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俳句动画《冬之日》集体创作中的情与趣

2019-05-30 05:51卫诗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北京100191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曲水流觞尤里芭蕉

卫诗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北京 100191)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王羲之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不曾以他的文采而闻名,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更加震耳欲聋一些。而细读其文字,文中描绘了几位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雅士,在风景宛如仙境的地方约会,倒一觞美酒,借流水顺流而下,友人饮一杯酒,作一首诗,最后汇诗成集,取名为《兰亭诗集》,此序便是为此诗集而作。这也便是“曲水流觞”一词的典故。通俗地看,“曲水流觞”又何尝不是一种古体诗的集体创作呢?然而古代中国文人最重“雅趣”,集体作诗同样不能缺少情怀,而恰恰这“一觞一咏”的诗意已非任何诗歌可比的了。而斗转星移,千年之后,居然也有像《冬之日》这样完全没有功利心的,且具有很浓重东方文人情怀,甚至可以直追古意“曲水流觞”的动画集体创作。

日本动画《冬之日》是一部典型的集体动画创作。与“曲水流觞”更为异曲同工的是动画《冬之日》同样借用于日本古代著名的典故“名古屋连句”。原作《冬之日》取自于松尾芭蕉的《芭蕉七部集》里的第一部代表著作。“连句”是日本俳句最为独特的一种文体,属于小圈子集体创作文学,曾是日本古代上层社会风雅的社交游戏,众人每人一句轮流的接歌,要求合辙押韵又要别出心裁、滑稽有趣,重复别人用过的词语、意思或情趣即所谓“轮回”乃是连句的大忌。日本有“俳圣”之称的松尾芭蕉极其热衷于连句,他游走各地聚会连歌,由他参与和指导的连句被称作“蕉风连歌”,其高超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使得连句独立成为一种新诗体。此部动画《冬之日》,便是松尾芭蕉在他于1684年从江户开始的《骷髅纪行》之旅途中,在名古屋与途中相遇的文化人一起创作完成的经典连句作品,“名古屋连句”。此连句是称之为“歌仙”的连句,由36句组成。而动画《冬之日》借用连句的思路,全球遍请36位动画名家集体操刀创作,最后汇集36个风格内容各不相同的动画短片成一个长片动画。

松尾芭蕉曾说过:“散会之后抄录和歌的纸就成了废纸。”这说明连句的真髓在于当场的愉悦。乐趣在于交锋而非整篇的完整。一句与一句自成一个转折,每两句就是一个世界。这可能便是《冬之日》集体动画创作的创作动机。因此在东道主兼总策划的川本喜八郎导演的组织和邀请下,一位又一位如雷贯耳的顶级独立动画导演合衣而坐开始连句,“让每位诗人都能发挥出他的才能,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川本喜八郎。(图1)

按照连句的规则,第一句“发句”一般来说由尊贵的来宾发起,作为座上客的芭蕉被主人野水邀请发句。而第二句“胁句”通常由主人来吟咏,野水先生当仁不让来对胁句,因此前两句来自于芭蕉和野水的交锋,芭蕉吟:“枯木之身入竹斋”。野水对:“寒风中身如竹斋”。动画《冬之日》效仿前贤,身为主人的川本喜八郎邀请贵客俄罗斯动画导演尤里·诺恩斯坦(作品《故事中的故事》被誉为全球最美的动画短片)抛砖引玉率先制作前两句“枯木之身入竹斋,寒风中身如竹斋”。川本导演说:“这部《冬之日》动画的拍摄工作,我觉得让尤里导演带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他就是来宾。”(图2)

而尤里导演的命题作文果然不负众望,与芭蕉先生的千年神交让他抛出了一块大金砖。尤里的故事从一个途中的旅人开始,此人用听诊器为每一棵树诊断,确诊一棵枯树枝,一只啄木鸟便立刻飞来啄木寻食。此段落的意向来自于“枯木之身如竹斋”,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点子。之后旅人途遇旅伴,慷慨解囊,用自己的好草帽与那位一面之缘的朋友交换了他的破草帽。其中两人从破洞的衣服,和破洞的草帽对视告别的细节,滑稽而富有禅意。让人想起“人不辞路,虎不辞山”那句话。据对松尾芭蕉的背景了解,芭蕉在作此篇《冬之日》时,正在他的“骷髅纪行之旅”途中。因此似乎可以推测出,此途遇旅伴正是尤里导演对芭蕉先生的隐喻,而那位主角也许正是尤里导演的自比。二人穿越时空在尤里导演创造的动画世界中相遇,短暂停留又再次上路,擦肩而过。宛如佛偈一样的动画小品。尤里导演东方韵味十足的精彩演绎,不禁让人感叹艺术是最无国界、最通用的语言。(图3)

> 图1 名古屋连句现场模拟

> 图6 亚历山大·彼得罗夫油画动画制作过程

> 图2 俄罗斯动画导演尤里·诺恩斯坦因

> 图3 《冬之日》动画尤里导演部分

> 图4 《冬之日》川本喜八郎导演部分

> 图5 川本喜八郎导演

> 图7 《冬之日》亚历山大·彼得罗夫导演部分

川本喜八郎导演作为全片策划共监督两部影片,第一部就是紧接尤里导演的一句“寒风中身如竹斋,竹笠散落茶梅连累谁”。川本导演身为东道主,借此句向观众介绍《冬之日》连句典故的由来。野水、正平、荷夕、杜国、重五几人等待松尾芭蕉前来连句的情景,可能也是作为总策划人的川本导演内心的映射吧。川本导演那一定是偶动画,这也是《冬之日》中第一个偶动画。而如果说第一部动画还有一些顾全大局的想法,那最后一部动画就是川本导演作为日本艺术家对于连俳意境最有说服力的诠释了。“绸缎过滤志贺之水,廊下满是紫藤残影”一位年轻的贵妇用丝绸过滤的热水沐浴,一位年老的下人在吃力地吹火烧水。二人在满是紫藤残影的廊下的片刻对视,之后一切如常。这种“一念之间”的感觉,也许就是俳句最具乐趣的地方。(图4~5)

“残月下主水酒屋酿酒,甩落毛发露水的赤马。”酒铺一大早就开始忙碌,把酒装在马背上,马一精神甩掉了的鬃毛上的露水的瞬间。这样的意向一定发生在古代吧?而野村辰寿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那匹红马换成了红色的货车,司机早晨把啤酒搬上货车,发动汽车,雨刮器刮下挡风玻璃上的露水。同样的意向一下就带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稚拙的笔触和朴素的画风让这个动画非常具有亲和力。

“火烧黎明前寒冷,主人甘于贫困的家。”亚历山大·彼得罗夫是一位曾被奥斯卡加冕过的动画导演,再次用它浓烈的油画质感来演绎充满绝望的这两句。一只乌鸦,仿佛是死神的使者;一间陋室,透露着绝望和不堪一击的希望;一个左摇右晃的水壶,就像是生命最后的钟摆;一个小孩,弱小无助却充满生机,仿佛在用新鲜的生命力在与死亡殊死搏斗,一种孤独感埋藏在蠕动的油画颜料之中。(图6~7)

“主人甘于贫困的家,田中细柳垂落。”米正万也导演的这部短片非常完整,在原木桌面上一本叫《冬之日》的质地精良的折页小本,上面用水彩画出的动画,在动画形式上具有很强的日本美感,追求材质本身的美感。动画非常女性化,是充满春天气息和生机的抽象动画,对于“细柳”与“头发”的同构想象具有很强的女性导演特征。

“田中细柳垂落,雾里载舟难行走”久里洋二同样是位天赋禀异的导演,他的有限动画一贯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和设计感。此次面对作文题目他就像一个记流水账的小学生,不过却具有很强的性意识,其实就是对于性的直白描写。似乎在诠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人的所有行为全都来自于人的性意识。”

“今日我去替妹画眉,绸缎过滤志贺之水。”山村浩二导演是又一位曾被奥斯卡加冕过的动画导演,他对于这段话的巧思来自于对于文艺复兴画家波提切利的名作《维纳斯的诞生》。对名画的再次演绎在艺术动画中并不少见,爱沙尼亚动画导演彼得佩恩的《草地上的午餐》也曾经向马奈的同名名作致敬。一个日本导演把纯东方式的连句形式,借用西方文艺复兴的经典画作来构思,带给人一种东西文化水乳交融之感。作为《冬之日》尾声压轴出场的动画,像是对先前连句的西方导演深鞠一躬,充满敬意。

《冬之日》全片的36部动画中包括:赛璐璐动画、油画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动画、偶动画、材料动画、沙土动画等各种可知的和不可知的动画形式,形式之多元是任何动画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如同“曲水流觞”一样,动画《冬之日》是重过程大于重结果的。今“动画连句”之于众动画同仁之乐,丝毫不会亚于“一觞一咏”和“连句”之于王羲之和松尾芭蕉之辈之乐。而作为结果的“动画”,除了它本身的作品性以外,也像《兰亭集序》之于“兰亭诗会”、《冬之日》之于“名古屋连句”一样,具有很深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兰亭集序》若无“曲水流觞”之典故,恐怕也难成为天下第一的行书。因此《冬之日》这样的集体动画创作形式,因他能集世界顶级动画之贤士共演动画交响曲,并可以在如今商业占据主流的时代背景下,依然保持着艺术成色和独立光芒,这对于动画来说真可谓是一件幸事。而此动画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姿态,也让人用动画的形式重温了东方文人所特有的那种超然淡薄的审美。他们与当下的世界格格不入,但正是这群站在时代的曲水前流觞吟咏的诗人,延续了东方文化的情怀,也让动画的艺术性得到了回归。■

猜你喜欢
曲水流觞尤里芭蕉
曲水流觞
雨打芭蕉
“曲水流觞”园林景境营造的现代转译
春水涨又停
鸟鸣
尤里的漫游之旅
试论景观艺术的研究与探索
等闲托谁题芭蕉
把相思卷在芭蕉里
尤里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