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感人肺腑的抗日献金

2019-05-31 07:28:54李定超
红岩春秋 2019年4期
关键词:九中献金冯玉祥

■李定超

◇冯玉祥与夫人李德全

在抗日战争后期,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已经不掌兵符,但在军政界仍有很高的地位。此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到了最艰难的时候,为了鼓舞信心,坚持抗战,冯玉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大后方发起节约献金运动,号召各阶层慷慨解囊,为抗日前线将士捐资捐物。

1944年的春天,冯玉祥一行乘船抵达重庆江津,进行了为期21天的抗日宣传募捐活动。其间,他来到江津国立第九中学(以下简称“国立九中”),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学校师生深受鼓舞,踊跃参与,上演了感人至深的一幕,有的细节至今鲜为人知。

冯将军来到国立九中

国立九中的前身是安徽第二中学。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安置从沦陷区逃难来渝的皖籍师生,在江津德感坝临时创建了这所学校。建校初期,学校主要招收沦陷区的流亡学生,也招收部分江津学子,后来发展到共有来自20多个省市的学生,还有几个学生来自朝鲜和蒙古国,时有“模范中学”的美誊。

国立九中规模较大,最多时达4000人。虽属公费学校,但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办学条件相当简陋,师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异常艰苦。师生在祠堂、破庙内上课,宿舍、食堂是他们亲手搭建的茅草屋;每日三餐,两稀一干,常常用米汤泡饭,只能吃个半饱。学子们离乡背井,家破人亡,残酷现实非但没让他们消沉,反而激励他们在求学报国路上执着前行。

国立九中校长邵华是冯玉祥的安徽老乡,同为国民党中央委员,向来交情甚好。邵华为了勉励师生在艰苦条件下好好生活和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于是向冯玉祥发出邀请函,请他到学校讲话。

1944年3月5日,冯玉祥偕夫人李德全来到江津。冯玉祥所到之处,常常是观者如潮。但他作风朴素,轻车简从,来到江津后,下令撤销所有岗卫,任人围观。

学校为了迎接冯玉祥的到来,特意为每个男生发了一顶灰色新军帽。当天下午,全校男生戴上军帽,列队分立于冯玉祥必经街道两旁。邵华亲自到码头迎接冯玉祥一行,领着他们通过欢迎的人群。同学们依照事先的布置安排,齐呼:“欢迎劳苦功高的冯副委员长!”

◇抗战时期,人们走上街头进行宣传和募捐

发表精彩的抗日演讲

身材魁梧的冯玉祥,身穿一件半长的灰色粗布棉袍,脚穿粗布鞋,大步流星,笑容可掬,来到国立九中操场讲台。校长邵华首先对来宾作了一番介绍,随后,冯玉祥开始了题为“节约献金,抗日救国”的演讲。

冯玉祥打开了话闸子,满口地道的晋冀中方言:“刚才你们校长说,俺是这个‘家’,那个‘家’的,‘家’得俺浑身都是鸡皮疙瘩。俺冯玉祥没念过书,是个大老粗,啥‘家’都说不上。”

接着,冯玉祥把前方将士浴血抗战、衣衫破烂、缺医少药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他行伍出身,深知部队疾苦,讲起前方战事,十分感人。

随后,冯玉祥对后方奢靡成风、豪门巧取豪夺、奸商投机倒把以及囤积居奇等腐败现状,痛痛快快地挖苦了一通,称之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方浑身是血,后方满嘴流油”。在演讲中,他引用一位西方军事理论家的话:打仗最需要的第一是М,第二是М,第三还是М。М就是Money(钱),而抗日前线没有М,医院缺医少药,伤员就得不到及时救治。冯玉祥对“М”发音不准,把它读成了“ai-mo”。

冯玉祥的演讲十分精彩,振聋发聩。他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愤怒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细致分析了当前的抗战形势。他号召大家努力节约,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团结抗战,坚决打败日本侵略者,把敌人赶出中国。他向大家保证,将亲自把捐款送到抗日前线,绝不让人中饱私囊。

台下师生越听越激昂,冯玉祥的每句话都深深地打动着他们的心。

演讲结束后,冯玉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同乐会,他特意演唱了一首安徽民歌《爸爸我回来了》。亲切的乡音,悲怆的曲调,愈加激发大家的思乡情和对侵略者的愤怒。随后,一场为抗战捐款捐物的活动在学校热烈展开。

◇国立九中部分师生合影

师生慷慨捐献引起轰动

国立九中绝大多数都是穷学生,但为了赶走日本侵略者,大家争先恐后地为抗日捐款捐物。有几位同学甚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上台献出,他们说:“我们都是在日本鬼子逼迫之下才背井离乡的,理应为抗日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们没有现金支援前线,只好献上这些衣服,希望它们能为前线的将士们挡一丝风寒,早日把小日本赶出中国!”

当时听报告的仅国立九中师生就有2000多人,还有不少是当地群众。现场,有人捐钱,有人捐手表、怀表,有人献首饰、脱毛衣。有一位学生的父亲是川盐银行老板,他多次上台捐献,在学生中捐献数额最大。募捐从下午开始,直到深夜,台上点起了煤气灯,献金活动仍在继续进行,场面甚为感人

学校大多是逃难来渝的穷学生,献金有限。于是,校长邵华在会上发出倡议:“我们流亡入川的穷苦学生,不会有多少钱。为响应冯副委员长的号召,献金支持前线,我提议明天星期日,我们全校6个分校的2000多名学生绝食一天,将省下的饭钱和菜金,全部支援前线抗日。同学们同意吗?”

“同意!”台下齐声回答。

第二天,在江津有家或有亲友的同学,离校去“投亲靠友”,只有极少数身上有点钱的学生,上街买碗酸辣面充饥。而更多的学生呆在教室、寝室或山坡上,整整饿肚一天。

学校有教职工100多人,教职工献金也十分踊跃。听完冯玉祥的演讲,学校专门召开了教职工献金会。

会上,一位女教师站起来说,要把她的一枚戒指献给国家支援抗日。邵华告诉冯玉祥,这位女教师家境贫苦,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很不容易。冯玉祥对女教师说:“你的孩子太苦了,请把戒指卖了给孩子买点吃的吧!”

女教师回答:“把小日本赶走了,国家就会好起来,我的孩子自然也就会有吃有穿了,我献金救国,打走日本鬼子,就是为了救我的孩子,请将军把这戒指收下吧!” 冯玉祥听后,激动得流下泪水。

学校有位叫王大娘的工人,一下献了2000元,相当于把她一年的薪水全部捐献出来。邵华为之感动,马上给她写了红布条子,上边写着“王大娘献金2000元”。她把条子缝在胸前,人人都能看到,谁见了都为她热烈鼓掌。

国立九中节约献金,师生人人参与,学生集体绝食一天,更是轰动江津全县。当时《大公报》《江津日报》等媒体,同时报道了冯玉祥到国立九中激励师生抗日救国之事。报道说:“国立九中献金总数,一举超过了华西五所大学之总和。”

冯玉祥在江津的21天,还去了江津女中、江津体育场等地作抗日宣传演讲,所到之处,无不盛赞国立九中师生积极捐资、绝食支前的精神。至此,江津各界及广大群众为抗战捐资献金运动掀起了高潮。

猜你喜欢
九中献金冯玉祥
大义输财 共赴国难——抗战大后方民众献金运动
冯玉祥智斗日顽
《北京教育》是学校的知心人
寄冯玉祥书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09:28
培育九中精神培养优秀现代公民
如何判断政治献金合法还是非法
环球时报(2017-05-02)2017-05-02 09:04:41
慷慨解囊为抗战——记1939年重庆各业节约献金运动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2:01
优化圆锥曲线运算的九中策略
凸显文体特色 形成集团活动多元化
日首相称不会因献金问题辞职
环球时报(2009-12-01)2009-12-01 11: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