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5-29 01:54李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歧黄疸胆红素

李娟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郑州450012)

新生儿黄疸是指由于患儿胆红素代谢异常而使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巩膜、黏膜及皮肤黄染等症状,严重者将引起胆红素脑病,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诱发听力受损、神经行为异常或视力改变等,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1]。因此,早期治疗和干预新生儿黄疸尤为重要。光疗、中药和换血等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但单独使用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2~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2 例早期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苯巴比妥片、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该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7 月我院收治的92 例早期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女24 例,男22 例;年龄1~28 d,平均年龄(17.28±2.37)d;过期产儿1 例,足月儿40 例,早产儿5 例;体质量3 000~3 700 g,平均体质量(3 320.46±18.25)g。观察组女26 例,男20 例;年龄1~27 d,平均年龄(17.26±2.36)d;过期产儿1 例,足月儿39 例,早产儿6 例;体质量3 000~3 710 g,平均体质量(3 320.48±18.27)g。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足月情况和体质量等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符合《儿科学》[4]中相关诊断标准者;年龄≤28 d 者;入院前未接受肠道微生态制剂或抗生素治疗者;耐受本试验药物者。

1.3 排除标准 胆红素脑病患儿;先天性胆道疾病患儿;发生新生儿溶血需换血者;先天性心脏病或重度窒息患儿;消化道出血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有基础感染、吸入性肺炎或羊水咽下症状的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遗传性代谢疾病患儿。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茵栀黄颗粒(国药准字Z20030028)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国药准字S20060010)治疗。口服茵栀黄颗粒1.5 g/次,3 次/d;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0.25 g/次,3 次/d。治疗7 d。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苯巴比妥片(国药准字H20046693)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口服苯巴比妥5 mg/(kg·d),分早晚2 次服用;使用单面蓝光箱进行蓝光照射治疗,间断光疗,照8 h,停16 h,定期翻身;同时服用维生素B2(国药准字H14022072)5 mg/次,3 次/d。治疗7 d。

1.5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标准 (1)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d 和治疗7 d 结束时采集患者静脉血2 ml,离心处理后取上层血清,采用美国Beckman 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胆红素水平。(2)临床疗效标准[5]:治疗结束时,血清胆红素值<101.2 μmol/L,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消退为显效;101.2 μmol/L≤血清胆红素值<171.0 μmol/L,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减轻为好转;血清胆红素值≥171.0 μmol/L,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配对样本t 检验组内数据,组间用独立样本t 检验,等级资料以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治疗3 d 和7 d时,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μmol/L

表1 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μ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3 d 治疗7 d对照组46304.67±9.87226.32±7.43*112.34±9.53*观察组46305.01±9.89200.73±6.47*56.37±7.23*t 0.16517.61631.734 P 0.8690.000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胆红素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严重异常者将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局灶不可逆性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坏死,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该病可有效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酶诱导剂、光疗和中药等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单独使用均作用缓慢,无法及时发挥作用,故常需联合使用进行治疗[6]。

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引起新生儿黄疸为主要原因,会造成胆红素排泄障碍,体内胆红素积蓄,加之部分患儿伴感染、缺氧等高危因素,会促使体内胆红素水平进一步升高,加重患儿病情,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危及患儿生命。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d 和7 d 时,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表明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以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为主要成分,可补充机体所需的正常细菌,有助于在肠道中形成有效的生物和化学屏障,充分调节肠道菌群,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肝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代谢增加。同时,还可通过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使胆红素形成减少,有助于肠肝循环[7]。茵栀黄颗粒以金银花、黄芩、栀子和茵陈为主要成分,其中茵陈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有助于顺利排出胆红素和胆酸,有效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改善肝脏及胆壁的血液循环;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黄芩主清上焦热,有清热燥湿之效;栀子有凉血解毒、清热利湿、泻火除烦之效,对治疗肝经火热引起的湿热黄疸有重要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解毒、保肝利湿和清热退黄的效果,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8]。苯巴比妥属于酶诱导剂,可增加肝细胞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便于其结合葡萄糖醛酸和胆红素,有助于肝脏中胆红素代谢,促进胆红素代谢和排泄,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但该药需2~3 d 才可起效,故需尽早用药[9]。选择胆红素分子无法吸收的蓝光对患儿进行间断照射,可使间接胆红素由脂溶性变为水溶性,通过尿液及胆汁排出体外,进而有效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含量[10]。因此,四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降胆红素的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茵栀黄颗粒、苯巴比妥和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早期新生儿黄疸患者可获得显著的效果,可有效减轻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双歧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亲和人体与非亲和人体双歧杆菌之间的生理特征差异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