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山西省汾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山西 汾阳 032200)
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十分常见,我国的部分地区该疾病的流行率水平较高。目前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清楚,多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慢性胃肠黏膜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造成。近几年,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在临床上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胃肠疾病的诊断更加理想,本次研究中,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效果进行观察为目的,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7例,包括有男49例,女38例,年龄25~76岁,平均(48.7±13.2)岁,病例纳入标准:自愿接受黏膜组织病理学诊断;内镜和病理检查的资料均非常的完整。病例剔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内镜、病理检查资料欠缺者。
1.2 方法:内镜检查: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富士能LMD-2110W胃肠镜,检查前患者口服奥布卡因凝胶,禁食6~8 h,对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向患者进行讲解,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对患者病史进行了解,术前给予患者10 mL利多卡因胶浆口服,在内镜辅助条件下进行具体的观察:①对是否为红白相间征象进行判断,该类征象的基本特征为,不仅仅以红相为主,并且还会呈现花斑状改变;②对是否为红白相间征象进行判断,该类征象不仅仅以白相为主,且血管组织能够充分的显露出来,或者是血管处于透见状态;③判断黏膜组织是否发生糜烂;④判断黏膜组织是否以粗糙状态存在,合并颗粒样改变。病理检查:采集受试者胃窦黏膜组织,经福尔马林进行妥善固定,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阅片。
1.3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8.0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经)表示,进行t检查,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病理结果:所有87例患者均存在慢性炎症,中轻度炎症患者28例(32.18%),中度炎症患者59例(67.82%),无重度炎症患者。活动性炎症患者15例(17.24%),萎缩患者87例(100.00%),肠上皮化生者80例(91.95%),上皮内瘤变患者22例(25.29%)。见表1。
表1 87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统计
2.2 病理结果与内镜表现: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慢性炎症,萎缩并肠上皮化生者61例,萎缩并上皮内瘤变以及肠上皮化者19例,病理与内镜符合19例(21.84%)(P<0.05);限定于白相时,病理结果与血管透视之间相符者11例,符合率为12.64%(P<0.05);内镜单表现主要是红相者53例,符合率为60.92%(P<0.05)。
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科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胃黏膜组织中,腺体成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发生萎缩,且会合并存在肠上皮化生,如果不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对病情进行控制,任其继续的进一步发展,出现胃癌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大,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经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发病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会造成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的发生,若是长时间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诱发肠上皮异型性增生、胃黏膜萎缩等症状,最终诱发胃癌。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内镜检查为常用诊断方案,但由于设备、诊断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内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符合率水平始终不尽如人意,因此,临床医师多将内镜检查作为一种初筛手段,而后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确诊。
曾有学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内镜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大多数患者的萎缩病变严重程度会呈现轻度或中度,黏膜组织呈现有红白相间状态,以白色为主,且程度明显,黏膜组织下侧的血管网会充分的显露出来,粗糙不平特征明显,部分患者的病变还会呈现结节状、颗粒状。如果内镜检查发现病灶以红相为主,则证实已有验证存在,而且已经发生萎缩。本次研究中,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为目的,结果发现,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慢性炎症,萎缩并肠上皮化生61例,萎缩并上皮内瘤变以及肠上皮化生19例,病理与内镜符合19例(21.84%);限定于白相时,病理结果与血管透视之间相符者11例,符合率为12.64%;内镜单表现主要是红相者53例,符合率为60.92%。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似。
曾有学者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多数情况下呈现黏膜色泽红白相间状态,局部黏膜血管表现较为清晰,皱襞明显减少,间质增生性反应会合并存在。并肠道腺体或其他上皮性化生者,会出现明显组织学改变,在内镜下能够观察到皱襞完全消失、血管呈现透亮状态,局部增生性结节病灶的黏膜发生病理学改变。随着肠道化生严重程度的不断增加,胃部出现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加大,由此可见,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证实临床上对胃镜下出现以上征象改变者,需要特别注意,需展开胃镜下病变区域组织活检,以获得明确诊断。
曾有文献报道,单纯出现黏膜变薄,白相为主,黏膜粗糙中的一种表现时,无法确诊为慢性萎缩性,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多是患者自身病理改变,除此外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活检组织的标本较小,标本采集的过程中,未达到黏膜肌层;②胃镜检查操作医师与病理诊断医师对疾病的判断结果不同;③活检时并非是内镜检查的位置;④胃镜检查时,进入较多气体,造成患者胃窦腔扩张,胃黏膜变薄。针对这一情况的发生,在今后的临床检查工作中,胃镜检查时,需要对病理检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规范,有效降低疾病漏诊发生率。曾有学者指出,若要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应高度注意胃镜检查的操作手法,对胃腔充气量进行严格控制。仔细观察黏膜病变,对有特征意义的镜下表现进行仔细寻找,对可能存在组织学异常的病变黏膜展开活检,并要求活检可以垂直于黏膜表面,取材深达肌层,并保证足够精确的活检数量、活检组织足够大,对病理检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规范,统一诊断标准,进而实现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准确性。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体会到,单纯依赖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可靠性相对较差,需在进一步优化内镜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实施黏膜活检,做出准确判断,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