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瑞芳
【摘 要】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智慧的精华,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我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形式各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大量的民间艺术造型及色彩的应用传递着艺术美感和独特的魅力。学校教育是艺术传播的重要手段,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是艺术传播的土壤,也应是民间美术传承的重要途径,将民间美术引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既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民间美术;高校艺术设计;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179-01
一、我国民间美术现状堪忧
我国民间美术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民间,是我国本原文化和艺术符号的传承,是所有美术形式发展的源泉,它是我国劳动人民为适应生存环境并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和生活需求,付诸生产实践的一项生产活动,同时促进了我国劳动人民审美需求的产生,这就是我国早期的工艺美术雏形,虽以实用为主却也体现了大量的设计元素。直接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思想变化和审美情趣,显示出他们的生产智慧和艺术才能。我国民间美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当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我国民间艺术多流布于民间、并且因为地域差异、风俗各异,后继乏人等影响,不便于被搜集整理和传承,因此,很多都未被大家所熟知,并未納入国家保护项目,也并未列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中。很多具备传统特色的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都很难开展,并且个别门类甚至濒于绝迹的边缘,情况非常堪忧。
二、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面对当今国际化视觉传达符号的泛滥与“民族化”视觉语言的“失语”对比较严重的现代艺术设计界,传统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美术可以带我们回归到本原文化的深处,探索新的具有特色的鲜活的设计道路。当代艺术设计中对民间艺术造型借鉴使用以及民间美术单纯并热烈的色彩应用传承,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全球化的融合起到了促进作用,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也在呈现出融合之势,现代艺术设计通过设计语言把民间美术和古代匠人的技艺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大量的国家级“非遗”艺术文化 ,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智慧。民间美术开始渐渐渗透到现代美术设计的方方面面。例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就取材于的青铜器上的神鸟造型加以重建组合,形成了极具中华特色的标志。所以说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同时,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三、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相融合是必然趋势
当今,学校艺术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最佳方式,学校艺术教育可以加大对本土民间美术文化学习和宣传力度,如今国家正大力发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作为安徽省的任何一所地方高校,应更加深入地研究传承和发展安徽民间美术的途径和方法,艺术学院应将民间美术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安排到教学设计当中,以促进安徽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再创新,推动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对设计人才创意多元化的需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一系列改革。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胆地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民间美术,逐渐成为传承与发展民间美术的人才培养基地。高等学院艺术设计教育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结合当年本专业的人才建设方案,总结社会对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有指导性地对设计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考虑设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研究与学习。
安徽省是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的文化大省,作为安徽省的地方高校——安徽外国语学院,顺应了国家大政方针,将民族民间美术课程融入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两个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当中,进行教学试点,在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加强中国民间美术的鉴赏、学习和创新,其中,汉服的制作鉴赏、汉文化,以及各朝代匠人的智慧结晶和民间艺术作为了重点教学内容。在艺术设计类课程中设置民间美术课程作为基础课,为设计专业同学提供了很好的民间艺术资源,促进了民间美术在高校设计教育中的的渗透、融合、和传播,把民间美术通过现代教育手段进行了研究和再创新。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各地方高校应当担起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播本土文化,传承各地方民间美术,促进我国民间美术与当今艺术设计的融合与再创新,这是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严慧.现代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J].美术大观,2010(05).
[2]胡俊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02).
[3]张欣.中国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教育创新[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院报,2010(84).
[4]袁浩鑫,刘小军.承袭的元素:民间美术在艺术设计中的价值[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