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技工院校德育教育途径

2019-05-30 02:43尹茜
职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活动

尹茜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青年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此阶段的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还未完全成型,有较大可塑空间。在此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深层次地影响其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笔者学校遵循“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要求,结合学院自身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党带领团、思想引领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学生活动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及志愿者实践活动,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以加强组织建设为保障,党带团协作引领思想指导工作

1.党支部建设

学院支委班子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两学一做”中,通过深化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净化灵魂、纯洁思想,在全校形成具有良好带头作用的氛围,使教师队伍先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先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友爱,从而以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的成长成才起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2.工会建设

工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引导教职工将自我教育与育人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各项工会活动,使职工在寓教于乐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书法、绘画、朗诵、读书、健身等文体活动中,使教职工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通过搭建教职工活动平台,源源不断地传递思想上的正能量,培育教职工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向教职工传达精神影响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营造出健康向上价值观的氛围。

3.团总支建设

团总支注重学生思想工作,组织各团支部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活动,通过开设团课,在团员中进行党团知识的普及宣传,使得学生对党团理论学习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组织学院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校内外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效促进了学生健康三观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4.“推优入党”建设

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党组织发展党员的原则落到实处,使团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建设良好地衔接起来。在学生中形成争优入党的浪潮,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大批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思想到品行上严格要求自己,提升了整体学生的精神面貌。

5.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注重学生干部培养,通过思想引导,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指导学生会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优秀学生干部,通过学生会干部竞选对学生会加强指导和监督,选拔出思想素质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开展学生干部培训班,提升学生干部素质与能力,提高学院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更好带领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标杆建设

在学院通过选树先进典型进行熏陶感染。通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评选,树立学院榜样,鼓舞教职工,使教职工自觉向模范学习,树立爱岗敬业、奉献服务的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在学生中树立标杆,做好共青团、学生会、各班级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的表彰工作,开展美德学生评选工作,选出学生身边的道德模范,加强正面舆论导向,在学生中形成人人争优进取的良好氛围,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意识与道德素养意识。

二、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为方向,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把学生思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把学生的政治信仰、民族精神、大国自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贯穿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学生中开展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党课、团课、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结合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开展社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学生爱国、爱校、爱家、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的主观意识以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课堂、实习场地、网络、广播、板报和多媒体等方面在思想意识阵地全面占领主导权、话语权,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忠于党和人民的践行者。

由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工作,学生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提升:上课迟到率下降30%,旷课率下降8%,出勤率基本达到98%;熄灯之后,15分钟内楼道基本保持安静,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卫生间下水道堵塞由过去的一个月两三次变为两个月一次,乱丢垃圾的现象明显减轻;走在校园里,大声喧哗的现象减少了,向教师问好变成了习惯,顶撞教师的现象很少出现了,打架斗殴的现象减少了,整个校园呈现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堂是宣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入德育教学内容中,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针对不同级部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入学第一年注重养成教育,突出行为习惯和文明礼貌教育;第二年重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塑造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第三年侧重开展职业理想、创业成才教育。在课程进行前与结束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诚信意识、道德素养方面的调查问卷,相关意识改善情况提高30个百分点。

通过课程的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理想信念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进入企业后责任意识、敬业意识较以往学生有显著的提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违规率降低5%、迟到率降低8%、离职率降低10%。

四、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为抓手,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技工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

开展“青春献礼十九大”主题系列活动,在全学院形成学习十九大、永远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召开庆祝“五四”运动98周年表彰大会暨“筑梦青春·绽放风采”文艺演出,节目中宣扬的爱国主义、家庭美德、敬业奉献等精神,促使学生对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进一步的提升;组织开展“我的青春我的梦”征文比赛,促进学生树立把握青春、追逐青春之梦的意识,推动和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新生团员开展“追寻五四足迹,放飞青春梦想”主题团日活动,作为新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課,引导新生建立起健康的三观;成立国旗班、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升旗仪式,增强庄重感、仪式感,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学习“工匠”精神活动,并在班级主题班会上进行现场宣讲,用鲜活事例和个人感悟进行生动具体的讲解,培育学生讲究精致完美,追求卓越的思想。

五、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培养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奉献和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

学院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吸收成员上百人,在学院中形成了一定规模影响,开展包括“学雷锋志愿服务”、慰问孤寡老人、红十字义务献血、义卖报纸、看望小百灵听力障碍儿童、社区服务、“清洁家园公益劳动”等内容的一系列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每次志愿活动后,由志愿者将社会经历带回学校,通过国旗下演讲、班内主题班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将志愿活动的心得感悟带回学校,在全校学生中营造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奉献社会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学院紧密围绕学生“三观”的养成,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了多方位的举措,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大批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意识、改善了行为,迅速成长逐步走向成熟,成为校园的佼佼者乃至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作者单位: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活动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