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得雨
【摘 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C反应蛋白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檢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80例(轻度组38例,重度组42例)及正常健康妊娠晚期孕妇40例(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特定蛋白分析仪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全血C反应蛋白(CRP)并分析它们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T(P<0.01)、APTT(P<0.05)均下降,FiB(P<0.05)、D-D(P<0.05)、CPR(P<0.01)均升高。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PT、APTT下降(P<0.05),而D-D(P<0.05)、CPR(P<0.01)升高。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凝血指标、D-D及CRP的检测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对子痫及血栓的预防和形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凝血指标;D-二聚体;C反应蛋白;早发型子痫前期
早发型子痫前期是妊娠高血压的一种类型,严重危害母婴生命安全[1],但目前有关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失衡,与该病有密切联系[2]。另发现,CRP可作为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3],在子痫前期的出现时与系统炎症反应有关,。D-二聚体是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时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正常妊娠妇女血液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随着妊娠的进展凝血酶活性加强[4],母体血浆D-D浓度在妊娠期间明显升高[5]。子痫前期母体处于病理性高凝状态,血浆中D-D含量随病情加重不断升高。为了研究凝血指标、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预防及诊断评估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孕周32-34W),其中38例为轻度患者,42例为重度患者。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40例正常妊娠晚期产妇为对照组,实验组即发病在妊娠≤34周为早发型子痫前期,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2015)》[6],中早发型子痫的诊断标准,上述研究对象均为单胎,首次妊娠。所有研究对象:①均未服用过改善心血管功能及降血压药物,②否认既往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肾病及其他产科并发症等的孕妇。
1.2 方法(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2.1 PT、APTT、TT、FIB,D-D测定
清晨空腹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2.7ml,与含109mol/L的枸橼酸钠0.3ml立即混匀,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待用。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型号CA2000)日本希森美康生产,试剂: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定PT、APTT、FIB、和TT,D-D等指标。
1.2.2 C反应蛋白
之前研究对象,同时采静脉血2ml,采用已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同时混匀,采用深圳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试剂原厂配套试剂,全程严格按照SOP文件要求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
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组38例,平均年龄(28.7±2.2)岁;重度组42例,平均年龄(29.8±1.8)岁;40例正常组妊娠晚期孕妇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9.5±2.1)岁。比较3个组别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凝血指标
两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T(P<0.01)、APTT(P<0.05)均缩短,FIB增高(P<0.0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APTT、PT均缩短(P<0.05),FIB增高(P<0.05),TT变化均不显著(P>0.05)。见表1。
2.3 D-二聚体及CRP
D-D轻度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子痫前期轻度组和重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由于发病早、病情发展快、离足月尚远、胎儿孕周小、存活率低,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具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血管内皮损伤后,暴露胶原纤维,血管收缩因子激活,胎盘组织凋亡明显,绒毛变性坏死,释放促凝血物质,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活化凝血机制,使得原来高凝状态愈加明显,导致机体凝血功能障碍。本组资料显示,凝血指标PT、APTT减小,表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小幅度升高,有助于妇产后止血,大幅度升高有血栓形成倾向。纤维蛋白原升高,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粘滞性增加,易于产生血栓。本组研究表明,FIB含量随子痫前期程度密切相关。
当血管内有纤维蛋白形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激活纤溶系统,水解交联纤维蛋白,产生D-二聚体。它是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时的标志物之一,它的浓度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增高,提示血栓前状态,说明机体有血栓形成且有溶解产生,区别于原发性纤溶。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与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早发型子痫前期随病情进展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发血栓,进而激活纤溶系统,D-D升高,故而动态监测其浓度水平可提示病情进展。
子痫前期患者由于血管内皮损伤导致体内炎症反应增强。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含量极其微量,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是反映机体急慢炎症反应的非特异但敏感的指标之一。CRP水平反应了子痫前患者的炎症特征。随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加重而不断升高,可能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由屈曲变直,血流速度增大,血管内壁受高压冲击,不断损害患者血管,导致患者的炎症反应加重,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病情就越严重。所以动态监测CRP,可了解病情程度。
综上所述,凝血指标、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与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孕期动态检测对预防子痫及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翁妙珊,陈少奇,林芬等.妊娠反应综合症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研究医学杂志,2011,10(01):27-29.
[2]钱俏,张治萍,刘鹏飞等.不同类型重度子痫前期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4(01):39-42.
[3]刘晋荣.早发新重度子痫前期126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7):2945-2947.
[4]贺岩,张亚楠.不同孕期孕妇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变化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9,9(31):829-830.
[5]孙黎,石冬梅,汪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妊娠结局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5):1822-1823.
[6]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0):7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