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臣,大气科学家,研究着重在大气化学、空气质量、稀有气体及气溶胶收支平衡、生地化循环以及气候变迁等方面。现任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名誉院长,台湾“ 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
刘绍臣1966年取得学士学位后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就读,于197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历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环境变迁计划特聘研究员、乔治亚科技大学空气资源工程中心主任、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地球物理期刊主编、美国国家海洋大气总署理论大气物理实验室主任、科罗拉多大学太空行星及大气科学特聘教授、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台湾”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名誉院长。曾获第一届财团法人中技社科技奖,美国国家海洋大气总署杰出论文奖,气象学会黄广千博士学术论文奖,美国国家海洋大气总署署长奖,1994年入选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士。
1974年,密歇根大学副研究员西塞朗(Ralph Cicerone,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首先提出氯化物会破坏臭氧分子结构的研究报告,当时刘绍臣和西塞朗同在密歇根大学太空物理实验室任职,专门研究对流层臭氧的光化学生成机制。
1977年,刘绍臣进入美国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高空大气实验室工作。1987年,他发表了臭氧研究论文,发现臭氧生成与臭氧前驱物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并推导出这种关系对全球对流层臭氧分布与密度的影响。
刘绍臣曾参与“联合国跨国气候变迁小组”研究报告,并协助该研究小组与美国前副总统艾尔·高尔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函感谢他对气候变迁研究的贡献。
刘绍臣认为:“气候变化的研究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空间非常大。空气污染的相关研究虽已比较成熟,但由于每个国家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不同,实际控制污染方面非常复杂,因此持续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016年底,他的研究课题“气候变化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过程与机制”成为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
刘绍臣把在美国海洋暨大气管理署工作经验,以及在乔治亚科技大学学到的基础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态度应用于研究中国的气候变化问题上。2002年以来,刘绍臣被ISI引文索引数据库选为全世界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学者之一,对大气科学领域的影响非常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