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华
最近,冬冬妈有点闹心。冬冬已经11个月了,还只能扶站,不能抓东西站。而邻居家宝宝7~8个月的时候就能扶站,现在11个月了,都可以自己独立站着学走路了。带冬冬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冬冬妈,正常宝宝站立位发育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而且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独自站立,同时存在个体差异性。
宝宝站立有规律
立位姿势是指身体站立的姿势,是人类姿势发育的最高阶段,其发育有一定的规律。
新生儿足底一触及床面,其颈部、躯干及下肢就出现伸展的动作,使身体立直,称为阳性支持反射,这是人类站立的最初阶段。2个月大时阳性支持反射逐渐消失,下肢出现半伸展半屈曲的状态而不能支持体重。3个月大时腰与膝部屈曲,可短暂支持体重。4个月时由于伸肌发育,宝宝下肢伸展能力加强,可以伸展支持体重,但多呈尖足支持状态。5~6个月时,扶着宝宝站立,宝宝出现跳跃动作(立位跳跃阶段)。6个月后,尖足状态消失。7~8个月时,扶着宝宝的腋下,宝宝多数可站立(扶站阶段)。站立时髋关节多数不能充分伸展。9个月时宝宝能抓物站立或抓住妈妈的手后自行站起(抓站阶段),站立时脊柱、髋关节充分伸展。10个月时由于平衡功能逐渐完善,宝宝出现独自站立(独站阶段),开始时间较短,之后逐渐延长。11个月时宝宝站立稳定,可牵手迈步向前走(牵手走阶段)。12个月的宝宝进入独立步行阶段(独走阶段)。
步行早的宝宝9~10个便月可以独走,最晚不能超过18个月,其中存在个体差异。
一般情况下,宝宝独自站立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能够完成四肢爬行运动(宝宝10个月可以双手、双膝爬行)。这说明宝宝下肢已经有一定的支撑能力和移动能力。
第二,立位平衡反应出现。平衡是人体不论处在何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推动作用时自动地调整姿势并保持所需姿势的能力。立位平衡反应是立位时,重心在足底接触床面范围内移动时,防止跌倒的反应,即保持头颈躯干在空间的平衡状态;而静止平衡是独站的前提,动态平衡是独走的前提。
第三,小脑发育正常。要使活动达到平衡、准确、协调,则必须要有良好的协调功能,而协调与平衡恰恰是小脑的功能。小脑发育不良,则会影响平衡与协调,可导致宝宝不能站好。
在无帮助或依靠的情况下,宝宝不能在立位上自主控制或保持姿势,就称为不能站。不能站就不能走,就会影响宝宝的后续发育。临床上导致宝宝不能站的原因主要有阳性支持反射残存不消失;足底感觉发育不成熟;无站立欲望;髋关节伸展差;躯干和下肢大关节稳定性差;平衡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异常站立姿势(尖足、下肢交叉、膝反张等)。
训练站立有方法
跪位平衡反应促通训练让宝宝直跪着,双手握住床栏或椅子背等,宝妈把双手放在宝宝骨盆两侧,帮助宝宝控制骨盆保持充分伸展的位置,然后不断诱导宝宝学会自我控制好骨盆的位置,直到宝宝不需扶持,双手也能自由自在地玩耍眼前的玩具。
立位平衡反应促通训练不利用任何辅助器具,只靠宝妈双手来诱导宝宝身体重心的移动。如进行左右平衡训练时,宝宝站着,宝妈双手放在宝宝骨盆两侧;当身体重心移向一侧时,宝妈用放在该侧的手通过骨盆向该侧下肢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另一只手通过上提宝宝的骨盆来诱導宝宝放松该侧下肢,把身体重心移向对侧。进行前后方平衡训练时,宝宝呈一脚前一脚后的姿势站立,身体重心移向前脚时,宝妈把一只手放在该侧的臀部,给宝宝一个向前的推力,另一只手放在宝宝的对侧肩膀,以确保躯干也随之前移;反之,当宝宝身体重心向后移时,宝妈的双手由推力变为向后拉。也可让宝宝站在家里的地秤上,让其双脚踩在上面,然后身体重心慢慢地由一侧移向另一侧,训练左右平衡反应;也可一脚前一脚后站立,然后身体重心慢慢地由前向后移,训练前后平衡反应。通过地秤,宝妈可以从数字上看出自己宝宝单脚负重能力的大小。
被动站立训练适合双下肢不能支持体重或下肢有异常姿势的宝宝。利用斜板、站立柜、立位促通板来固定宝宝躯干和下肢膝关节,把宝宝双下肢分开,膝关节保持屈曲5~10度,脚尖对正前方,摆放于地面固定好(称为被动立位促通),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2次。这样可以给宝宝双足正确的负重感觉,同时也可以纠正尖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反张等异常姿势。
主动站立训练适合双下肢能支持体重但骨盆稳定性差的宝宝。可让宝宝双手握住床栏、桌边之类固定的物件,宝妈将双手放在宝宝的骨盆上,施加方向向下的压力,保持数分钟,反复练习,使宝宝学会控制骨盆、膝关节。根据站姿不同,又分为并足站立训练(宝宝双足并拢,足尖向前,呈站立姿势)、齐肩站立训练(宝宝双足向两侧分开,双足之间的距离等同于肩宽.脚尖向前,髋膝关节伸展,呈站立姿势)、分腿站立训练(宝宝双足向两侧分开,双足之间的距离大约为2个肩宽,脚尖向前,髋膝关节伸展,呈站立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