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一革命四行动”,建设美丽乡村

2019-05-28 00:26戴志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

戴志忠

摘  要: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四行动”和厕所革命(简称“一革命四行动”),是实施南安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环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一革命四行动”大力治理农村“五大环境”,还农村干净、整洁、生态、乡韵、和谐之本来面貌,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关键词:一革命四行动;美丽乡村;做法与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8-0001-03

为大力实施南安市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宜居宜业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南安市着重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四行动”和厕所革命(简称“一革命四行动”),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环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生态创建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环境整治是生态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整治问题,就必须做到城乡统筹,资金整合、资源共享,标本兼治、重点治本,条块结合、整体推进。而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大力治理农村“五大环境”,还农村干净、整洁、生态、乡韵、和谐之本来面貌,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1 推动“一革命四行动”的必要性

1.1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当下的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已成一大公害,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治理农村卫生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首当其冲的任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不足,机械化率偏低,垃圾收运清理不够及时,干湿分类不到位,甚至有些居民或商户直接将生活垃圾扔向路边或河流之中,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大;同时,随着农房改造、城区改建等,建筑垃圾随处可见,乱堆乱放,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未能跟上,又成为一大难题;另外还有农村散养的家禽、猪、羊等产生的粪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随着城乡人口数量的增长,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日益增多,又缺少清理机械设备及封闭式垃圾桶,现有的垃圾桶分布不合理、不到位,运输设施和清洁人员工作无法涵盖所有城乡范围;二是目前城乡现有的运输设施相对落后,转运效率低,收集的垃圾在待运点滞留时间长,随意就地堆积造成病菌繁殖、蚊蝇滋生、臭气四散、污水横溢,严重影响城乡生活环境;三是乡镇分散式委托运营,造成标准无法统一,调度效率不高等。

1.2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较为薄弱,运维机制尚未建立 近年来,南安市筹集大量资金投入城市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市区及各个乡镇镇区规划区环境功能质量。但是,目前市区和乡镇规划中心区范围外的乡镇农村区域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农村污水的无序排放不仅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而且直接威胁到地表水及地下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南安市辖区内主要河流12条,其中7条河流(梅溪、淘溪、兰溪、大盈溪、寿溪、檀溪、九十九溪)水质污染相对较为严重,水质呈Ⅳ或Ⅴ类状态,另外5条河流(西溪、东溪、罗溪、英溪、诗溪)水质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未达到规划功能区水质要求。随着南安市人口的与日俱增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南安市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或饮用水源地造成了较大影响,南安市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现状无法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由于农村乱占乱建、乱倒乱排,尤其是水域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四乱”现象、非法洗砂活动等存在的问题,导致南安市晋江水系污染源比例分别为生活污染78%、工业污染7%、农业污染15%,沿海水系污染源比例分别为生活污染70%、工业污染15%、农业污染15%。同时,已建成的生活污水處理设施未能投入正常运行,运维机制尚未形成。

1.3 农村民居环境整治进度缓慢 南安市农村民居建设主要以石结构为主,建设年代早、杂乱无序,抗震性能差,结构安全隐患大,泉州又地处东南沿海地震断裂带,南安市处在7度设防区以上。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是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全市建筑物抗震普查数据和全市城乡石结构房屋现状普查数据统计,泉州市现有城乡石结构房屋总面积达1.6亿m2,南安共有15.65万栋,面积4152.7万m2。同时,在农村充斥着大量废弃闲置房、空心房,既占用土地资源,又有碍观瞻。

1.4 村容村貌有待改观 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农村建设一直处于无序状态,乱搭乱建、乱挖乱采、乱贴乱画、乱立乱架和挖山填湖、挤占河道现象十分突出,尤其农村密布的管线,犹如一张张蜘蛛网,农户叫苦不迭,乡村景观遭到极大破坏。

1.5 城乡公厕脏、乱、差、少 南安市现辖26个乡镇2个管委会,424个村(社区),面积2036km2,人口163万多,还包括大量的外来人口。目前,南安仅有城市公厕46座,乡镇公厕123座,农村公厕895座,加上设计不合理、不科学、管理不到位,导致脏、乱、差、少、偏等问题尤为突出。

2 推动“一革命四行动”主要做法

为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提高资金投入效益,南安市以落实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整合部门资金为引线,以“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为原则,以建设恬淡静谧、优美宜人的美丽乡村为抓手,以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战略为目的,着重抓好五大工程,推动“一革命四行动”,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好美丽乡村。

2.1 实施城乡生活垃圾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工程 为逐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数字化管理、法治化保障的工作机制,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将南安市中心城区、南翼新城及各乡镇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城乡公厕保洁和现有垃圾转运站提标改造,全部纳入城乡生活垃圾环卫一体化PPP项目。通过整合市政局的道路保洁2387.5万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5745.6万元、水体保洁经费172.05万元、公厕保洁经费246.7万元,市场海洋局的海漂经费200万元,实施城乡生活垃圾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工程,2019年实现全市区域生活垃圾治理常态机制。

2.2 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根据南安市农村污水治理3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完成202个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使全市70%以上行政村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结合南安市生态市建设和河长制工程,对于晋江、东溪、西溪等12条河流沿岸1km范围、水库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等生态敏感地区或人口较为集中的行政村,全部实施生活污水二级处理;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市场体系。整合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7258万元,建成189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完成目标任务的93.6%,超额完成2018年57%的任务,至2019年使全市70%以上行政村覆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维资金579万元,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资金纳入市财政统筹。

2.3 实施农房整治工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镇由村镇站分管领导牵头联合村两委成员成立工作班子,按照乡镇规划要求,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明确落实具体改造相关事项,并配套相应公共设施。同时,村两委要重视党员和村民意见,不断吸收采纳,通过走访调查,深入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和问题,召开村级两委班子工作会议,认真研究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思路。2018年全市实施23个石结构房屋改造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052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07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90%;累计拆除房屋12345栋,建筑面积约392.19万m2。其中,罗东镇维新村井仔片区就是农村统一组织实施改造项目的一个典型。原先这个片区房屋杂乱、村道狹窄、环境脏乱,已成“痼疾”,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整洁的道路、整齐统一的房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4 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根据《中共南安市委 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及《中共南安市委办公室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18年“美丽乡村”创建任务的通知》,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思路,2018年在省级、泉州市县补助“千村整治、百村示范”21个项目投入1195万元的基础上,南安市再整合2400万元,创建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美丽乡村特色村、10个美丽乡村整治村,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不断改善农村村容村貌。

2.5 实施“厕所革命”工程 为大力推动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监督社会化和使用文明化,逐步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景区扩展到全域,实现全覆盖,有效解决厕所脏、乱、差、少、偏等突出问题,建立以独立式公厕为主、活动式公厕为辅和社会厕所对外开放的网络格局,基本实现“布局科学、数量达标、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目标。2018年投资城乡公厕建设3855.4万元。其中:新建、改造(包括农村小学公厕)100座公厕、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0座且达到A级标准以上,新建改建农村三格化粪池13387户。到2022年,建成500个公厕,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至少有1个水冲式卫生公厕。同时,要求每新建1个公厕,需至少填平6个旱厕;每改建1个公厕,需至少填平3个旱厕,力争在2022年基本消灭全市所有旱厕。

3 今后的工作思路

3.1 进一步整合各种来源资金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试行)的通知》精神和南安市3~5年行动方案,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和厕所革命,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大各部门涉农资金整合,激励社会资本和广大农民群众投资出力,形成多元投入保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3.2 建立健全配套制度 要根据统筹整合要求,进一步制定、修订、完善涉及生态环境整治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既要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管理,保障资金安全运行,又要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整合统筹做好街接。要围绕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涉及生态环境整治项目申报审批、招投标、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等项目管理、资源再利用再回收以及资金拨付、会计核算等资金管理方面的规定,以完备的制度引导涉及生态环境整治资金整合的规范运行。

3.3 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科学衡量资金投入与建设成果的对应关系,监管把控好资金使用,确保每一分资金用在“刀刃”上,逐步形成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强化资金筹集、使用、绩效评价、财务监督等管理,推进项目资金监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对资金进行事前有评估、事中有监督、事后有应用的全程管理,确保资金投入发挥应有效益。强化责任追究,按照“谁负责、谁担责”的要求,在质量与效益上强化项目申报、审批、管理的责任,对损害群众利益、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坚持“零容忍”。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引领作用研究
衡水市桃城区完成“美丽乡村”规范建档工作
贵州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打造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