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的产生机制与社会结构治理

2019-05-30 17:01徐娇
科技传播 2019年9期
关键词:网络谣言

徐娇

摘 要 对网络谣言进行把控和治理也属于互联网内容建设的一部分。要治理网络谣言,应当究其根本,从网络谣言的源头找到其产生机制。文章在界定网络谣言概念的基础上,从传播学和心理学两个视角对网络谣言的产生机制和造谣者心理动因进行了阐释。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网络谣言并非孤立存在,其产生必然受到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立足造谣主体和客体,从社会结构角度提出了几点治理建议。

关键词 网络谣言;造谣者;产生机制;社会结构治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4-0127-02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1]。加之5G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交流效率也将得到提升。网络普及率和网速的提高将加快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扩大网络谣言的影响范围,治理网络谣言刻不容缓。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结合前人研究对网络谣言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传播学和心理学两个视角分析了网络谣言的产生机制,最终从社会结构角度提出几点治理网络谣言的建议。

1 网络谣言概念界定

卡普费雷将谣言放在了官方发布的信息的对立面上,在他看来,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2]。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谣言成为一种新的谣言形式。国外学者通常将网络谣言研究划归为传统谣言的一个分支,这也表明网络谣言也跟传统谣言一样,是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的一种行为,其与传统谣言的区别在于传播者和传播媒介的不同,即传统谣言通常是普通人借助口头形式进行传播,网络谣言是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传播。“随着网络与谣言的媾和日渐深入,几乎所有的谣言都上了网,网络谣言几乎等同于谣言的全部”。[3]本文认为,网络谣言是借助网络进行传播的未经官方或专业媒体证实的虚假信息”。

2 网络谣言产生机制

“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要真正做到抑制网络谣言的滋生泛滥,就必须正本清源,了解造谣者的心理动机,从谣言产生机制出发,从而实现对网络谣言的根本性治理。网络谣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产生受到了社会环境、群体心理和个人诉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和心理学视角来探究网络谣言的产生机制。

2.1 传播学视角——“把关人”理论和“刻板印象”

2.2.1 “把关人”理论

“把关”和“把关人”的概念最早是由传播学奠基人库尔特·勒温提出的。“把关”被看成传播的基本环节之一,是指传播过程中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的行为。“把关人”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过滤的人,只有当信息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时,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进行传播。

在Web2.0时代,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互动性的双向传播。社交媒体使信息传播变得自由随意,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传播信息,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几乎是不受限制的。专业媒体这类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难以发挥作用,最终使得网络谣言滋生泛滥现象愈发普遍。

2.2.2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事物整体所形成的一种统一的、固定的看法,而且这些“刻板印象”通常具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如喜欢、同情或者厌恶。如果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几个个体产生了固定、偏见的看法,就很可能用相同的态度看待该类事物的整体。这些如“刻板”似的印象在社会互动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指出:“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熟悉的方式去理解”。[4]也就是说,群体文化影响下生成的刻板印象会影响我们在交流互动中的意识倾向和行为选择。

由于网络传播为追求流量和“吸睛”往往会发布过多的煽动性内容,其后果是导致公众逐渐形成对某些群体或现象的偏见,即“刻板印象”。比如一提起“城管”,公众就会产生反感和厌恶心理,这一刻板印象最终使公众在发布与城管相关的信息时往往会忽略事实而一边倒地抨击这一群体,这就不免导致网络谣言的产生。也就是说,公众在信息失控和过载的情况下形成的对于某些事物的刻板印象,使其在对事实进行判断选择的过程中过于主观,进而导致了网络谣言的诞生。

2.2 心理学视角——焦虑心理和“集体无意识”

2.2.1 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也是谣言产生的重要原因。印度心理学家巴萨德认为焦虑心理是谣言产生传播的必要条件,“谣言发生率与人们的焦虑程度直接相关,焦虑重则谣言猖,焦虑退则谣言消”。[5]当前我国处于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人们容易对一些社会现象产生焦虑心理,从而引发一系列谣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关于食品安全的网络谣言,比如“棉花做肉松”“塑料粉丝”“假鸡蛋”等。一些公众对社会的焦虑心理就是通过“造谣”这一宣泄方式来进行疏解的。

2.2.2 “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概念是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基础上提出来的。“现代心理学这样认为:个人的无意识只是上面的一层,它建立在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根基上面,这种根基我们称之为集体无意识”。[6]在荣格看来,个人无意识中还带有一种来自民族、种族甚至人类整体的一种集体性的深层次的潜意识部分,这些来自集体的潜意识就是“集体无意识”。网络谣言的制造和传播活动不仅受个人心理作用的影响,还受到其所属的某一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心理定式的影响,即一种由“集体无意识”引发的对于事物的固定认知。最常见的就是人们通常会罔顾事实,在一些强弱群体冲突的事件中表现出对弱势群体表现出同情,而对强势一方进行批判。

3 网络谣言的社会结构治理

网络谣言的产生是个体媒介素养、群体意识和社会显隐性问题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应当联系整个社会大环境,调整我们的社会结构。国内对网络謠言的治理研究大都是以社会控制的角度进行的,侧重于采取措施抑制网络谣言的病毒式传播。本文另辟蹊径,将网络谣言放到一定的社会结构中看待,由此提出了几点治理建议。

猜你喜欢
网络谣言
多层面相上网络谣言的悖论特性及长效治理
网络谣言之刑法研究与完善
网络谣言传播现象探析
微信公众平台传谣的民事侵权责任探析
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理性追责问题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界定与产生的概述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网络谣言治理亟需“四位一体”新路径
论思政课对大学校园网络谣言的防范及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