产之间平衡且可持续关系的一种视角与方法。城市遗产保护工作应将当地民众对改善生活条件的诉求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城市居民在保护活动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1 果戈里大街步行商业街
2 果戈里大街步行商业街
3 建筑馆改造方案
4 北园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