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伴有不愉快情绪体验的一种感觉,可以促使生物体迅速行动以躲避伤害。在烧伤外科治疗中,通常伴有强烈持久的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身心的痛苦,也影响病人创面的愈合[1],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疼痛列为第五项生命体征。在所有的疼痛中,烧伤疼痛具有特殊性,其强度剧烈、疼痛性质复杂、周期长,不仅给烧伤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导致病人清创、换药的依从性差,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2]。同时疼痛还直接影响烧伤病人的创面愈合速度与质量,进而影响病人的预后与转归。随着对烧伤疼痛的深入研究和新型镇痛药物的出现,针对烧伤换药引起的操作痛,可由麻醉医生在手术室实施“无痛换药”,安全且镇痛效果确切[3]。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缓解病人的疼痛体验,并且对生命体征影响小、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临床逐步被应用。本研究将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分为4组,采用不同亚麻醉剂量的镇痛方案进行床旁换药,评估不同镇痛方案对病人的有效性、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我院烧伤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深Ⅱ度、Ⅲ度烧伤病人138例,男72例、女66例,其中深Ⅱ度80例、Ⅲ度58例,热力烧伤66例、电烧伤35例、化学烧伤37例。所有病人共分为4组,A组:氟比洛芬酯(凯芬)+氯胺酮+盐酸右美托咪定;B组:凯纷+芬太尼+盐酸右美托咪定;C组:凯纷+芬太尼+盐酸右美托咪定+氯胺酮;D组:凯纷(不愿接受无痛换药的病人)。A、B组每组各34例,C、D组每组各35例。4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烧伤原因、烧伤深度、烧伤总体表面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纳入病例的病人及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学术及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ASA Ⅰ~Ⅲ级,年龄60~75岁;(2)烧伤面积31%~80%,其中Ⅲ度烧伤面积≤20%[4];(3)病人最近连续2次创面换药操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或有镇痛需求者;(4)换药时间>10 min;(5)病人意识清楚,能准确理解并使用VAS表达疼痛程度,能完成焦虑抑郁量表。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并发症、精神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呼吸功能不全、循环不稳定等的病人;(2)吸入损伤、血氧饱和度(SpO2)<90%或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3)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者;(4)合并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5)呼吸功能异常病人;(6)依从性差或滥用药物者;(7)对拟用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确认面部烧伤深度及范围,并进行清创,及时清理各种分泌物保证创面干燥,延缓溶痂感染的时间,所有病人均于入院后第3~6天进行切削痂植皮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床旁换药前禁食禁水6 h,换药过程中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鼻导管吸氧(4 L/min)。A组病人换药前15 min开始静滴盐酸右美托咪定(艾贝宁,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48)(1μg/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换药前5 min壶入凯纷(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8)50 mg,换药开始前1 min壶入注射用盐酸氯胺酮0.3μg/kg,1 min后开始换药。B组换药前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凯纷的用法用量同A组,换药开始前1 min壶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品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132)1μg/kg,1 min后开始换药。C组换药前盐酸右美托咪定、凯纷和芬太尼的用法用量同B组,之后静推氯胺酮0.3 mg/kg,30 s后开始换药。D组换药前5 min壶入凯纷50 mg。换药过程中,心率(HR)<50次/min时给予阿托品控制心率;收缩压(SBP)下降>20%时,给予麻黄碱6 mg加压治疗; SpO2<90%时,给予面罩辅助通气;若VAS评分>4分,则追加芬太尼30μg。出现恶心呕吐壶入托烷司琼5 mg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VAS疼痛评分:对病人换药前15 min、换药完毕时、换药后2 h、换药后4 h的进行疼痛评分,疼痛评分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高[5-6]。
1.3.2 生命体征:在换药过程中实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记录病人换药前15 min、换药时、换药后10 min、换药后30 min、换药后2 h的HR、平均动脉压(MAP)、SpO2指标变化情况。
1.3.3 换药后不良反应:观察记录病人换药后48 h内恶心呕吐、瘙痒、头晕的发生情况。
1.3.4 焦虑情况: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定病人换药前24 h、换药后24 h的精神状态[7]。
2.1 VAS评分比较 4组VAS评分在换药前1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换药完毕时、换药后2 h 及换药后4 h VAS评分与换药前相比均升高(P<0.05)。C组换药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在换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D组(P<0.05)。见表1。
表14组换药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换药前15 min比较,*P<0.05; 与D组比较,△P<0.05; 与C组比较,#P<0.05
2.2 生命体征比较 4组换药前HR、MAP、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时、换药后10 min、换药后30 min、换药后2 h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换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4组生命体征比较
续表2:
组别时间HR(次/min)MAP(mmHg)SpO2(%) D组(n=35)换药前15 min76.2±10.795.4±10.497.8±1.4换药时78.4±10.983.0±8.997.6±1.3换药后10 min77.5±10.784.5±9.397.5±1.5换药后30 min78.2±10.882.0±10.397.6±1.9换药后2 h78.7±11.383.9±11.797.3±1.6
2.3 换药后不良反应比较 A组、B组、C组、D组换药后48 h内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及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5%、17.6%、11.4%、2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换药后病人焦虑的发生情况 4组换药前24 h的HA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后24 h HA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C组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4组换药前后HADS评分比较分)
注:与换药前24 h 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5
老年人由于机体器官功能的衰竭及免疫功能低下,烧伤后创面难以愈合,容易出现恐惧、紧张、担忧等焦虑情绪,也容易引起疼痛。烧伤病人渡过休克期后,经过首次削痂植皮,之后就会面临高频率的清创换药。由于皮肤组织被破坏、皮肤完整性损伤致使皮肤神经末梢裸露,裸露的神经末梢直接受到炎症因子、缺血缺氧、创面肿胀、冲洗液刺激及触碰的刺激,会引发剧烈的疼痛[8]。烧伤病人在换药期间的镇痛和镇静管理具有挑战性。目前国内烧伤病人在床旁换药更多是镇痛不足[9],需忍受剧烈的疼痛,这种反复的、剧烈的疼痛刺激会延长创面愈合时间,加重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常引起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因此在换药过程中适当的镇静是必要的。
单一的药物可以缓解某类型疼痛,但是不能完全解决换药疼痛,研究发现多模式镇痛可更好地控制疼痛和镇静[10],而且还可以避免单一药物用量过大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循环不稳等[11]。右美托咪啶为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作用,作用于中枢蓝斑系统发挥镇静作用,类似于自然睡眠,易唤醒,无呼吸抑制作用[12]。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右美托咪啶在烧伤换药中应用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右美托咪啶+氯胺酮与咪唑+氯胺酮的对比,右美托咪啶+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的对比,还是右美托咪啶+芬太尼与单用芬太尼对比,右美托咪啶在VAS评分、血流动力学、病人的舒适度方面都占优势,应用于烧伤病人换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3]。
氯胺酮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起效迅速而作用短暂,以体表镇痛效果显著,低麻醉剂量(<0.5 mg/kg)对临床急性疼痛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呼吸影响轻微,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非常适合烧伤换药这类短小手术[14]。
高选择性μ受体激动剂-阿片类药物,起效迅速、高效能等特点,在各类疼痛管理中仍为一线用药[15]。烧伤病人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时期病理生理差别巨大,而且少数病人存在困难气道,因此阿片类药物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芬太尼由于起效快、高效能、作用时间短,已被证实能有效控制短期爆发痛,但是单一使用大剂量芬太尼虽能有效控制疼痛,其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可以减少芬太尼的用量[16]。
本研究结果表明,4种镇痛方案均有镇痛抗焦虑效果,联合用药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4种镇痛方案对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影响。本研究因为样本量较少,对换药后病人随访时间较短,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未来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的镇痛镇静效果好、对生命体征影响小、对焦虑作用的改善效果更明显,并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使更多的烧伤病人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