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比去年三等奖进步了一个等级”——今年初,女儿拿到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绘画类二等奖证书后,我第一时间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这句感言,并配了一个“龇牙”的表情包。
女儿心心今年8岁,从小就喜欢画画。绘画对个人成长的好处,一是我想,既然是兴趣爱好,那么纯粹一点更好——如果把它和考学加分挂钩那就偏离初心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就该“大撒把”,任由孩子自我放飞。系统学习并适度参赛,对提升孩子素养和自信还是很有好处的。在培养审美情趣,二是培养观察能力。这方面,我总结了三句话:找好教练,当好陪练,搞好拉练。
首先,找好教练。在报兴趣班的问题上,有家长很看重老师是不是名校毕业,是不是五星教师。而我更看重老师是不是因材施教,是不是跟孩子投缘。由于心心自尊心强,性格又是“慢热型”,所以在选老师的问题上,我和她妈妈很是犯愁——管太严,怕打击她自信;管太松,怕她学不到东西。
两年前,心心在姜杰钢琴城试听了一堂美术课后,主动表示愿意跟那里的周崇老师学画。周老师性格开朗又有耐心,在她多元化的培养下,心心和小朋友们体验了五花八门的课程——从水彩水粉到国画油画,从毛根手工到衍纸艺术……同时,他们上课的地点也从教室拓展到户外——或是前门的胡同,或是北海的宫殿……孩子心底对绘画的热爱,被极大地激发了。
其次,当好陪练。在这方面,父母恰恰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有益于自身兴趣爱好的良好习惯。比如,学校里布置了小随笔,我就让心心以家里的一幅油画为主题,引导她观察细节并展开思考:画家在表現初春风景时,怎么安排远景和近景,为什么突出表现河流解冻,你是不是能联想到冰块互相撞击的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陪练过程中,家长需要有个好心态——很可能会有所谓“别人家的孩子”闯入你的视线。事实上,心心所在的小学,不少孩子的绘画水平非常专业,学校微信公众号还开设了专栏推荐他们的作品。面对这种情况,就看家长是不是淡定了。我的一个原则就是,可以鼓励她向别人学习,但绝不说出那句最不该说的话:“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最后,搞好拉练,在我看来,参加比赛就是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竞争,认清自我、提升自我。但我认为参赛数量不要过多:一来避免牵扯家长和孩子太多精力,二来避免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台湾乐坛常青树李宗盛写过一首歌,叫《和自己赛跑的人》,实际上,我鼓励孩子参加比赛,也正是希望她通过跟自己比而最终实现对自己的超越。所谓艺术创作时物我两忘的状态,这可能正是兴趣爱好给孩子带来的最值得宝贵的东西。
赵嘉麟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赵倾心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