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充满智慧的想象

2019-05-29 11:26崔志钰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想象智慧思维

教育应该是智慧的,不仅教育者是智慧的,受教育者是智慧的,教育的方式是智慧的,整个教育过程都应该是智慧的,智慧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应该充满智慧的关照和想象,使智慧成为教育的基本内核。

我们想象智慧的教育是柔软的,这种柔软“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智慧的教育似水,不拘常形、不束常态,彰显着柔软的力量,这种柔软以久久为功的耐力不知不觉地使卵石臻于完美,没有急功近利的槌的强行打击,没有批量打磨的工业加工,也没有强权压制下的外型重塑,使卵石始终保持天然的色泽和各种自然的形状;这种柔软并非排斥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观点,而是温柔地呵护个性的锋芒和观点的锐利,而不致撄其锋芒、摧其个性、断其观点、抑其想象、阻其创新。“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正是这种柔软为水与水的相荡、石与石的相击创造了条件,彰显出教育的真正力量;这种柔软于学生而言,没有强制学习的痛苦,没有强权笼罩下的压抑,没有强行限定的目标,没有强势推进的教学,学习温馨而舒适、自主而自由。这种柔软于教师而言,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基于儿童立场,是“长大的儿童”与成长中儿童之间的心灵对话,是“儿童”间的嬉戏、玩耍。正是在这种映衬着童心和童趣的嬉戏、玩耍中,不断演绎着生命相遇的传奇,教学就这样在童年中相遇,在游戏中相遇。

我们想象智慧的教育必定是充满故事的,校园就是一个故事王国,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发生,学生是在故事中长大的,课堂就是一个演绎故事的地方。智慧的教师应该是善于讲故事的,他们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寻找素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表达方式,使教学变成故事会,让学生沉浸在故事中,故事中悄然嵌套的知识、情感、观念、哲理等润物无声地融入学生的心中,教学原来可以是无形的;智慧的教师一定善于让每个学生编织自己的故事,学生既是故事的编织者也是故事的主角,他们将学习置于一定的故事情境中,有着如泣如诉、跌宕起伏、婉约清扬等不同的故事情节,学习因故事而不同,学习因故事而精彩,学习原来是有故事情节的;充满故事的教育是智慧的,如果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故事,学习必然是乏味的,如果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缺少故事,其教学必然是遗憾的。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让每一次教学都成为有故事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充满故事的人,用故事来丰盈学生的童年和学习时光,学习因故事而美好。

我们想象智慧的教育必定闪烁个性的光芒,教师是个性的,学生是个性的,教育过程是个性的,教育结果同样是个性的。这种个性的光芒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让课堂充满选择,没有选择就无所谓自由,没有自由就无所谓个性学习。智慧的课堂必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使课堂变成“资源超市”,每个学生都能在“货架”上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学习资源;(2)让意义网状扩散,教学其实就是一种意义传递,智慧的教学必定是富含意义的,必定是将教师的教学意义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义,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学生通过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行探索学习路径,打破通常的链式意义传递,继而呈现阡陌交通般的网状传递形态;(3)让学习随时发生,每个学生个性特长不一、学习目标不一、学习方式不一,其学习发生呈现散点状分布。智慧的教学其学习发生必然是随时且随机的,这就要求课堂保持足够的灵动,不受既有形式、标准、模式等的束缚,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有机融合,将学习向学生的生活无限延伸,形成“全息”的学习形态,促成学习的随时发生。

我们想象智慧的教育必定伴随高品质的思维,这种高品质的思维同样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基本特征,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课堂让思维自由“生长”,智慧的课堂必定富含思维的“种子”,这些思维的“种子”如蒲公英般轻盈飘荡,每个学生身上都拥有思维“触发器”,这些思维的“种子”一旦获得适宜的“光照”“养分”,就会与学生身上的思维“触发器”发生“触碰”,使思维的“种子”在学生的身上“萌芽”“生长”。我们想象智慧的课堂必定有着成熟的思维“生长”机制,必定有满足思维“生长”的足够养分,必定能触发每个学生的思维“生长”;(2)课堂让思维深深“扎根”,智慧的课堂不但有无数的“泉眼”,思维如“泉水”般汩汩涌出,而且有发达的“根系”,保证思维不断向“深处”延伸。我们想象智慧的课堂一定有着系统的设计,通过针锋相对的辩论、头脑风暴的讨论、发人深省的问题、刻骨铭心的旅途、群策群力的探究等样式,形成一个巨大的思维“磁场”,以持久地触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我们想象智慧的教育定然不会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定然不会有学习的痛苦与迷茫,定然会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我们想象智慧的教育定然不会功利和浮躁,定然会着眼教育的本原,合理利用一切教育元素,實现教育意义的最大化。只要我们敢于想象智慧教育的模样,我们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智慧。

(崔志钰,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226100)

责任编辑:朱忠明

猜你喜欢
想象智慧思维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