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卫宏

2019-05-31 03:47郭卫宏
世界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建筑师创作建筑

1987年我从浙江东阳中学毕业,荣幸地考上了遥远的哈建工,在建筑系的4年本科时光,让我与哈建工建筑系有了不解之缘。学校虽地处北国边缘,当时对外交流不多,但也就少了些心情的浮躁,多了些学习的宁静;虽被戏称为“袖珍马路大学”,但也就多了些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和接触城市中的各类公共建筑的机会。虽远在寒冷的北国冰城,但也使我领悟了气候对建筑的深刻影响。同时,母校众多名师大家对我设计实践和学术思想影响至深,如:梅季魁老师设计的亚运会场馆使我懂得了技术理性,邓林翰老师的博物馆设计使我了解了功能理性,张伶伶老师分层次思考的逻辑使我扩大了对建筑的理解等等。毕业至今一直在设计实践第一线,后来也接受过各种教育,但本科给予我的建筑启蒙教育,在我职业生涯播下了一颗种子,并在多年的设计实践中萌生了建筑创作系统论的学术思想,受益匪浅,在我心中对母校与恩师永远满怀感激之情。

以系统思维探索建筑创作理论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各种新思潮、新技术纷纷出现在中国建筑师的视野,如何面对那些变幻莫测的创作思潮?如何评价风格各异的建筑作品?如何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革?难免会让建筑从业者不知所措。如何走具有文化与理论自信的建筑创新之路是每个建筑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我看来,建筑创作不是单一学科理论的应用,而是哲学、景观学、规划学、环境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融贯运用,是一项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实践过程。因此,单纯关注建筑物质层面和技术手法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师需要树立一种系统的创作思维,从更多的层面和更广的视角去研究建筑学的问题。综合建筑创作中的社会关系、组织形式、影响因素、创作过程和使用后评价来研究建筑创作实践活动。

“五律协同”的创作观是建筑创作系统论的核心思想。纵观历史,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技术规律、环境规律和经济规律这5个规律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筑创作的过程也与这5个因素息息相关,统筹好各个因素与建筑的关系是营造“适宜”建筑的关键。首先,自然是建筑的物质基础,建筑的一切因素归根结底都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建筑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创作,使得建筑与自然相宜;其次,社会是建筑的组织力量,建筑不可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活动,建筑也反映了社会的需求,总是与所处社会紧密相关,特定的社会培养造就了特定的世界观和文化观,也就产生了不同设计风格的建筑。因此,在现代社会追求和探索的建筑师既要考虑所处社会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还要考虑与地域文化的协调,提高文化认同感;第三,技术是建筑的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建筑发展的阶梯,建筑与新技术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技术的更新往往促进了建筑创作体系的变革,我们可以体会到建筑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对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筑师应该主动参与建筑技术变革,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将新技术合理运用到创作中去;第四,经济是建筑的牵引力,建筑是对现实世界的操作,其领域必然受到经济的界定和影响,建筑师应充分理解甲方的建设意图,运用建筑设计的经济理论,合理分配有限资金,力求以最少的资金创造最优的建筑;最后,环境是建筑的约束条件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建筑能源和资源的提供者,也是污染物的排放地,建筑师应该主动探索如何协调建筑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不让建筑形式语言抽象地独立于外部环境,而应依靠和根植于周围的自然与人工环境。

建筑创作系统思维是以创作“适宜建筑”为目标,而绿色、智慧、健康是“适宜建筑”营造亟需考虑的3个重要方面,也是时代的要求,建筑师应运用系统的创作思维,从多维度、多层次综合考虑各种与建筑相关的联系与过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之路。□

3 泰州(中国)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

4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

1 《建筑创作系统论》

2 《岭南历史建筑 绿色改造技术集成与实践》

5 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

猜你喜欢
建筑师创作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创作心得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