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张静
我们生活的城市每一天都被新科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而当未来科技碰撞出了新型智慧之城,会变成什么样呢?
其实简单来说,新型智慧城市就是让最先进的技术渗透进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而转化成美好的生活。其实说到新型智慧城市,一般人都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其实她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发展遇到哪些问题等,我们听听业内人士的解读。
新型智慧城市是什么?陕西省在新型智慧城市做什么样的规划?
黄新波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
黄新波:其实不同的角色对于智慧城市理解侧重点还是不一样。比方说我们政府可能更多关心的是智慧城市发展以后对于我们的政府管理、社会治理会带来哪些变化。而学术界可能更多的关心智慧城市发展会带来哪些新的基础理论和创新技术的需求。企业界则更关心如何能够把握新型智慧城市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助力企业自身的技术转型升级。
尽管从角色来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其实智慧城市里面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现代科技革命到底能给我们的城市带来哪些变化?因此我们更认可这样一种描述,21世纪的新型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的关键信息,智慧响应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电子商务等内在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提高市民的城市生活。从我们的定义里面可以看到,智慧城市里面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核心驱动力,一个是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这个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人工智能都属于这个范畴。第二是城市的创新业态。这一点其实与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未来成效上是一致的。
首先是依托现有的政府、运营商、企业的网络和基础设施,或者是新建网络基础设施,打通网络结点,建立全省统一的数据资源网。其次基于统一的数据资源网把社会上各类的政务数据、社会数据、企业数据汇集到一起,形成数据资源池,最后基于统一的数据资源网和数据资源池,推行数据的开放和开发利用,在惠民服务、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发出一批高效务实的创新应用,提高我们城市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质量。让我们的市民能够随心随地的感受到新型智慧城市所带来的高效和便捷服务,提高市民的认同感和幸福感,促进我省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当然我们也有一个宏观的规划,经过2—3年的建设我省智慧城市建设要达到全国前列,2—3个城市要达到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先进水平。
陕西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框架是什么?面对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就要考虑资源的开放共享,哪些数据是可以共享的呢?
张帆陕西省工信厅大数据资源处副处长
张帆: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架构是“五横两纵”,它总体是按照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架构来进行设计的。
“五横”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主要分为五层:最底层为基础资源层,主要包括机房、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第二层为数据汇聚层,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之上,要搭建汇聚政府的、社会的、企业的各类数据资源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公共软件;第三层为数据管理层,汇聚起来的数据在这一层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形成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和一些专属的数据库,形成标准数据;第四层为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支撑层,基于以上的数据资源,以应用为导向,要构建相应的应用支撑系统,比如说城市的全面感知系统,还有“六个一”基础应用模块等,还要有外开放统一的数据端口,为后面的智慧应用提供智慧支撑。最后一层就是智慧应用层,广泛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政府社会企业包括市民都需要的智慧应用软件。
两纵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一方面指的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措施,刚才张处也讲了全省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分为省市两级,市一级要按照五横两纵的技术架构来进行规划和实施,省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进行建设。
这些基础建设主要是在优政惠民领域,是以民生服务为导向,基于前面我们说的统一的数据资源网、数据资源池来建设优政惠民的“六个一”基础工程,主要包括“一格通、一卡通、一站通、一号通、一点通、一网通”。
至于哪些数据可以共享,我认为,首先,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的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信息公开强调的是要让百姓知道,目的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信息公开的内容以政府的政策、规划、年度计划、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以及公文类、民生类信息内容为主。而数据开放强调的是百姓和社会能够使用利用数据,目的是落实对政府数据资源的使用权,实现政府数据资源的增值开发利用和价值最大化。数据开放的主要内容以原始数据的开放为主,这其中还包括提供数据接口,供第三方平台接入等。
西安建筑工地启动实名管理 建筑工人将使用“一卡通”
我省数据开放最先从政府数据做起,而政府数据这一块最先从公共数据开始。省上已经建设了“陕西省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平台上的开放数据资源涉及11个部门12个领域共124类。客观讲,我省数据资源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还满足不了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也满足不了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下一步,省工信厅将会同省级有关部门一起加快推动政府、行业和社会数据资源的开放流转工作。
智慧城市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咸阳作为试点城市,是否也遇到一些发展困惑?
咸阳市的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有哪些经验?
张鹏咸阳市信息办主任
张鹏:这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咸阳市先行先试,主要是围绕优政、惠民、兴业推出了40多项信息化的智慧城市的应用和项目,主要做的工作大概总结一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个就是扎一个口让事业聚,第二句话起个头让技术长,第三句话搭一个桥让数据飞。
做的第一个工作扎一个口让事业聚,就是把与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有关的职能职责全部整合进了一个部门,成立了西部地区比较早的一家地市级的大数据管理局,理顺了工作的体制,同时出台了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项目、资金、安全、数据等方面的管理办法,通过体制机制做保障,促进这项工作健康发展。
第二句话起个头让技术长。从云计算到大数据,从人工智能到区块链,每一天新的技术、新的一些概念都在冲击着我们的大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就搭建一个不断成长融合生长的技术平台,这个平台有33个通和6个1组成,来链接政府各个部门社会各项应用,民生各项服务,为各个方面的诉求、各个方面的项目搭建一个基础平台。
上图:咸阳加快智能电网建设
下图:咸阳“互联网+智慧工地”投用 VR技术
第三句话搭个桥让数据飞。智慧城市建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数据,如果没有数据我们投资前面再多的东西都是今天的项目明天的垃圾,只有数据真正在这个平台上跑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智慧城市才能真正起来,所以我们没有把工作的重点聚焦到建库存数上,而聚焦到了搭桥让数据跑路上,通过这三个举措也夯实了咸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为整个优政、惠民、兴业带来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
就拿关于民生的医疗系统来讲,为了解决基层医院信息化力量薄弱,再加上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我们搭建了全市统一的医疗应用的HIS系统、LIS系统和PACS系统,基层小到村的卫生室或者社区的医院都通过统一的平台实现了电子病历的共享和医疗报销的实时结算,来方便群众。
总体我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有三个难题不容忽视:一个叫“孤岛难联”,第二句话叫“习惯难改”,第三句话叫“有数难用”。
“孤岛难联”:智慧城市建设到今天一定不是单个项目的突破,一定是整体的突破,一定要考虑到整个孤岛难联的,把各个方面已经建的老系统和正在建设的新系统,要能够联成一张网,形成整体的合力,这就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达到的要求。但是现在我们的孤岛难联,往往在建设过程中断头路比较多,新系统和老项目往往是脱节的,难以形成合力、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对外服务。
“习惯难改”:我们都是从工业时代成长起来的,有一个认知的习惯和一个操作的习惯,可能要适应这个信息时代的要求,适应智慧城市的要求是有一个过程的。比如说在农村相对来讲信息技术比较薄弱,一些信息时代也带来一些老年人或者一些特殊群体不习惯应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习惯的问题也制约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有数难用”:通过这些年社会信息化建设的积累,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都积累到了大量宝贵的数据,但是很多数据都养在深闺人未知,睡大觉,怎样把睡大觉的数据让它能够跑起来、活起来,让各种各样的数据在一起能够碰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认为这是一个难题,因为目前不论从立法的层面上,数据的权属还很难去划清。此外,一些行业部门也有顾虑担心,有的担心数据的安全问题,有的也有各个方面的制衡或者是壁垒,导致“有数难用”。
这三个方面的难题,随着《全省新型智慧城市指导意见》的发布,我认为最大的难题还是思想认知的问题。不论是从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者,还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层面的决策者,或者说信息化服务的受益者,或者企业的建设者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工业时代成长起来之后我们有个思维定势,把数据属性没有把握好,往往认为数据在我手上了就是我的,数据在别人那儿就是别人的,这个观念如果得不到根本的改变,可能做出一些决策,推进一些项目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说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特别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只占30%,后面能不能让我们决策者、使用者能够改变他自己的习惯,能不能和原有的系统和其他的系统能够互联共享,能不能让数据在这上面发挥作用,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三个融合”“五化”“一协同”的要求。
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我们遇到很多挑战,特别是数据的开放和共享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结合智慧城市的试点建设经验,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朱志祥西安邮电大学教授
朱志祥: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我们遇到很多挑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数据的开放和共享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就会失去智慧的来源。我们讲智慧城市之所以称为智慧城市,就是因为有大量的数据支撑,使得城市充满了智慧,如何解决数据壁垒问题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改变观念,提高对数据开放共享的认识,彻底摒弃数据资源部门传统方式,通过这样来破解数据壁垒的难题。同时要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培训,增强数据开放意识,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水平,使得数据开放共享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和自觉主动的行为。
第二加强政策法规的建设,目前关于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所以我们要结合各地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加强政策法规的建设,出台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利用的相关管理办法。
第三要界定数据开放的边界和确定数据共享的原则,哪些数据可以共享,哪些数据不能共享,哪些数据有条件共享,以及共享的边界如何确定,这些都需要相关的政策和标准规范予以确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台数据开放的具体管理细则。
陕西省智慧城市建设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各地市都在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但是在这种探索过程当中,各地市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管理、总体框架、建设思路和实施路径方面还不够清晰,所以政府出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指导意见》为下一步全省的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总体框架和总体思路,包含智慧城市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两个阶段目标,三个架构、五项主要工作和三项保障措施,这些对地市开展智慧城市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见。
西安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人员借用西北首批智能登记注册机器人自助服务终端,15分钟就办结工商相关业务
所以建议下一步随着智慧城市工作的推进,能够出台更具体的政策措施,像工作实施方案,使得大家明确智慧城市如何建?建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样的成效?使百姓切身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成效、便捷和全新的体验。围绕这方面我有这样几点建议:
一是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大多采取政府直接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往往出现建成的项目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智慧城市的持续发展。所以在下一阶段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建议要积极采用政府购买智慧城市服务的方式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具体的做法是政府发布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由企业投资建设,政府按照智慧城市的服务计量支付服务费用。所以这就要求政府要出台企业参与智慧城市投资建设的管理办法,以及服务交付、服务计量和评价的管理细则。第二方面要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数据开放共享是新型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关键,没有持续供给、源源不断的数据资源,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就不能够健康的发展,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数据开放共享政策,启动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立法工作,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几个方面构建数据资源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第三个方面的建议,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按照以评促建的基本思路,开展智慧城市的考核与评价,用评价来衡量各地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建设成效,所以要出台智慧城市考核评价的具体办法,将各地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纳入地市政府年度考核目标。
今天我们一直在描绘也在探讨到底什么才是智慧城市该有的样子,实际上所有的技术都只是手段,重要的是城市的管理者能够以人为本,有情怀、有温度的去服务社会,让每一个个体都感到幸福,这才是智慧城市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