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娇
(营口市水利勘测建筑设计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清淤扩容不仅达到设定灌溉面积的需水量,而且可提供给下游河道生态基流水,提升下游生态环境。常态蓄水位时,水深应实现水体自净能力[1]。提升水库周围生态环境,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水库的防洪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清淤扩容的重点是要实现恢复死库容,提升水库有效库容。本文结合BS水库淤积现状及清淤治理准则,对水库清淤治理方案及其治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BS水库地处某省省会北部,属黄河支流某河的控制工程,流域面积达3062 km2,具有防洪、灌溉、养殖、发电等功能。水库设计容量为16.25亿m3,兴利库容量是2.15亿m3,由于泥沙淤积,现水库容量变成15.66亿m3,兴利库容量变成1.89亿m3。水库建筑物很多,引洪道将该水库分成东西两个库区。该水库属于平原水库,库床比降小,库底面积大,水坝上游水进到库区后,下泄速率小且下泄通道长,致使很多泥沙淤积在库区,从而导致库容不断下降。设计库容淤积后逐渐在兴利库容淤积,最后对防洪库容造成影响。淤积物堆积,水深减小,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2017年全面对水库泥沙淤积状况进行检测,参考检测的水库淤积深度并考虑库区地形具体情况,求得该水库东库库区淤积量,见表1。水库检测淤积深度等值线图见图1。
图1 检测获得的水库淤积深度等值线示意图
表1 该水库东库库区淤积量情况
从表1数据得:淤积总值是7677万m3。兴利水位下的淤积量7363万m3。其中死水位以下占比49.80%,死水位到兴利水位区段占比46.20%,兴利水位以上占比4.0%。
根据1986年度与2016年度的水位监测与库容数据统计,分别将东、西库的水位和库容数值一一对应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对应数值情况见表2。
表2 1986年与2016年统计分析的水位与库容量关系表
2016年,53.85 m水位高程下库容量总共下降4995万m3,59.0 m水位高程之下库容量总共下降7564万m3。由表2可知:
1)超过水位高程50.0 m的新库容量小于老库容量,越往上新老库容量曲线相差幅度越小,同时水库淤积多数出现在东库。东西库库容量与总库容量比较数据情况为:西库水位为50.0 m~56.0 m区间下,新库容量高于老库容量,西库冲刷占主导。水位高于56.0 m,新库容量低于老库容量。东库水位高于50.0 m时,新库容量低于老库容量,东库淤积占主导。总库容量比较,水位超过50.0 m时新库容量低于老库容量,且越往上库容量下降量越大,但下降率逐渐下降,冲淤态势、改变数目同西库一致。
2)西库库面较低,且库区多壤土,洪水冲刷概率大。东库水位小于56.0 m因洪水冲刷库容量增长。东库库面大,与泄洪闸距离远,泥沙淤积概率大。所以东库因泥沙淤积库容量下降。
3)西库冲刷占主导,东库淤积占主导。该水库的泥沙淤积重点出现于东库。
由该水库(东库)检测淤积深度值、水位与库容关系获得淤积数量见表3。
表3 各水位下的淤积量比较分析情况
由表3可知:淤积深度求得数据高于库容曲线值,其原因归纳如下:①水库建设前,库区主河槽占用耕地,常年库水浸泡后,腐殖土转化为淤泥。检测淤积厚度将其包含在内,导致计算数值较高;②附近水坝之前出现溃坝情况,洪水流到该水库时先冲后淤,和原水位与库容关系有出入;③该水库地处平原,在修建时因测量器具、方式与技术手段落后导致水库与库容关系对比时有出入;④2016年水位与库容关系参照检测的水库淤积深度计算,淤积深度等值线间隔0.6 m,导致计算精度不高。
该水库属于平原水库,为实现防洪与兴利的功能,须对库区进行清淤扩容。结合工程特性、库区地形、地质情况等实际状况[2~5],基于清淤扩容的效用与经济效能的考量,清淤治理准则有:
①利于防洪。因该水库主要功能就是防洪,其设计时定为100年一遇洪水,检验要求是1000年一遇洪水。对其清淤治理务必实现水库防洪功能要求。
②实现灌溉。该水库不仅防洪,还要兴利,兴利重要一项内容就是灌溉。对其清淤治理要实现增加兴利库容,既要达到灌溉水量要求,也要达到灌溉水质要求。
③实现工程安全与运行维护。对水库清淤治理既要对原有坝体、坝基防渗功能不造成任何威胁,又要保证后期运行维护不受干扰。所以清淤扩容选择于坝前250 m以上区域实施。
④不征地与迁移[6]。对水库清淤扩容处理时的淤积物应就近堆放,不得占用其它土地,避免居民迁移,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实现减少污染。
在水库清淤扩容工程实施前,首先要处理好淤积物堆放问题,避免造成环境污染[7]。结合前期调查结果,西库冲刷占主导,库容基本不变,东库淤积占主导,死库容只有315万m3,水库死库容基本消失。最后根据淤泥开挖量定出开挖土方处理置方式有:部分放置库区上游顺53.85 m高程线以南堆放,高度控制在1.2 m,宽度控制在100 m,共计土方300万m3;部分以人工岛方式堆放在库区,共计土方1420万m3。部分土方可作为附近国道建设的路基材料,共计土方705万m3;部分淤泥可作为本库区建设用材,共计4025万m3。除了上述土方,开挖淤泥处置方式有:淤泥堆放在坝后,堆放宽度控制在250 m,长度控制在16 km,淤泥水分蒸发沥干后用于库区及当地建设材料。
清淤扩容后水位、库容与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见表4。
表4 水库在清淤处理后水位、库容量、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表
基础情况:入库径流量选择若干年入库径流量平均值93609万m3。水库蒸发量:经过若干年观测,水库蒸发量均值为1002 mm。水库渗流量:多年统计该水库年渗流量占常态蓄水时容量15%,即可求得水库年渗流量均值为2850万m3。河道基流:为实现水库下游河道的生态基流用量,设计以水库多年入库径流量平均值的10.0%求得基流量9256万m3。
兴利调节:水库清淤扩容后水库主要实现灌溉与河道基流的用水量。保持死水位50.35 m、汛限水位52.35 m、兴利水位52.85 m固定,西库库容关系依旧选择除险加固的水位与库容关系,东库清淤处理后,兴利库容提升5426万m3。水库兴利调节后的成效如表5中数据。
表5 水库清淤处理后兴利调节成效情况
该水库洪水调节采取方法:在水位在52.35 m~54.85 m范围时,水库泄洪量是345 m3/s;水位在54.85 m~56.20 m范围时,水库泄洪量是880 m3/s;当水位在56.20 m~56.85 m范围时,水库泄洪量是1550 m3/s;当水位超过56.85 m时,泄洪闸所有均开闸泄洪。
洪水调节成效。该水库以串联形式来计算洪水调节成效[8~9],依次获得东西库特征水位,具见表6。由表6可知,清淤扩容后水库保持既有特征水位与运行方式,不影响水库防洪需求、淹没于下游防洪情况。所以保持水库除险加固审批的水库特征水位与运行方式不变。
表6 该水库清淤处理前后规划设计指标对比表
合理的清淤方案,可以实现水库增容,为实现防洪、灌溉等设计功能提供保障。通过调查水库泥沙淤积现状的基础资料,获得该水库检测淤积深度值、水位与库容三者之间关系。基于上述关系提出清淤治理详细方案,并从兴利调节效果、洪水调节两个个方面来分析水库清淤治理效果。水库清淤扩容完毕后,投入运营后效果良好,实现防洪与灌溉设计标准,即验证清淤治理措施合理有效。为相似工程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