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昊,侯 洁,董 丹,马鸿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肾病科,吉林 长春130021)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Rephropathy,1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之一[1]。特发性膜性肾病在我国的发生率逐渐增高[2]。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在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是因为机体产生了自身IgG型抗体,该抗体可识别肾小球足细胞的靶抗原,并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导致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3]。而随着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机械屏障破坏,血中的IgG也会大量漏出[4],尿IgG水平增高。本研究旨在研究血和尿lgG在IMN患者表达的水平,观察两者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是否可做为反映IMN临床轻重程度的无创性指标。
1.1 一般资料标本来源为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经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为膜性肾病,并排除继发性肾病,共84例,男48例,女36例,平均年龄49岁;均于入院后留取空腹静脉血和留取24 h尿进行检测。
1.2 按尿蛋白定量水平将膜性肾病分为3组,按尿蛋白定量将特发性膜性肾病分为<4 g/d组,4-8 g/d组,≥8 g/d组。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IgG、血清IgG,具体操作均按仪器要求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GraphPad Prism 5.0作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相互比较采用Lsd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血清IgG、尿IgG水平存在差异
8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血清IgG低于正常值者的比例为72.62%。按尿蛋白定量将特发性膜性肾病分为<4 g/d组(低危组),4-8 g/d组(中危组),≥8 g/d组(高危组)。如表1及图1A、图1B所示,3组组间血清IgG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间尿IgG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
表1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各组血、尿IgG水平结果比较
2.224 h尿IgG水平和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血清IgG水平和尿蛋白定量成负相关
如图1C所示,24 h尿IgG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r2=0.4764,P<0.001)。如图1D所示,患者血清IgG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成负相关(r2=0.2604,P<0.001)。
图1 24 h 尿IgG、血清IgG和尿蛋白定量的关系
膜性肾病是(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NS)主要的病理类型之一[5]。根据是否存在明确的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导致SMN的病因主要有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及药物等[6]。特发性膜性肾病在我国发病逐年增高,认为与环境污染有关[2]。而特发性膜性肾病目前认为该病系产生的自身IgG型抗体识别肾小球足细胞的靶抗原,在足突下和基底膜外侧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导致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等一系列临床症状[6-8]。
我们研究发现,8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有高达72.62%的患者血IgG水平降低。IgG是人体主要的免疫球蛋白,患者血中IgG水平下降与尿中丢失增加、分解加快及淋巴细胞合成减少,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有关[9]。本结果显示,血IgG的变化较明显,和尿蛋白含量成负相关,尿蛋白含量越大,血IgG降低越明显,提示免疫球蛋白的降低与尿中的丢失有关,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0]。IgG属大分子蛋白,分子量为150000道尔顿,如果尿中高分子蛋白排出增多,提示肾小球损伤较重,基底膜通透性增加,使大分子IgG漏出,成为非选择性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膜选择通透性异常的重要指标。我们研究提示,尿IgG水平和尿蛋白成正相关,尿IgG/血IgG水平和蛋白尿成正相关。随着膜性肾病危险级别的提高,尿IgG也是显著增高的,而说明机械屏障损失的越多。由此说明,尿IgG水平也是反映膜性肾病病情轻重的一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