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世界意义

2019-05-28 00:34齐高龙
克拉玛依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习近平特色时代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正式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这一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越,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在实现“两个一百年”重要的历史交汇期背景下,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世界意义,对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与深远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人民性;生成逻辑;世界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9.01.03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齐高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世界意义[J].克拉玛依学刊,2019(1)17-2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交汇期。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因此,新时代必然需要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来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这一时代条件下,党的十九大主要的理论贡献,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5。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具有深远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现实基础。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宝贵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生成的逻辑理路以及它的世界意义,对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新时代”解读:含义、划分依据、意义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于“新时代”的基本含义以及划分依据、意义等,学界已有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讨。我们就其比较公认的理论观点进行客观的阐述。一般来说,“新时代”这一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达到了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或者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或者发展时期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较之前的历史时期发生了质的突破和提高,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随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新的转变。“新时代”是对人類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是对特定社会发展到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时期的规律性总结。但是,为什么说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而不是说世界进入了“新时代”?很显然,这个“新时代”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是特指在中国语境和中国具体实践发展变化条件下进入了“新时代”。并不是说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产力水平更高的、物质生产条件更为发达的“新时代”。所以,“新时代”特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发展时期。对于中国的“新时代”含义解读,党的十九大上,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中国语境下的“新时代”,是在新的实践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又是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还是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为重要贡献的时代。对于“新时代”的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主要是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或者说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维度去判断的。如马克思曾指出“我们判断一个变革的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是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2]12。而历史学家或者社会学家主要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态为其主要划分依据和判断原则,比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时代从这些方面为其划分依据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等等。虽然,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它的几个方面仍然“没有变”。第一,它的社会性质没有变,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第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变。综上所述,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并不是以马克思主义时空观或者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划分要素为划分原则的。其划分依据特指四个方面: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由原来的“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转变。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是“极不平凡的五年”[1]7。中国改革是根本性、深层次的。三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格局中,处于较为优势的地位,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国际秩序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四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战略发生了较大改变。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性呢?首先,应该从“新时代”的意义去把握。最为重大的意义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在总体上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其次,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标志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入了关键阶段,中华民族逐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再次,中国进入“新时代”丰富发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鲜活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新的实践契合,激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活力与强大的生命力。最后,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尤其是给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其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现实基础。它是在深化了党的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产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其理论的生成具有时代的必然性,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演进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其生成理路具有逻辑缜密、科学完整、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首先,就其生成的时代背景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产生了一些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

一是“新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国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生态文明、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领域取得了全方位、创新性的历史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3]21,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逐渐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列。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中国逐渐以负责任的、睦邻友好的大国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已经是处于了一种“新质”的发展状态。在“新目标”引领下,在原来的“三步走”[4]9战略的基础之上,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的“两步走”发展战略,把原本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十五年。这是党和国家准确地把握住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的新的实践特征,看到了中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具有的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认识到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较之前一个时期相比,发生了质的提升,因此审时度势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规划。“新目标”得到了确立和设定后,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也必然面临着新的任务和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7这就是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简言之,新时代下的“新目标”有了“新任务”和“两步走”发展战略规划。另一方面“新任务”和“两步走”产生的现实依据就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得到了转化。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是由原来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转变,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十八大以来已经得到了质的提高,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二是由原来的“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说明人民群众在总体上来说,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了丰富,不再是仅停留在基础物质需要的层面,而是逐渐转向于高质量物质文化生活层面。因此“新时代”下的“新目标”,就需要一个新的实践体系指导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是“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因为“美好生活”从理论概念来说,就是一个极为宽泛、定义较为模糊的理论概念。“美好生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方面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还包括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政治参与、民主监督、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国家安全、生态环境、民主法治等价值层面的新要求,后物质主义价值观逐渐发轫。这些“新要求”的实现前提条件就是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性原则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自觉拥护党中央的领导权威。但是在具体的环节之中,如何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解决好这些“新要求”呢?如何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呢?这就需要树立起“新理念”,以一种适应于时代发展和中国发展实际的科学理念去指导“新要求”。“新理念”既包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又包括党的管党治党的新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5]27具体表现为“五大思维”。[6]71

[主要矛盾转化] [两步走] [新目标] [新要求] [党的领导] [五大思维] [新理念] [新任务] [新的实践体系] [新的理论体系] [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图I: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进一步来说,“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地需要一个新的实践体系和理论体系来指导党和国家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方向发展,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其思想的生成逻辑如图I所示。

这一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不动摇,同时又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全面发展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坚持“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有机统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创立者的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进行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形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理论体系重要的理论成果。这一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性,既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科学的实践体系。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

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国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17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时刻把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为自己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大国的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重视与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始终强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理念。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交流,树立了正确的义利观,尽可能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重视参与全球治理,树立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前提下,始终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世界其他国家互利共赢为国际交往原则,为世界性问题如环境污染、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局部冲突等提供了中国方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世界的格局和国际秩序发生了较大的调整与改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进一步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成为常态。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高层交往和社会团体的互动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沟通、交流以及国际分工等方面向纵深领域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力量的对比趋于均衡,全球治理逐渐由传统时期的单一化大国主导向多元化协同治理转变。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世界问题频发,如局部冲突战争、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问题等,客观上造成了世界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尤其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力。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时代发展变化适时地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44。“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尤其是得到了廣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与称赞。“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强调各个国家要以构建“共同繁荣,普遍安全,互利共赢”的世界为己任,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大国主义和强权主义 。坚持以一种对话协商的体制机制处理解决国家争端和冲突,而不是以武力暴力解决,提高了世界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国家之间要尊重彼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之间的宗教、伦理道德、政治发展道路、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性,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促进国家之间的交往。高度警惕当代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反弹,提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文明观。总的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二)讲好中国故事,注重中国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时代下的中国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其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三个无比”,[1]23即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无比广阔的历史底蕴以及具有无比广阔的前进动力。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地感受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本国家发展道路和制度的大国自信和大国风范。新时代的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成为全球治理体系重要的参与者。因此,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掌握国际话语权,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来说,“讲什么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条件。“欲扬其美,必知其美所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诚然,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强调要向世界各国讲好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既包括儒学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包括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富强的红色革命文化,还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是,在国际社会中,“讲好中国故事”并非易事,因为国际社会与中国话语表达上以及在逻辑思维方式、认知能力以及概念的理解上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样一个理论概念或者新的表述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理解,受众群体多元化,在“听故事”过程中也会产生积极倾听和消极应付的结果。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注重“中国表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重视中国故事的对外表达方式的创新,强调突出其中国故事表达方式的真实性与艺术性、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际、现实与历史、素材与论据的有机性统一,强调以一种通俗易懂的“短实新”[8]4的大众话语体系进行推广中国故事。这在客观上能够科学地把握住了国际社会不同的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以及逻辑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能够得到较为一致性的理解效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与称赞,在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国家利益交汇点以及全球性问题等方面能够实现共鸣,也使得国际社会不同国家在聆听“中国故事”时逐渐地由“可以听”到“愿意听”再到“主动听”转变。

(三)彰显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事业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向世界展示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从“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再到以中国为主要设立主体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再到举办的一系列“一带一路”合作论坛、国际会议等等,彰显了中国始终秉承包容开放,互利共赢,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外交理念。相继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峰会”“G20峰会”“亚信峰会”“青岛上合峰会”等重要的高规格国际会议。在这些论坛、会议和活动中,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得到了更多的国家的认同,既看到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看到了中国发展的一些特色经验、模式与好的做法、举措。这一思想科学地把中国具体发展实际与中国的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结合起来,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具有发展后劲。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还重视以一种全球性战略视野审视和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客观上来说,中国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能够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中国方案”,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经验和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在客观上“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重视和强调中国的复兴和壮大,而且还积极地重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发展,并且提供中国力所能及的帮助(如资金、科技、人才、技术、设备等等)。另外,在全球治理中,中国一向支持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代表地位与作用,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不断促进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就是希望世界各国能够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路径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其理论与实践的指南。但是,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在具体的领域之中如何灵活运用这一思想呢?对这一思想如何在具体工作中落实贯彻好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以及怎么更好地将这一思想蕴含的方法论原则运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领域?笔者认为,应从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党的自身建设、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国防外交等具体领域考量和分析。特别在党的建设方面,要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牢固树立好“四个意识”。[10]116-117增强自己的政治信仰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自觉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统一领导。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等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进。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前进的政治动力。在具体的经济发展方式上,要与时俱进,以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体系的升级与优化,继续坚持“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盘活存量,促进建立起更为开放的、全方位的经济体系。在深化改革方面,继续推进改革向纵深领域发展,改革进入了“深水期”,要坚定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信心,对于不适应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落后僵化的体制机制要及时革除。在依法治国等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不断完善好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发挥其强大的制度优势。不断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突出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核心地位,积极构建“法治型国家”“法治型社会”和“法治型政府”。在国家意识形态等方面,要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自觉地拥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广大的领导干部要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要自觉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不断地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奏响主旋律,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在国防外交等领域,要坚持“军事强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发展战略方针。不断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号召力,突出政治建军的首要原则,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促进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进步。在生态文明方面,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发展新能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

总而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后社会长期发展的共识性需求,是实现化解中国社会新的主要矛盾的现实需求,同时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动力需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由思维缜密、科学合理、体系完备、思想创新的逻辑框架体系构成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基础上的,与中国时代发展现实国情契合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

而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也逐渐提升,在全球治理过程中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赞赏与支持。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实现世界和平发展以及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2]李惠斌,叶汝贤.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关志雄.中国经济新常态[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7.

[4]全林,钱学成,赵俊和.中国改革经济思想[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5]韩喜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

[6]程恩富.改革的五大思维和工作方法[J].人民论坛,2014(12).

[7]张辉.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社会基础理论的当代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8(5).

[8]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改进文风,讲话、写文章力求短、实、新[J].先锋队,2010(11).

[9]陈金龙.人民要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智慧[N].人民日报,2017-11-20(7).

[10]孙英.“四个意识”为改革发展凝心聚力[J].人民论坛,2017(33).

猜你喜欢
习近平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标题党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