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

2019-05-28 05:38向贤彪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椿树荠菜香椿

向贤彪

故乡的春天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一场春雨过后,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繁衍着、蓬勃着。前几天还光秃秃的山岗、田野,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袅袅韵味从每个情节中舞动出来,往上升腾,醉了白云,醉了蓝天,也醉了一颗颗痴望的心。

世上万物都是很守时的。记得最先拱出地面的是荠菜,又称地米菜。荠菜性喜温和,耐寒力强,在寒风冷雨中总是以倔强的姿态生长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南宋辛弃疾对荠菜的描述和贊誉;“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羊豚。”是陆游晚年对荠菜的感受。此时春初,乍暖还寒,别的野菜还在泥土中躲藏着、冬眠着,荠菜却迎着刺骨的寒风,傲首挺立,绽开娇嫩美丽的白色小花,给春天送来阵阵清香。

荠菜没有骄人的外貌,叶子呈带有锯齿的羽毛状,梢上开米粒状的小百花,是故乡田野上极普通的一种植物。然而,人们却喜欢它,在乡亲们的心中是永远的美食。明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旧时,人们常在其出葶时挖其根叶,食用度荒。贫家子弟左手挎篮,右手持小铁铲,四处挖掘。洗净作羹,其味颇香。”小时候,我常随母亲下地挖荠菜,一会儿工夫,就能挖上一篮子。其实,荠菜不只是作羹,吃法有很多种。那时,常见母亲把洗净的荠菜放进沸水里焯一下,捞起把水挤干,用刀剁碎,掺和肉糜或鸡蛋、豆腐干,撒上调料,或素炒,或凉拌,或做馅,包成馄饨、饺子,其味鲜爽清香。在乡下伯母家,还见她把荠菜拌以面粉,置锅内笼布上蒸熟,叫作蒸“拌拉”。食时再拌以香油、蒜泥,鲜嫩可口,唇舌留香。如今,超市里也有荠菜卖,据说是大棚种植出来的,叶肥茎壮,看起来挺诱人,但却味同嚼蜡,远没有儿时吃的野生荠菜那么香。

故乡的香椿也是极诱人的。民谚道:“门前一棵椿,春菜不担心。”在或饥或饱的日子里,乡亲们靠守着几棵椿树和那份单薄的希望过活。记得那年盖新房后,父亲就从山上挖来几棵小椿树栽在门前。他边栽树边教我们唱曲儿:“椿树椿树你好香,正转三圈跟着长。今年我若长了个,明年给你烧炷香……”唱罢,还带着我们围着新栽的椿树转三圈,期盼我们像椿树那样茁壮成长。椿树算是速生树,栽时才一人多高,没两年就窜上房顶了。一挨谷雨前后,树梢上就爆出嫩紫或淡绿色的椿芽来。待长到四五寸长时,父亲就用钩子把椿芽钩下来,放到沸水中焯一下,切碎后,或凉拌,或炒鸡蛋,那个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香椿采得多了,来不及吃,母亲就将它放在太阳下晾晒,然后和着盐巴轻轻揉一揉,用家里的坛坛罐罐腌制起来,留着慢慢食用。在儿时,整整一个春天会因香椿的存在而过得有滋有味。我参军入伍后,每当椿树发芽时,母亲都会在椿树下守望着我,风吹起她一缕缕染着风霜的白发,雕刻出一尊盼儿归的塑像。

春天带给故乡丰腴,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拔节开花的渴望,就有快乐在酝酿!儿时在春天的原野上,我们追逐轻盈的蜻蜓和美丽的蝴蝶,我们快乐地采撷着春天五彩缤纷的馈赠,不只是满足着口福之乐,也圆着一个个纯洁而绚丽的梦,收获着醉春的快乐和富足。

(常朔摘自《福建日报》2019年2月26日)

猜你喜欢
椿树荠菜香椿
村口的老椿树
荠菜入饺春味鲜
春之味——香椿
香椿与臭椿
荠菜的生存策略
香椿
香椿
荠菜青
陆俨少山水画谱(六)
大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