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2019-05-28 07:37朱青青
甘肃农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战略农民农村

朱青青

中共崇信县委党校,甘肃 崇信 744299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标准,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有力抓手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想“三农”工作无缝对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面,切实解决长期以来“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唯有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使乡村振兴成为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展现新作为、呈现新面貌的一面总旗帜,成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三农”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成为短板,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广大农村的小康,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让包括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苦落后地区农村的所有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繁荣成果,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面小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是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目标。正如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所指出的,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性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最小的单元,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是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就是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最好体现,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完整体系,是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和谐有序的重要保证。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一)基本概念

“振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振兴发举,增强活力”的意思。乡村振兴就是要通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要素配置上、资源条件上、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激发农村发展潜能。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生活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主要特征

1.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产品、市场,农民生活才能更加富裕,乡村的发展才会更加繁荣。

2.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财富,要尊重、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只有把农村的生态资源保护好,才会将其变成金山银山。

3.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振兴不能只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的文明程度。

4.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振兴,夯实基层基础是固本之策,按照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思路,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5.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要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都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产业,夯实物质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等生态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形成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产业。注重延伸农产品的产业加工链条,结合当地农产品的种类,引导一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农村,打破农村变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固有格局,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专业村镇。支持鼓励外出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发展新型服务业,适当的给予金融政策的倾斜,鼓励地方设立就业创业积金。在创业方向上,引导其向观光农业、养生旅游、养老服务等新兴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壮大队伍,夯实人才基础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力量。激活用好现有人才,鼓励支持现有人才充分发挥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展壮大乡土人才,实施项目扶持、资金支持和跟踪培养等措施,切实提升“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等使用人才的能力素质,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广泛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为农村产业提供高端技术支持。鼓励农民参加学历教育和技能资格认真,培育文化层次高、道德素质好、技术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三治结合,夯实组织基础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社会基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在自治上,不断健全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机制,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商格局。在法治上,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服务,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在德治上,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广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四)乡风文明,夯实文化基础

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邻里乡亲的监督约束作用,广泛宣传政策法规知识,弘扬新风正气。借助“农民讲习所”、乡村大舞台等平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行为习惯。实施乡村舞台、村级文化广场和乡村记忆博物馆等文化惠民工程,扶持壮大民间曲艺传习所、文艺协会等机构,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整治环境,夯实生态基础

生态环境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振兴发展的基础。做好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垃圾处理、农村风貌改造工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大庭院绿化和村庄公共绿地建设,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美丽乡村。在乡村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因势造景,加强对自然资源、传统村落、古树名木等资源的保护,最大限度保留乡村田园风貌,彰显乡村的自然性、原生态、错落美,努力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六)规划先行,夯实政策基础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把当地的地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人文情况、村级组织建设等现状了解清楚,同时,充分考虑人口流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再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和方案,确保制定的规划符合实际,目标合理可行。

猜你喜欢
战略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