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强
1992年,是我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起始之年。
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我转学到城里中学后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不会说普通话。为此,城里同学纷纷嘲笑我、奚落我,不少人甚至联合起来欺负我、隔离我。
于是,我陷入一种极其自闭的状态里,甚至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很多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我,我明明会答,也装作不懂,紧闭着嘴,一声不吭。老师不明情况,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我拼命忍着泪水。放学后,我狂奔回家,扯着嗓子哭了个天翻地覆。哭过之后,捧起乡下爷爷写给我的信,泪水打湿了信纸,打湿了爷爷寄来的每一声叮嘱。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我成了班里的“重点人”。
立冬前一天,周五。上午第三节课铃声刚响过,白发苍苍的刘校长突然进了教室,他一眼便找到了缩在墙角的我,朝着我招手。
在全班惊诧的目光中,我跟着刘校长出了教室,穿过操场,来到一间老屋前。“你是更乐村人?”校长问。我点头。“我也是。”校长说。
蓦地,我抬起了头,直视他。
“这堂课,咱们就唠唠家乡话。”校长笑道。言毕,校长说起了地地道道的家乡话。我和他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
校长和我讲了很多故事。
讲完故事,校长又和我谈心,谈学校,谈学习。临了,他取出一台收音机送我,用标准的普通话说:“孩子,好好学习普通话吧。说好普通话,是你的一件法宝!十几年前,我也是这么学习普通话的……”
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周身暖洋洋的。我突然觉得有两个太阳在照耀着我,一个是天上的太阳,一个是校长。天上的太阳暖着我的身子,校长暖着我的心。
打那时起,我在校园里似乎有了依靠,有了知音,那就是校长。
仅仅过了三个月,我的普通话就有了很大长进。之后的学习,更是一路高歌猛进。
2018年初秋,我携妻带子回家乡探望爷爷。
回到家,遍寻爷爷,不遇。我向邻居们打听。在村东那截土墙边,我找到了爷爷。
爷爷虽年迈,眼力听力却不降,他指着不远处一位老人说:“看看那是谁?”我顺着爷爷指的方向看过去,感觉有些面熟,却又不知如何称呼。爷爷说:“那是你当年的刘校长啊!”瞬间,我愣住,如烟往事一波波荡漾开来。
爷爷推我一把:“快过去打声招呼啊!那可是咱们的恩人啊!”
我奔过去,叫一声“校长”,然后,朝他深深鞠躬。校长抬起头,看着我,竟脱口而出我的名字。原来,他一直没忘记我。
那天中午,我把校长请到家里,恭恭敬敬为校长斟酒、敬茶。校长又讲了一个我不知道的故事。这个故事,使我震惊良久。
校长是爷爷的发小,关系铁得很。我进城不久,爷爷知道我不开心,特地给校长写信,请校长做我的工作。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1992年立冬前一天,我的身边环绕着三个太阳——天上的太阳、身边的校长、老家的爷爷。
前两个太阳,看得见,摸得着。爷爷这轮太阳,却藏在家乡的老巷里,藏在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