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艺术之家,选择建筑学的主要原因是有绘画基础。大学三年级查阅资料时,看到《世界建筑》杂志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已经到来,欧洲发达国家已经把建筑节能列为设计的重点,并指出建筑节能将大有可为,这让我眼前一亮。也就是这本《世界建筑》决定了我后来的研究方向。我因此选择报考研究生,师从郑忱教授,研究节能建筑。郑忱教授在向我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让我学习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踏实的做事风格,让我知道科学研究要有钻研精神,要耐得住寂寞。随后,我从节能建筑拓展到绿色建筑,继而又扩展到城市微气候研究,这一路走来,衷心地感谢郑忱教授。
1 《严寒地区村镇新型民居节能设计》
2 《黑龙江省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 《既有村镇住宅功能评价标准》
4 黑龙江省通河县富强村低能耗住宅
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又是置身于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受环境制约同时又作用于环境,因此,当代建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建筑-人-环境”三者的关系问题,听起来有些老套,但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很好地诠释了建筑的根本。
人类对建筑品质的追求是随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提升的,因此建筑前沿理论与思潮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由于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弊端,让我们不得不关注低碳环保、节约资源以及健康舒适等问题。近年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极端气候频次的增加、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退化给建筑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建筑业比以往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面对复杂的形势,一些建筑师站在更高的角度,从问题导向出发,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解决人类的健身舒适问题为目的,进行多视角的深入研究,从微观、中观到宏观探究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试图为人类营造更加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因此,当今的前沿理论已从独立的建筑单体转向了“建筑-人-环境-城市”关系的综合研究,如:宏观尺度的城市微气候调节与生态环境,中观尺度的城市街区及其开放空间的小气候与物理环境,微观尺度的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等。通过多尺度统筹、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融合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形成系列减缓气候变化、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体健康舒适需求的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
5 生态屋草板复合外墙构造
谈到建筑文化传统,不免想起中国的大屋顶、传统民居等。建筑文化承载着人类、社会、自然与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纵览世界各国的建筑,由于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经济技术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地域建筑风格,正是由于建筑材料的不同,使得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与欧洲的砖石建筑成为当地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可见,在建筑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不可避免地对建筑文化传统产生较大的冲击,可以说新材料、新技术是把双刃剑,既是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又可以成为建筑文化传统的摧毁者。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材料、新技术,社会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对于新技术要杜绝“拿来主义”,建筑师应结合地域特点,通过与当地基础条件与文化的融合,将其培植成地方性的新技术,并有效地运用到建筑中,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传承传统文化的新建筑。其次,借助先进的科学手段发展因地制宜的适宜技术,延续当地的建筑文化传统,并体现其所处时代的美学特征。传统技术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何从传统建筑中萃取优良的技术,通过继承、改良与创新将其运用到当代建筑中,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延续,是建筑师的责任。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是建筑师创作的源动力,是建筑师手中的两把利剑,如何调节它们之间的冲突、在传承中求创新是当今建筑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未来的技术可能会颠覆我们的认知,但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不能忘记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建筑技术是为了营造更好的人类生存环境而产生发展的,新技术只有源于地域环境、气候特点、经济基础,传承当地传统文化,扎根于当地的土壤才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