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019-05-27 10:36马姣姣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摘 要:新媒体以其便捷,开放,多元的特征受到高校学生的普遍关注,并对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思考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努力做到优化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健全监管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新媒体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人们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表达情感、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在思想和精神上深度地介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基于现代互联网科技而兴起的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平台、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新媒体网络中的一些负面信息影响了大学生高尚价值观的建立。思考如何在利用新媒体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崇高价值观,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怎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有效且长效的创新,是现今面临的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便捷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等特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发挥其传播信息的最大优势。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作为新媒体的主要载体,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时空的局限性,可随时随地发布和更新最前沿的资讯内容。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校园易班等各种新兴媒体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宽广的选择空间和丰富的信息容量,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自由选择更适于自身的信息传递模式和内容,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形式。

新媒体增强了主客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新媒体的实时交互性特征创造了平等的网络交往环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可通过学生发布的即时信息,随时掌握了解到学生个人的生活情况和思想情况,从而就学生思想方面产生的波动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更易于把控学生的思想动向,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媒体的双向互动性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互动模式,实现了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有效转化,使高校学生能有效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题中去,例如微博、微信的公众号留言区,受众可及时将所想所感反馈给信息传播者,而发布者也可及时针对个人进行回复,增强了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的互动性。

新媒体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其关键是要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由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到自觉践行,这一过程稱之为知行转化。新媒体传播内容声像兼备,形式活泼新颖,更加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高校传统思政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信息更新迟滞,导致大学生得到的消息有限且较为封闭,而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有效性。大学生相较于其他人群,头脑思维更加活跃,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灵活,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新媒体平台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传递模式新颖,更多采用交流互动的模式,可以极大地引导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各类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的探讨中去,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而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明辨是非能力,对一些有害信息不能及时甄别,从而影响其高尚价值观的树立。

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新媒体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一些含有暴力、色情、诈骗信息的内容也充斥其中,产生了有效信息和垃圾信息并存的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产生着影响。而大学生由于心智尚未发展成熟,抵抗诱惑能力弱,面对网络上复杂的信息环境,往往不能做出正确选择而受到侵害,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某些西方敌对势力,更是利用网络信息传播便捷、隐蔽等特点,大肆宣扬传播西方意识形态内容,对大学生进隐性的思想渗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使其原有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影响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同时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新媒体降低了大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新媒体以其信息传输便捷,信息内容丰富的特征,在校园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学习方面,网络课堂逐渐普及,师生的授课及教学评议活动均在网上进行,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沟通,在日常生活方面,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学校建立的网络平台获取各种在线服务,而且在课余生活中,也将校园社交网络作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导致大学生在网络虚拟平台上消耗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无暇参加校园活动,一些正常的校园教育活动难以组织和开展,影响了校园活动的参与度。

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特征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课堂作为主要形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拥有完全的话语权和自主权,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主导教学内容的舆论方向。而在新媒体教育环境下,主客体之间实现了自由转化,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可自由表达观点,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主动接收新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内容往往对社会热点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学生极易被这些思想所左右,从而对课堂所传授的舆论观点产生怀疑,影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

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

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使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政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教育环境的不可控性增加,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思考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改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是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优化新媒体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近年来,我国高校新媒体建设突飞猛进,各大高校纷纷设立校园新媒体平台,建立微博官方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一定数量的文章。但总体来看,大多拘泥于形式,内容刻板雷同,缺乏新意,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因此,各高校应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功能,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打造立体化、多方位的网络平台,提高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引导社会正确舆论的发展方向。各新媒体平台应充分利用各种契机进行有关教育主题的设计,用新颖的主题活动来吸引高校学生的参与,将校园思政教育活动的主题同节日进行结合,利用节日的氛围增加教育活动的关注度。将时事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观点,进而不断坚定大学生的价值信仰。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网络上海量的实时信息更能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此时,加强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建设一批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各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技术知识培训,使教师能尽快掌握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运用各种常用功能,加强对高校自媒体平台的日常维护与内容更新,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发布有关评论文章,引导校园内的正确舆论氛围。同时还应加强培养高校教师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分析时事的能力,对于一些社会尤其是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应及时作出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来应对危机的发生,尽量减少这些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健全新媒體的监管机制,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当今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的任务和使命。在新媒体时代,一些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观点甚嚣尘上,阻碍了大学生健康的价值观的有效建立。政府信息主管部门应和高校教育者联合起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从源头上过滤掉黄色、暴力、虚假,等有害的网络信息,最大力度地净化网络环境。社会新闻工作者和自媒体工作者,都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新闻报道和自媒体信息发布的首要位置,自觉净化网络环境,共同为营造和谐健康的新媒体环境而努力。

作者简介:马姣姣(1994.03- ),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