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2019-05-29 06:50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国际化货币一带

部分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是在借“一带一路”建设来推广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如何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也是很多区域内国家的期待。尽管“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存在一定关系,但它们是属于不同层次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提出,目的是促进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促进共建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新型工业化,从而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币国际化则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对外贸易结算、金融交易结算和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中,主要是市场需求驱动的。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客观上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过总体上人民币在国际上使用的程度仍然较低,其进程的开始也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了便利贸易和推动投资,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不断改善金融支撑环境,中资银行“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截止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24个国家设立中资银行分支机构102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也已经覆盖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4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165家银行。除此之外,“一带一路”共建国已有50多个开通银联卡受理业务,累计发卡超过2500万张,覆盖超过540万家商户和68万台ATM,比倡议提出前分别增长了超过14倍和近3倍。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让人民币在贸易与资金融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客观上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实际上,不仅是人民币,“一带一路”建设也促进了欧元、林吉特、卢布等共建国家货币的双边互换,已经逐步形成了货币互换网络。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都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本币,而第三方货币的使用正在减少。共建国家更多地选择人民币是基于经济因素。

首先是为了减少汇率风险。每当美联储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都会引起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比如最近美联储开启又一轮加息,就引起了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国家资金大量外流,从而造成其货币的大幅贬值。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拥有总额超过 8000 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亞洲各国遭受了巨大损失。因此,如果使用美元作为第三方货币进行计价将面临很大的汇率波动风险。

同时,人民币作为贸易的计价货币越来越得到国际经贸活动的认可,中国资产的收益率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持有人民币也可以获得可观的资产增值;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体也为人民币提供信誉保障。因此,越来越多的境内外企业开始尝试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计价。

还有,中国可以为重大支撑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物质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中,涉及很多基础设施、能源开发、产业升级合作等重大支撑项目,中国在这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人民币的项目融资或直接投资这些重大支撑项目,将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成果推广到国外,不仅增进了双边经济合作,提升了中国在当地的形象,也提升了共建国家的发展潜力,有利于其禀赋的发挥。

根据最新统计,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全球第六大国际银行借贷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和第十大国际储备货币,这意味着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接受和认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信用的增强,“一带一路”区域内各国可以把人民币作为显性或者隐形参考标准,这有利于共建国家经济的合作,对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也有积极意义。

中国不会借“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是在客观上,“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确实加快了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归根结底,这是共建国家的共同选择以及中国日趋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实力所支撑的。

猜你喜欢
国际化货币一带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第二期《漏洞在哪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