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9-05-27 06:21吕墨竹樊丽霞赵秋菊
武术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武术实训民族

吕墨竹 樊丽霞 赵秋菊

1.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舞蹈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2.沈阳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发生改变,“创新”与“创新人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8日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3],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必须要做的。目前,可以说,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着眼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要的改革之路。

1 新时代创新人才的标准

创新人才是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安于现状,不断进步,从而能够取得创新成果以及创新的思维方法、求实的科学精神、持之以恒的勤奋、广博的知识结构、与人合作的素质的人才。[4]创新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对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与探索,专业知识是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在创新人才具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识是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二是创新的思维和精神,创新精神是创新行为的先导,在创新精神的基础上利用创新思维来思考才能最终达成创新的目标;三是个性独立且善于交流的品质,创新型人才不会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的交流可以获得先进的思想和知识,与外界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可以不断促进自己的进步。[5]因此,本研究认为创新人才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德、思、体、行。德主要是指良好的自身品质;思主要是创新思维、意志、灵感;体主要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行即创新行为,是一个外在的行为表现,主要是创新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果及就业情况。

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所面临的困境

当前,体育专业面临着两方面的困境,一方面是社会实际需求中体育老师的编制倾向于饱和状态,体育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较难,另一方面体育休闲、体育健身、体育医疗、体育保健康复、体育销售和体育文化等相关的工作是日益增多,但对于有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不能完全胜任这些工作。而我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关于学科交叉培养方面的实力相对较弱,强化学科交叉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为创造就业奠定理论基础。

3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3.1 强化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从教学理念入手,破“旧”立“新”。[6]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我们已经习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要打破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次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丰富专业性知识的内涵,不仅仅是指武术相关专业的知识,还包括一些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例如数学、心理、生物力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从表1可以看出,公共选修课相对较少,任意选修课占2.6%,艺术类限选课占1.3%,限制了学生的横向发展。同时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方面的培养教育存在不足,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本科培养方案中,公共必修课中没有文学等相关教育课程,只有在任意选修课中有应用文写作和文学作品赏析等与文学相关的课程。文学类相关课程是学习、归纳、总结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发展想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出武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7]

表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分析表

3.2 强化学以致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技能核心

实行学、训、实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指学习理论知识,“训”指专业训练,即专业技能的学习,“实”即实训、实习,即在理论知识指导下的训练与学习,学、训、实在教学模式中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结合起来,体现着“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吸收知识储备,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逐步转化为个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8]。而创新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容易了解本专业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了理论基础、实践能力,才能逐渐培养创造性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训、实习平台的建设。强化校内实训。目前实训分为教学实训、训练实训、竞赛实训、裁判实训、创编实训等科目。实训不仅是强化理论学习、技能学习,还有强化独立思考问题及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临场应变的能力。建立实习联盟基地,在学习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后,对学生进行模拟的教学实践,将不足的地方加以强化。这个过程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为学生适应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培养能适应各种行业的实用性人才。加强实践实习环节。影响学生实习结果的关键在于实习基地的数量和实习基地的质量。因此,要通过所在实习地老师的指导与评价及带队老师的评价的双重评价标准等措施来扩大实习基地的规模和提高实习过程指导的质量。

3.3 量化评价细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量度”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响应国家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制定多元的课程考核方式及细化评分标准。之前,我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有综合考核内容,但缺详细的考核标准。目前,我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占总学分约13%;学时增加到176学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锻炼的时间。评分方式由平时成绩、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实训成绩五部分组成。这种多元化的评分方式即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和理论知识的考核,又重视实践教学成果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采取渐进推进模式,逐渐提高教学能力、竞赛能力、裁判能力及自我设计创编能力,引导学生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能否完全掌握本学期的知识或技能,应该有一把能够全面而科学的“度量”其专业素质的“尺子”[9],并严格执行,达不到标准便不结不了课,拿不到学分。

3.4 提高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重要的环节之一

国内外学界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已存共识,缺乏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学生难以适应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创新科研活动可充分进行思维锻炼、知识学习和科研实践,并逐渐转化为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11]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专业人才科研创新能力,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立足点和突破口。[12]据统计,我国体育专业本科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的比例为4.7%,而美国为43%,日本为36%,相差太大。[13]可以看出我国的大多数体育本科生对科研方面缺乏重视。目前沈阳体育学院的大学生也存在科研创新方面的不足的问题,如科研意识薄弱、科研创新活动少等。

3.4.1 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是科研创新的基础条件

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仅依靠体育专业技术特长还不够,更需要夯实理论和实践基础,汲取多学科知识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和能力、科研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信息采集与处理、文字表达能力等。[14]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运动技能,还要掌握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在校期间注重科研方法的学习与知识的积累及信息技术、人文知识等相关知识的补充学习。同时,关注国内外体育科研的前沿动态。

表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训成绩评分标准

3.4.2 创建良好的科研活动条件是科研创新的重要保障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要培养出更好的体育人才,除了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外,科研活动是重要一环。学校科研活动是对体育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从多学科、多视野将体育理论知识或多学科理论与体育实践有机融合。[11]设立科研课题组,向学生提供本科生科研的机会。在本科期间加入一个科研组,在科研过程中,可以说是被动与主动相结合或自愿与被迫相结合,有目的有目标的去吸收相关知识,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识,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需求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培养创新人才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最迫切的召唤。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特质。体院学生有创新能力,但缺少创新活动的参与,这造成毕业生就业率低、科研成果少的现象。我校要根据社会需求、体育前沿动态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加强“学”“训”“实”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实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的价值,更好地为体育事业服务。

猜你喜欢
武术实训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多元民族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武术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