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缘”设计理念的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研究

2019-05-26 02:15胡俊红黄琼宇郭国辉
工业设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景观设计

胡俊红 黄琼宇 郭国辉

摘要:特色小镇建设是当前我国为造福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变当前地方特色小镇不断消失的有效手段。特色小镇的打造离不开其建筑与环境设计,离不开景观设计。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应该树立“生缘”设计理念,以“借景”为设计手段,引入自然与人文景观:以“文化”为创新基因,弘扬并传承传统文化:以“特色”为目标,营造生态、科技、经济、教育或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以“生态”宗旨,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绿色幸福和健康发展的宜居环境。

关键词:生缘;特色小镇;景观设计

中国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11-0076-03

在科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化古镇受到外来文化与现代化的影响与冲击,其居住环境与文化特色正在逐渐消失。旨在考虑保护古镇与文化的迫切需要和人们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在全国积极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计划到2020年,打造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在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方面引领并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其景观设计尤为重要,有利于小镇特色文化的体现与生态环境的营造。在具体设计中,必须坚持生态发展,立足本土化,延续地域文化的特色,促进可持续发展。下面就设计“生缘”视野,从文化传承与宜居环境等方面探讨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

1设计“生缘”阐释

笔者从传统文化感悟构建了设计的因缘阐释,认为设计是一种求“因”构“缘”的过程,求“因”是去掉主观成见,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去認识与创造事物,设计的求因要求在设计中“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取形”。构“缘”即强调设计师一种“缘”创性的活动,设计物缘“求新”的创造过程是人缘、生缘、时缘、形缘、和缘的建构过程,应该考虑到与人宜、与生融、与时进、与形合的和谐共生(图1)[1]。

所谓“生缘”,是指设计赖以形成及存在的生境[2]。既包括设计物质文化赖以存在的自然生境,又包括设计精神文化赖以形成的社会生境。在设计中,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具有独特性与特殊性,二者结合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即设计的生缘。不同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风貌,以及区域文化长期积累并传承下来的伦理、道德、习俗等社会因素,促成了设计中独特的空间观及生态观。

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地域风格营造中,应重点把握“与生融”的生缘设计理念。“人塑造环境,环境也会塑造人。”[3]“一方风水养一方风土人情。”地域是文化个性形成的土壤,不同环境滋生了不同的地域差异及文化个性。小镇的景观设计应极力打造当地的生态与人文景观环境,才能体现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特殊的风土人情与设计个性,营造独特的景观特色与地域文化。

2基于“生缘”设计理念的特色小镇景观设计营造手法

设计是一项“人为”或“为人”的创新活动,其个性、风格及特征也必然受到所在环境的影响,由此而形成不同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设计特色及民族个性。“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以道载,“道”“器”是共生的,设计理念也需要通过表现手法才能将其呈现。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要结合“与生融”的设计手法,将地域特征与文化审美贯穿到特色小镇景观中,才能使人们对小镇景观产生一种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设计出具有特色鲜明的小镇景观。基于生缘设计理念,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法来营造小镇的地域景观风格。

2.1巧“借”生景

明代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提出“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来往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同时也提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设计理念。“因借”是方法,是措施;“体宜”,是要求,是最终设计价值的体现。“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简而言之,园林景观设计的“因借”主要表现手法为借景,就是要将好的景色纳入景观视线中。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合理地运用“借景”手法,有利于打造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景观,再现历史风貌,突显当地的风土人情。在特色小镇景观规划中,借景要做到有“因”有“缘”。“因”是指理由、沿袭,就是说借景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设计,要营造某种艺术与人文意境,让人触景生情、赏心悦目;“缘”是指存在的条件与关系,需要创造一种景与人、景与物、景与建筑及室内之间一种关系。

借景的方法有很多,“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既可“近引”又可“远纳”,既有“人工雕琢”又有“自然天成”。基于“因缘”关系,合理地或近或远地利用自然景色或人文景观,能够有效延伸景观空间,利用自然景色为特色小镇营造个性,美化的环境。例如,安徽黄山宏村素有“画里乡村”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其徽派古建筑群落(图2),在田园风光的烘托下熠熠生辉,其景观气势非凡,让人流连忘返。

2.2扬“文”造景

环境塑造人,环境也成就了设计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就景观设计而言,地域文化应是设计个性与风格的“土壤”。特色小镇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会衍生不拘一格的地域风格与个性,成为文化符号、设计语言,这些是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源泉与基因。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与衣食住行无不与其居住环境相连,中华文化的生命与性格也孕育在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之中。因此,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中,从立意、布局,到小品、植物以及建筑单体与空间布局,必然与中国丰富多样的特色个性结下了不解的地域之缘,凸显东方设计神韵。

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沉淀,记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历程。保护和修缮、合理规划和利用特色小镇的文化遗产,能够提高地域文化的辨识度,提升特色小镇的品质个性。特色小镇的古迹、古建筑文化遗产,具有不同的建筑结构以及空间布局,通过有效利用建筑聚落的整体效果,有利于打造文化景观。

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中,应立足本土特色,深入研究地域文化,提炼出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设计符号,极力打造具有地域认同感的本土化设计。本土化设计要立足本地,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价值,打造小镇特色品牌。从景观设计手段看,可以借助小镇的地形地貌、植物植被、农业农田、建筑群落等特色营造自然景观,也可以依托小镇的名人古迹与历史文脉打造人文景观。例如,云南剑川县沙溪古镇(图3),其寺登四方街在古时候是供来往的马帮在此歇脚和交易的地方,而今,沙溪古镇依照往日的布局修缮保存、创新,古街铺满着红砂石板,保存着古色古香的戏台、古商铺等古建筑,记载着往日马帮文化的繁华,使茶马古道的文化源远流长。

2.3立“特”创景

设计是一项“人为”或“为人”的创新活动,其个性、风格及特征也必然受到所在环境的影响。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应立足本土特色,所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乡土材料是最直接可取、最本质的生活化资源,灵活运用特色小镇中的乡土作物,最大限度地发掘材质美,因艺施材,即可节约资源,又可使景观设计更具地域风格和民俗特色。

特色小镇贵在“特”,不同地域之间的地理、气候、习俗等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在小镇的特色打造中,要立足地域文化和设计符号来寻求归属。每个小镇在历史发展演变中,都会不断丰富、发展并形成本地区的地域特色文化。在景观设计中,要去粗取精,扬长避短,通过视觉符号展现特色小镇的个性,营造独特的小镇印象。

特色小镇景观的营造离不开创新。不同时代特色小镇都具有其独特的景观文化特质,这种“特”需要设计者对传统小镇文化的个性进行提炼,需要结合时代影缘的要求进行文化创新。目前,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要求,特色小镇的特色应该紧紧围绕农业、生态、科技、文化、商贸、教育等方面做文章,展现不同的小镇特色文化。例如,浙江省“青瓷之都”龙泉小镇(图4),依托其一干多年的青瓷历史文化底蕴,恢复原有青瓷作坊、水碓,积极开展传统商业活动,在小镇景观设计中融入青瓷文化元素,加强游客的体验感,突显产业特色。

2.4创“生”续景

特色小镇的的生缘设计必须坚持可持续性设计理念。景观设计改造大多是建立在对土地、自然等资源大力消耗的基础上,这就可能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景观的不可持续。特色小镇建设中,应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保持该区域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引起重视,在保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下,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满足人的需求,打造舒适、绿色的景观环境,是每位设计师需要考虑和应尽的职责。

在特色小镇的景观营造中,必须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尊重事物的自然本性,将“天人合一”的生态设计理念运用到具体的景观实践中,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且浑然一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反映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设计作为造物的重要手段,是将自然之物改造,并为人所用。在设计创想中,“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方法与手段,通过对自然生态规律的探寻,参照自然生物的内在功能和外表形态,进行创造性地设计。人们往往以自然对象反映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民族的价值观念,追求“不事雕琢,天然成趣”的意境。

基于特色小镇的地域环境构建和谐的地域景观,不仅应体现生态美学,而且要充分有效的利用地域资源优势打造地域个性特色。在设计中,地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资源与气候因素。受气候、地形等多方面的影响,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每个区域的资源都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同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考虑其再生周期,不要过度消耗;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要尽可能的保护和节约。

在小镇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下,设计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制宜”,才不会破坏生态平衡,有利于实现生态、绿色的小镇景观设计。例如,云南省丽江特色的旅游观光小镇——九色玫瑰小镇,是一个由九个民族聚居形成的村落。这里有442户居民的房子涂成9种颜色,小镇里四处都是以玫瑰为主题的3D墙画(图5),共有8000多平方米。由于气候因素,当地非常适宜种植玫瑰,小镇里各处都有合苞待放的玫瑰花,漫步其中花香扑鼻。当地还通过玫瑰花种植与深加工来活跃当地经济,同时突显小镇主题特色,加上九个民族文化元素,融合而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之地。

3结论

特色小镇是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在全国范围内极力推进的一项工作任务,其特色的打造离不开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是生态、依托,“缘”是缘由、条件,只有研究特色小镇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与条件,了解小镇建筑、植被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探讨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特色小镇具有特殊的风俗习惯、生活礼仪、宗教信仰、名人古迹、文化传统等人文环境,以及其所在地理位置因气候季节、地形地貌、生态植被、农田作物等不同而形成的地域特色,这些都是景观设计符号的创新基因。

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要以生缘设计为理念,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巧用或借用“借景”的传统造园手法,呈现小镇独特的生态与人文之美;要深入解析地域文化,传承其中的优秀地方文化,将其历史文脉透过小镇景观呈现出来,营造极具地域风情与本土气息的文化景观;要紧紧围绕金融经贸、自然生态、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等特色,打造典范,营造美好的宜居环境;要遵循可持續设计原则,在节约资源、保护能源的基础上,使小镇居住的人与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突显地域风格,弘扬文化传统。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因缘与保护视野下的特色小区景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8YBA133)。

参考文献

[1]胡俊红.设计的因缘: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志华.北窗杂记[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肖笃宁,赵弈.沈阳西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6]袁敬.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7,(09):174-175

[7]张可,梁书洪,周志广.融于自然山水,创造特色小镇[J].建筑与文化,2017 (09):160-161.

[8]单霁翔.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上)[J].东南文化,2010 (03):7-18

[9]胡俊红.精于事因,巧在物缘——论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J].创意与设计,2014 (02):69-73

[10]贾思總.齐民要术第一卷[EB/OL]. http://www.4hn org/files/article/html/0/213/15140 html,2012-11-28.

作者简介

胡俊红/1968年生/男/湖南攸县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设计理论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湖南株洲412003)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景观设计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