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诊断急性胰腺炎腹壁受累的临床价值

2019-05-27 09:58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CT室安徽合肥230001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腹壁胰腺炎胰腺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CT室(安徽 合肥 230001)

操啸 周晓秋 刘云峰 高大圣 王晶 杨艳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既往研究证实,胰腺炎急性发作时,被激活的消化酶可导致腺体大面积充血、水肿,继而引发胰腺被膜受损,胰液广泛累及间隙组织、腹膜脏器甚至腹部组织,急性胰腺炎继发腹部受累患者若未及时采取对应的缓解措施,患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严重者甚至死亡[1]。因此,在进行胰腺炎诊断过程中,腹部受累情况同样需引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CT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诸多疾病领域均有较好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作用,在胰腺疾病中,CT不仅可对胰腺状态进行良好显示,同时还可反映胰腺周围组织器官等病变情况[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壁受累病例征象特点,并将其CT所示腹壁受累情况与CT评价及临床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探究CT所示腹壁受累在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实验室检查或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胰腺炎;于发病7d内行MSCT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腹腔及腹膜感染性、肿瘤性、出血性疾病;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未完成检查或图像质量较差患者。入组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5~81岁,平均(50.12±10.23)岁。

1.2 方法腹部CT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排Bright speed螺旋CT机,检查前行常规腹部查体,嘱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去除扫描范围内的金属饰物。患者取仰卧位,扫描时头部先进,进行全腹部及盆腔定位平扫,扫描范围为膈上3~5cm至盆底。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压220mA,准直器宽度64×0.625mm,扫描矩阵512×512;层厚/层间距:5mm/1.25mm,重建层厚1.25mm。增强扫描造影剂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00mgI/mL),采用高压双筒注射器以1.5~2.0mL/Kg药量给药,注射流率3.5mL/s,注射完毕继续注射30mL生理盐水冲管,注射造影剂后延迟20s、60s、120s进行腹部增强扫描。

图像处理:将扫描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期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多平面重组等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重建。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对所有影像学资料进行阅片,主要包括胰腺病变及严重程度、胰腺坏死范围分级、胰腺周围组织、器官、血管有无异常受累、腹腔积液等情况。

Balthazar CT评级[4]及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CT(CTSI)[5]评价:根据胰腺体积、密度及炎性改变情况按照Balthazar CT评分标准分为A~E级,分别记为0~4分;观察胰腺坏死程度,按照坏死范围记为0(无坏死)、2(坏死范围<30%)、4(坏死范围为30~50%)、6(坏死范围>50%)分。两部分分值相加即为CTSI得分。

急性胰腺炎临床评分标准:参考亚特兰大临床分级标准[6]分为轻症、重症I型及重症II型。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对腹壁CT受累及与否进行赋值,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腹壁CT表现与临床评价、CT评价之间的关系,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急性胰腺炎腹壁受累的发生率及CT表现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腹壁CT改变者共12例,发生率为48.00%,其中前侧腹部改变1例,腰骶部正中改变4例,后侧腹壁改变7例。腹壁受累CT主要表现为腹壁皮下脂肪内密度增高,可见条索状影沿体壁方向平行延伸,腹壁及肌肉间隙边界不清甚至消失,腹壁肌肉脂肪明显增厚肿胀。部分病例影像学表现详见图1-4。

2.2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CT改变与Balthazar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示,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改变与Balthazar分级呈正相关(r=0.521,P<0.05)。患者腹壁改变与Balthazar分级情况详见表3。

表1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CT改变与Balthazar分级情况(例)

表2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CT改变与CTSI评分比较(例)

表3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CT改变与临床分级评分情况(例)

2.3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CT改变与CT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示,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改变与CTSI评分呈正相关(r=0.448,P<0.05)。患者腹壁改变与CT分级评分情况见表2。

2.4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CT改变与临床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示,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改变与临床分级呈正相关(r=0.396,P<0.05)。患者腹壁改变与临床分级情况详见表3。

3 讨 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类可使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疾病,其机制主要在于胰液中酶活性物质引发胰腺、胰周组织广泛充血、水肿,突破胰腺被膜累及腹壁及相关组织。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壁受累可出现休克、后期可出现继发感染、脓肿形成,这一时期的患者治疗棘手,预后情况不佳。早期明确腹壁受累表现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在胰周扫描过程中受肠气及脂肪干扰较小,可充分显示胰腺形态、大小及范围等情况,同时对胰腺坏死程度、液体渗出等情况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临床应用较为广泛[7-8]。

图1-4 急性胰腺炎腹壁受累CT表现。图1-2 患者男,33岁,急性重症胰腺炎腹部CT及增强扫描可见左侧腹部小脓肿病变;图3-4 患者男,28岁,CT平扫可见双侧后腹壁皮下脂肪呈片、条状高密度影,患者2d后行增强扫描示双侧腹壁片条影增大,有异常强化。

本研究对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T所示腹部表现异常者12例,占比48.0%,其中后侧腹壁受累居多,这一结果与张建新[9]等人报道的腹壁受累改变发生率为52.87%类似[9]。分析腹壁受累的CT征象表现,主要为腹壁弧形条索状影及腰骶正中片状影,分析其本质可能为腹壁肿胀脂肪或小片状积液;另外腹壁受累CT表现还可为肌肉密度的降低,低于同层无受累腹壁肌肉密度,且可伴有肌肉间隙的模糊不清,多提示腹壁肌肉组织的肿胀,急性胰腺炎腹壁受累征象与詹先进[10]等人研究结果类似。

既往研究证实,胰周受累情况演变及急性胰腺炎临床病情转归密切相关[11],本研究以Balthazar分级、CTSI及临床评分作为研究指标,分析腹壁受累CT表现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对Balthazar分级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随着Balthazar分级的升高,腹壁CT改变的出现率逐渐升高。Balthazar分级为判断胰腺肿大、积液等情况的评价标准,Balthazar分级的升高提示胰腺肿大程度的增加[12],腹壁CT改变的出现率也随之增加提示腹壁CT改变的出现与胰腺肿大程度具有一定一致性,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示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壁改变与Balthazar分级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对CTSI及临床评分进行分析,腹壁CT改变发生率未见随评分及评级增加而呈现随之增加的趋势,但相关性分析显示CT腹壁改变与CTSI评分及临床评分均呈现正相关,提示腹壁CT改变作为急性胰腺炎全身改变的症状之一可作为反映胰腺炎严重程度判断的征象,但仍存在部分重症患者未见此征象,因此其不能作为反映病症程度的唯一指标。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腹壁CT改变主要表现为腹壁弧形条索状影及片状影,其发生率与CT Balthazar分级、CTSI评分及临床评级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CT所示腹壁征象改变可作为评价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腹壁胰腺炎胰腺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腹壁缺损的重建方法与研究进展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胰腺超声检查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3D腹腔镜联合杂交技术在腹壁巨大切口疝中的应用体会
胰腺损伤24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