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科,文四兴,陈利清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第二总医院 中医科,广东 深圳 51810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通指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症,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腹胀、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1~2]。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约占内科病症总数的2 %~3 %,占消化系统病症的20 %~40 %,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相对复杂,尚未完全明了[1~2]。中医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归为“痞满”“胃脘痛”等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饮食不节及情志不遂等因素所致,其症状易反复或持续,给患者的个人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性影响[3~4]。以往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治疗方法采用胃动力药和胃黏膜保护剂等,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毒副作用较大。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收治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了中医治疗,并较单纯西医治疗进行比较,旨在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49±4.91)岁;平均病程(1.48±0.51)a。观察组中,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9.74±5.03)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配对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①符合西医的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公认的Rome Ⅲ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即进食后饱胀不适,早饱影响进食,且每周均发生数次;③入组时2周内未服用胃肠促动力药等。同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表达障碍以及不配合者等。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如胃肠动力药。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针灸、中药及穴位贴敷等中医综合治疗予以治疗,具体包括:①针灸:采用1.5寸针灸针,所取穴位包括中脘、足三里、内关、灵骨穴。采用捻转补法,于内关及灵骨穴留针0.5 h。于中脘及足三里处放置艾条直灸2壮,每日1次。②中药内服:采用枳实、茯苓、党参、麦芽及白术各15 g,槟榔、厚朴及半夏各12 g,广木香及黄连各6 g,干姜5 g,炙甘草9 g,每日1剂,水煎服。③穴位贴敷:肉桂50 g~60 g,白芥子90 g~100 g,延胡索90 g~100 g,细辛50 g~60 g,附子90 g~100 g等,上述药物研磨成粉,并加以姜汁以调和成适宜贴敷的浓度,针对患者情况涂于敷贴中心,并贴于患者对应穴位上。每次贴敷时间2 h~4 h,1周3次为宜。
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生活质量进行客观比较。
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诊治方案(草案)》[5]的相关标准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共包括6项症状。症状严重,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且难以坚持工作为Ⅲ级,计7分;症状中等,正常生活部分受到影响为Ⅱ级,计5分;症状轻微,正常生活不受影响为Ⅰ级,计3分;无症状则计为0分。
采用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的生活质量问卷[6]评估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共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近期支持、健康、精神5个条目,均采用0、1、2分的3级计分法,所有条目相加得到总指数,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临床疗效依据临床症状总积分进行评估[5]。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症状总积分下降>95 %;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70 %≤症状总积分下降≤95 %;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30 %≤症状总积分下降<70 %;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症状总积分减少<30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
采用SPSS 19.0经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t标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学意义。
3.6.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6.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10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6.3 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经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明显更优于对照组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6.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经过后期定期检查回访,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续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症状,虽目前病理情况较为复杂,机制不明确,但主要病因是由于生活作息及饮食不规律,和精神高度紧张引起的胃肠动力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故而加强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7]。
国内外目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然定论不尽相同,但是都在极力避免与慢性胃炎相混淆,在整体上更有利于把握对病情变化的分析和病理的研究。常规西医针对此类疾病尚未研制出特效药物,其以经验性治疗为主,虽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因其尚未能致疾病发生病理性改变,故而效果欠佳[8~9]。国内的中医将脾胃气虚型消化不良认定为属于“痞满”“胃脘痛”等范畴[11~12]。一旦脾胃损伤,即会致使患者的脾气羸弱,脾胃正常功能运行受阻,体内湿热,气机升降不稳定,导致后天之气匮乏,生化无源,进而使气虚的症状明显加深[13~14]。因脾胃气虚而出现饮食不佳、少气寡言及大便稀溏等,所以一般针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原则是根据脾胃气虚和清阳下陷的病机而施以针对性治疗[15]。本文所采用的中医疗法,各有裨益。其中针灸疗法可健脾胃,益气化滞,具祛湿散寒之功效。因本病发病位置在脾胃,故笔者施针位置取“胃三针”,即足三里、中脘和内关穴,并结合灵骨穴。《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腑,取之合”,提示合穴为腑病的要穴。另外,中医学认为,胃经的要穴为足三里,通过对其刺激可以发挥出调理脾胃和扶正祛邪之效,中脘为腑之会,经刺激后可以有效缓解腹胀以及改善餐后胀满不适,腹部疼痛及嗳气不爽的现象;内关穴属八脉交会穴,亦具调理脾胃之用;而灵骨穴出自董氏奇穴,可以起到通降肠胃的效果。本研究所用中药疗法方剂包括枳实、茯苓、党参、麦芽等,其实则温补,可振患者脾胃,消除患者便秘、腹泻、食积等症状。而所取穴位贴敷疗法操作简单方便,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同时,其可以进一步促进穴位的刺激效果,能够进一步带动血气循环,清气祛毒。由表及里,药效本身与穴位环境相互作用,显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以上三种疗法共同作用,互相影响,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对患者的治愈效果。相较于西医的治疗方法,本文的中医疗法给患者的病情提供根治的可能。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较之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明显更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医综合治疗可以更为明显地对患者产生疗效;还观察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于对照组和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的预后生活质量情况亦更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综合治疗疗法可以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症状积分,缓解患者消化不良的情况,进而增强其生活质量,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其并未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性,和张洁文等[16]及蒙丽等[17]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治疗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近期疗效确切,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生活,故具推广优势。但本研究的样本收集较少,且缺乏较长时间的随访,尚有待于长期随访和加大样本量以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