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新教育的载体及其借鉴价值
——以中国的智慧教室与美国的智能教室之比较为例

2019-05-27 01:34:56陈吉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室智慧智能

陈吉君

笔者作为“广州市基础教育专家培养对象”有幸于2016年3月5日~3月26日对美国的华盛顿州和科罗拉多州进行了为期21天的教育考查学习和交流,收获颇丰,其中,美国运用智能教室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对笔者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由于笔者有在国内亲自使用并指导过学科组的其他教师运用智慧教室的实践经验,当时认为学校的教室以及教学方法已经非常先进和实用。但到了美国,多次亲眼看到了美国中小学教师使用他们称之为“智能教室”的教室进行教学后,发现美国的“智能教室”与我国的“智慧教室”有很多不同,尤其是他们那些教学方法折射出的教育理念,真是有一种让人窒息的教育竞争紧迫感,驱使着笔者对两国的教室进行对比与思考,并急迫地希望有更多关心我国教育的人员能够了解美国创新教育的载体及其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而加以借鉴。

一、两种教室的主要相同之处

笔者在百度中进行了搜索,结合自己在国内对智慧教室使用的亲身体验和在美国的多次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将中国的智慧教室和美国的智能教室主要的相同之处归纳为下表(见表1)。

表1 智慧教室与智能教室的主要相同之处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种教室最大的相同点有2个方面:都是现代化的教室,都是实现特定课程内容和某种教育理念的载体。

二、两种教室的主要不同之处

作为教育比较,不仅要看到相同点,也要看到不同点,才能更好地做到取长补短。和前面一样,也是根据自己在国内的亲身体验和在美国的所见所闻,笔者将我国的智慧教室和美国的智能教室的主要不同之处归纳为下表(见表2)。

表2 智慧教室与智能教室的主要不同之处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的智慧教室和美国的智能教室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使用的侧重点或方向以及背后的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智慧教室在主体上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强调知识的传授,侧重于对学生考试知识点的强化和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因而它是应试教育的载体。美国的智能教室强调学生基于现实问题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侧重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它是创新教育的载体。

三、产生两种教室不同的原因

从上面的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智慧教室与美国的智能教室,两者存在着较大的本质差异。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异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

1.不同的教育国情背景

中国教师使用智慧教室的目的,侧重于课本知识的传授、以提高学生的纸笔考试技巧和纸笔考试的分数为目的。这是由我国目前的教育实质上还是应试教育的国情决定的。在中国,各种升学录取的唯一标准是纸笔考试分数。

美国教师使用智能教室的目的,侧重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的培养,这是由美国目前的教育实质上是创新教育的现状决定的。美国的各级升学的录取标准主要不是看考试的分数,而是看学生有没有继续深入学习的潜力、创新的潜力、动手能力、领导能力、合作精神以及有没有真正服务社会的意识与经历等,所以,智能教室这个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被美国教师充分利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不同的传统文化实质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总体上来说是一种肯定文化,即对过去知识和行动成绩的肯定,因此,中国智慧教室的使用,实际上是用过去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升学的现实),严重缺乏批判性思维、怀疑意识等创新素质的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美国的传统文化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忧患文化,总是担心未来有危机,因此,美国智能教室的使用,就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这实际上是用现有的知识去解决未来的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此,中国的智慧教室,从设计到使用,都侧重于动脑的训练。而美国人喜欢动手,所以美国智能教室的使用侧重于动手能力的培养。

3.不同的就业现实门槛

目前我们国家生存的成本比较高、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实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使用智慧教室必须把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放在第一位。而在美国,就业竞争没有我国激烈,大学文凭对就业不是最主要的竞争条件,加之美国的自主创业环境比较宽松,因而美国的智能教室是为开设STEM课程服务的。STEM课程最大的优势是把动脑、动手有机结合起来。

4.不同的考试内容重点

中国人发明的科举制度被后世和外国人称赞,但以前的科举重在考查考生的文科知识,尽管新文化运动后“赛先生”(Science)被引入中国,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初中升高中和高中升大学的考试,都缺少项目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内容,试题里的实验考试实际上只是纸笔考试,不是真正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考试。这就导致中国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使用智慧教室时,只注重知识传授和纸笔考试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动手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而美国的大学和整个社会,最为看重的是人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美国教师使用智能教室注重的是创新性图纸的设计与实物产品的制造。

5.不同的家校企联系

中美两国的家长、社区、企业、大学都很关心中小学学校,但侧重点却不一样。中国的家长、社会、企业、大学关心的仅仅是学生纸笔考试的分数。

而美国的家庭、社区、企业关心的是学校的创新教育。所参观的大学、中学、小学的STEM课程的教室(即智能教室)里的产品制作和3D打印机与打印材料,都是由一些公司无偿提供的,而且公司要对学生亲自设计图纸并制作出来的实物产品要进行质量检测,家长、社区、公司、大学还可以调看学生学习过程的网络自动上传记录的情况,包括全程的视频。

6.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

众所周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改革开放后才建立的。1982年的《商标法》、1984年的《专利法》、1990年的《著作权法》,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逐步形成的过程,而且,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力度的不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山寨”产品盛行就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始于1789年开始实施的《宪法》第一章第八条第八款。可以说,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经深入美国人的骨髓,这也许是导致美国智能教室及其使用与我国智慧教室及其使用不同的原因之一。

7. 不同的教师评价制度

中国的教师评价,现实中学生考试成绩是唯一标准,那教师再承担其他跟分数没直接关系的任务就显得没有多大的必要了。因此,中国教师使用智慧教室的直接和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纸笔考试分数,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与个性特长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潜力。

美国的教师评价体系,非常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教师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首先是要求教师要发现每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天赋,然后,教师与校长等一起制订出对不同天赋学生的教学计划,然后进行的单独辅导。因此,美国教师使用智能教室的直接和主要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8.不同的社会诚信体系

我国教育界和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声嘶力竭地批判应试教育,一直在大声疾呼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但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个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我国社会诚信度的缺失,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没有找到比纸笔考试分数评价更好的方法之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最好的选择。而我国社会对学校教育过程性评价普遍不信任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可及时记录与监督的载体。目前,我国的智慧教室,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只能是教师可直接监督,家长与社会无法直接监督。

美国的智能教室,学生的每一步学习步骤和学习过程,都通过视频摄像和数据传感器及时上传并永久保存,不仅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调出来查看,就连公司、学生家长、大学招生教师,都可以随时调看学生的每一步学习过程,因而智能教室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学生动手制作出来的实物产品,要经过公司的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的公司按照市场价格给予回收。这个(些)学生不仅有经济收入,还会受到大学尤其是美国常青藤大学的青睐。这一点,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9.不同的学术素养检测

我国的智慧教室,主要是用来对考点知识的反复训练,就算是合作学习,也主要是考试知识点试题的合作讨论,用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合作探究少之又少。至于学生上传到教师电脑里的“论文”,笔者也没有见到过有教师对其进行学术检测,因为我国的中小学一般不对学生平时的作文进行学术查重。

美国的智能教室,其使用情况大多数情况是动手操作制造实物产品,但也可以用来进行网络资料的检索,以帮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但在美国,笔者不止一次听美国教师说,他们从幼儿园起就对学生进行学术素养的培养,哪句话是家长说,哪句话是教师说的,哪句话是从哪部动画片或电影电视剧里听来的,都必须在文章(包括日记)里注明。教师对学生上传的文章,都通过智能教室里的学术检测软件进行查重,一般情况下,重合率达到30%就打回,要求重写。过去,美国教师主要依靠个人对学生的文章进行查重和学术检测。现在,美国的智能教室除了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自动上传图像和数据外,还可以自动对学生的文章进行查重,极大地方便了对学生的学术素养的培养,这一点,也是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之一。

四、比较的结论

从字面看,智慧教室与智能教室都是教室,因而区别就在于智慧与智能。关于这一点,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就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将感觉、记忆、回忆、思维、语言、行为的整个过程称为智能过程,它是智力和能力的表现。

由此可见,美国的智能教室及其使用要优于中国的智慧教室及其使用。因为,美国的智能教室及其使用,有学生的个性选择,有学生基于生活现实问题的探究,有家长、社区、公司、大学等的参与和监督,着眼于人类未来的思考,侧重于创造发明能力的培养。

五、他山之石怎“攻玉”

1.立足本职工作 把学到的精髓渗透到平时的教学教育之中去

例如,“广州市中美中小学教育领导力教育学习交流团”的邹立波老师从美国回来的第二周,就充分利用他分管广州市通用技术研究的工作之便,组织了全广州市的通用技术课教师到南武中学参观STEM教室和STEM学习情况。

其实,之前,笔者也组织过自己的学生开展过项目学习,其中,有一个项目,是对广州改革开放前后“年味”变化的调查研究,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关于广州年味“变淡”的热思考》被评为广州市中学生政治小论文第一名,其中,该学生提出的“扩大广州过年花市的范围和内容、延长广州过年花市的时间”的建议,居然与三年后陈建华市长的决定相同,可惜的是,当时,笔者没有指导学生把其论文送给市长。这篇中学生政治小论文,在当年全广州市中学政治学科组长培训会上,得到了当年广州市教研室主任黄宪主任的表扬。

其实,大中小学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是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例如,可以“让学生大胆说‘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反弹琵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让学生‘钻牛角尖’,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对立统一’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让学生 ‘严密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2.利用各种机会 扩大从美国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影响

例如,《羊城晚报》发表了题为《真相之真相:广州访美老师有话说:中美校长都追求“成绩”,但路径大不同!》的文章,澄清了部分人士关于美国学生分数的问题,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笔者相信,同行的19位,每一位都会在自己的单位把自己的美国教育之行与同事进行了分享。笔者也相信,同行的19位,每一位都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上升为理性认识,在不同的报刊上发表。因为我在微信圈里看到我们的学术班主任—华南师大基础教师培训研究院的童汝根博士说“广州教育专家班美国之行的每个学员上交的学习总结,其文章已经够专家级的了”。

3.通过各种方式 为推进和加快素质教育步伐发出呐喊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教育的侧重点是面向未来,目标指向是用现有的知识去解决未来的问题。而我国教育的侧重点是面向过去和现在,目标指向是用过去的知识解决现在的问题(就业竞争)。

对此,笔者认为,中国素质教育的卡点在于:高中和大学的衔接出了问题。美国大学录取标准主要是看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有没有继续进行科学等学术研究的能力;而我国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是高考的考分。因而,我国的中学教育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进一步进行学术的研究能力。

为此,笔者要大声疾呼:改革中国大学的录取标准,把学生继续进行科学与学术研究的潜力作为大学录取的主要标准,刻不容缓。尽管这一定会出现一阵混乱,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绕不过这段剧烈的阵痛。

六、结语

中国的智慧教室和美国的智能教室,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可能还处在各自发展的初级阶段,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硬件,也不在于软件,而在于课程教学与教室使用的教育理念。随着中外教育交流的增多,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作为只以提高纸笔考试分数为训练机器的智慧教室,可能只在我国有市场。而作为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智能教室,必定会有更广阔、更长远的世界市场前途。目前我国大量引进美国的STEM课程就是最好的证明。

猜你喜欢
教室智慧智能
“313”教室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8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4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6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4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6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2:32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