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的影响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9-05-27 10:36郝芮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人总是在一定群体之中活动的,群体心理的形成又绝非简单地将个体心理加和,处于群体中时,群体心理也会对个体产生影响。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表现为社会助长、社会懈怠和去个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总是面对一定的群体进行,群体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利影响,也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明晰群体心理是如何对个体产生影响,规避不利方面,把握合理价值。

关键词:群体心理;社会助长;社会懈怠;去个体化;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个体生活在群体中,通过群体与社会发生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是面对一些群体进行,其结果又最终落实到个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了解群体心理影响,扬长避短,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群体心理的影响

群体是个体的集合体,不同的群体以其结构和特点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自我的形成与发展等,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完成的。”[2]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有,社会助长效应、社会懈怠和去个体化。

(一)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现在指他人的存在对个体行为表现起到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扎伊翁茨借用了“唤起能够增强任何优势反应的倾向”的理论,形成了社会助长效用新理论:他人在场能引起“唤起”,唤起会导致一种优势反应的增长趋势,在简单熟练的任务中,优势反应是正确的反应,从而得到促进;但在复杂或不熟悉的任务中,优势反应往往是不正确的,这样他人在场就妨碍了个体的行为。

他人在场引起“唤起”是因为人会产生“评价顾虑”,即人们对于自己在他人眼里的形象存在顾虑,会担心受到负面评价从而导致“分心”,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

(二)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是与社会助长作用相对立的一种反应模式,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积极性的现象。[2]当引发社会助长作用的心理力量——评价顾忌受到了扭曲,个体认为只有在他们单独操作时才会受到评价,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件事情负责或者努力程度不被单独评价时,群体中的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个体消失在人群中,其评价顾忌就会减小,社会懈怠就发生了。

心理学家们对减少社会懈怠的方法也有所思考:如成员分工明确化,让个体为自己的工作负责;设置 “团队精神”以增强群体凝聚力;使个体相信群体中其他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让成员相信自己在群体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以群体整体的成功为目的进行激励引导;增强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号召性等等。

(三)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是指当处于较大的群体中时,人们对个体身份的感知被削弱,自控能力降低;人们会感到“迷失在人群里”,被当前发生的一切所裹挟,逐渐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3]当个体在群体中具备一些先决条件,如匿名性、责任分散、他人激励、超负荷刺激,其内在状态表现为自我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会被削弱、对他人评价的关注度会减弱、内在地控制能力会消弱等,最终导致的行为结果就是冲动、不理智、情绪化、甚至有反社会行为。

而人们即使在群体中也会对自我身份有明确感知,与去个体化状态截然相反。自我意识理论认为,关注自身让人们进入了个体化状态,会十分小心地注意并斟酌自己的行为在多大程度张符合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易夸大周围人对自己的行为举止的关注度,相信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出现“聚光灯效应”。

二、群体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古斯塔夫·勒庞认为,群体“不善思考”,总是显露出一种“令人无法理解的低劣心理”,群体中的个体特征表现为“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凸显;通过情感与观念的暗示作用与相互传染使所有个体朝同一个方向转变并立即将这些暗示转化为行动。”[4]群体似乎总与“人多势众”这样的贬义的词汇相关联。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与服从于群体心理的“暴民”截然相反。

(一)社会助长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他人在场能促进优势反应的增强,也会使个体“分心”,造成行为效率的下降。当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同处在一个群体中时,受教育者会因为教育者的在场而产生“顾忌”、分心,其学习的效率也许不会很理想。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知识灌输占极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受教育者的理解、领会与接受。若处在群体中的受教育者为教育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但若一个群体中没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面对错误观念的诱导,在社会助长效应的作用下,个体会以更高的效率接受错误的观念。在群体中形成的错误观念极难矫正,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极大阻碍。

(二)社會懈怠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

社会懈怠的产生源于个体的评价顾忌降低,因而减少了努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化的人,一项重要内容是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当某一群体中的成员们并未对所处的群体付出情感,不愿为自己的群体付出努力时集体主义的思想很难再这样的群体中形成,“搭集体便车”、“吃大锅饭”的思想也不易被纠正。

就理论学习来讲,一个群体的全部成员共同学习而不经考核时,会有个体因为感觉不到被单独评价而惰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的学习效果就会被削弱。

(三)去个体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去个体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自我意识减弱而做出一些冲动、情绪化、不理智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应当是有可塑性、有主体性的个人,应当是“自我意识”高度明晰,能依靠自己明辨是非,自觉能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而一味顺从群体、对自身行为缺乏责任感、丧失了自我意识的个体只能是给思想政治教育者增加了难度。

“当观念逐渐深入群体心里时,它便具备了支配群体的无穷力量,并会产生一连串的影响。这时同它抵抗就是徒劳的了。”[4]因为个体自我意识薄弱,易丧失辨别力,从而被强势的思想观念深刻影响,则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拔除一个群体中的不良观念难上加难。“把某种观念植入群体心里需要很长时间,根除它同样如此。”[4]

三、群体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与启示

纵使在许多人看来群体心理有诸多不益于个体行为的方面,但事物总有两面性,群体心理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给予启示的方面。

(一)合理利用社会助长效应

在群体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更有效率的方式。群体中有他人在场表现优秀,其他个体也会受到鼓舞,更高效率地提高思想政治認识,更快地提高自身素质以及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与受教育者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结合社会助长作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以“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到受教育者群体中,以自身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影响群体中的其他个体,推动受教育者群体中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引导群体中的受教育者们将正确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适当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群体中的社会懈怠

当个体在群体中没有感受到被评价的顾虑,个体就会降低工作学习的效率。在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群体中,如果个体丧失了“评价顾虑”,其思想就会松懈。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让个体意识到自己在被关注,进而自觉规范行为;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对所处群体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感,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不会因为个体情感的淡薄而产生懈怠心理;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在群体中塑造一种“精神”,用精神引领个体;在协调个体之间的关系时,教育者要让受教育者相信其它个体的思想是先进的、行为表现是优秀的,营造良好群体环境。

(三)对“去个体化”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在群体中易丧失自我意识;对于成员大多自我意识薄弱的群体,如在其最初形成时能有正确的观念引导,就会避免错误价值观引导的群体不理智行为,并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群体心理。

最合理方式是要强调“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确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具备独立之人格,关注自身,正确认识自身,自觉自律,不在混乱的群体中迷失自己。引导受教育者关注自身时也要掌握“度”,避免“聚光灯效应”,导致行为失常。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必然是在群体中进行的。研究个体在群体中受到的群体心理的影响,善于利用群体心理的积极影响,合理规避其消极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和方法完善都有启示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也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一版.

[2]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3] Thomas Gilovich,等.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10月第一版.

[4]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高山译,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郝芮(1995- ),女,汉族,吉林吉林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价值观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