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曜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风险投资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高收益的特点吸引着日益增多的投资者。然而,诸如像2013年风险投资行业突发式萎缩以及风险投资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不确定性,时刻警示着风险投资者们要考虑该行业迅猛发展背后的隐患以及趋利避害的对策。
关键词:风险投资;IPO;房地产;电子商务;人工智能
一、宏观层面风险投资挑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据统计,国内风险投资总管理资本在2016年达到了8277亿元,2017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同时,近几年风投总体收益率业始终维持在200%以上,年投资项目数每年均超过2000项。
总的来说,近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增长的同时,波动与增长一直并存。所以新的风险投资家万万不能被风头市场光鲜亮丽的数据所蒙蔽,需要时刻意识到,在这个行业高增长背后一直隐藏着的潜在威胁与挑战。本文接下来从两个宏观层面分析存在的主要挑战。
(一)首次公开募股(IPO)审查制度
IPO是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退出的重要形式。据调查,风险投资机构负责人认为,投资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退出渠道不畅”。因此IPO发行渠道的畅通与稳定,关系着风险投资领域的发展。而在中国目前实行的IPO审查制度带来的IPO停摆却对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有着负面的影响。
在A股历史上,一共有9次IPO暂停,其中短则3个月,长则14个月。其中最严重的停摆发生在2012年11月,由于股价的不稳定,证监会停止了IPO审查直到2014年3月才重新开闸。这期间,风投行业受到的冲击主要表现在2012、2013年三项指标出现断崖式低谷:总管理资本增长率由32.9%(2011)下降至3.6%(2012)、风险投资总项目数下降至1501项(2013)、总体收益率跌破150%(2012、2013)。
由此可见,即便关闭IPO审查的初衷是为了保护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但对于很多风险投资从业者来说,监管部门随时有可能完全关闭IPO,就意味着资金投入风投市场后只能听天由命。这种不确定性与中国人追求平稳的传统观念是相左的,它的存在不利于调动民间对风险投资的积极性。
(二)房地产产业发展
首先,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抽取了市场的流动性,使得风险投资行业可用资金减少。据统计,2017年年底中国广义货币达到了165.57万亿元,相比去年增发货币10.56万亿元;2017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额首次突破13万亿元,而且增势仍然强劲。也就是说,2017年房地产行业从包括风险投资的其他行业中抽取了2.44万亿元的资金。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资金从风险投资行业抽出,影响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
同时,房地产行业拥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对投资者吸引力更强。据统计,大多数的风险投资基金集中在北京、上海。所以以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为例,北京房价2016年增速为29.64%,所以投资者在北京投资房地产可以带来的收益为29.64%。而2016年在北京风險投资成功率不足1%。其中绝大多数不成功的情况意味着血本无归;即使风险投资者继续以股东身份在公司中存在,那么风险年利率也只能根据对赌协议中的货币补偿型协议与当前银行商业贷款利率持平。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家年收益率为6.175%(按照上浮30%计算)。通过分析以上风险投资可能情况对应的收益率,可以看出房地产投资是收益较高、风险较低的。基于投资者具有的风险厌恶特性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住房的重视,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投资房地产而不是风险投资行业。这样的现状无疑实对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不利。
二、风险投资目前关注行业的挑战分析
占据风险投资行业近半壁江山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47.5%),在实体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扩大,2018年上半年交易规模达到了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8%。虽然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如日中天,吸引着风险投资行业接近一半的资金,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有不断发酵的趋势,其带来行业冲击和整体风险正浮现于人们眼前。
(一)质量监管不利的问题
因为监管不到位,电子商务一直存在产品质量问题。除了人尽皆知的网购假货问题之外,作为风险投资“独角兽”之一的美团,也出现了类似的质量监管问题。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美团点评在2017年上半年以1713.2亿元的交易额排名餐饮团购行业的第一。但是,近期在各大城市开始出现一种现象,美团商家通过微信召集的方式,请人通过美团团购其餐券进店消费,随后再私下退款给这些人,以此提升商铺在美团推送信息中的热度、排位、好评率。
上述的现象带来的影响若继续发展恶化,则情况将与格雷欣效应(Gresham's Law)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如果没有管控,越来越多的劣质商家会参与这种行为,取代优质商家占据了推送榜首。当用户察觉软件推送的商家质量不断下滑时,他们会在默认食品质量不佳的情况下,选择价格相对低的商家就餐;而此时更多原本的优质商家为了生存,也不得不降低食品质量,将自己转化为劣质商家来控制成本。其最终结果就是整体食品质量下降、风险投资者对类似的生活类APP投资失去信心。因此如果社会、电子商务企业本身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投资该行业的风险将加大,投资者对其前景的信心将被大幅度削弱。
(二)未来税收政策对互联网电商的影响
众所周知,国家对互联网电商的增值税征收是一个一直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大多数电商存在逃税漏税行为。以电商交易规模28.4万亿元为例,如果按小规模增值税率3%计算,国家应从该行业征税8520亿元;若按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计算,应征税款为4.828万亿元。也就是说目前有8520亿元到48280亿元的应征税款没有被征收。倘若未来政策缺口修复,电商行业会因为无法再偷税漏税而发展受阻,难以享有今天的发展速度。这是风险投资家们在投资前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三)电商发展对传统实体销售打击带来的影响
电商的发展虽然有目共睹,但是这终究只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销售模式,而不是真正的科技创新,无法弥补因其发展而消灭的实体店就业岗位。虽然这部分由实体店失业的人群,短期内仍然在电子商务中扮演者消费者的角色,但是从长期看来,不能解决这些人的再就业问题,就意味着他们的消费能力有一天会枯竭。到那时候,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受到瞬间萎缩的消费能力的制约。这也是电商发展未来的一个隐患。
三、风险投资未来关注行业的挑战分析
中国人工智能创投市场在2017年增长率达到了70%,在2018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00亿元的大关,并且在未来有着更加乐观的增长趋势和庞大的市场规模。相对于该行业美好的前景,风险投资家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其中隐含的挑战。
(一)大数据获取的成本隐患
充足的大数据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必须条件。目前中国没有严格的隐私保护政策,因此获取大数据相对容易。随着中国法治的健全,政府对大数据的了解深入,一系列限制大数据廉价获取、保护隐私的法律政策将随之制定,届时中国大数据获取成本将不再廉价。
(二)算法人才的缺口大
除了大数据以外,在机器学习中用于处理这些大数据的算法,对AI的发展业格外重要,因此充足的算法工程师储备是这个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当今中国相关人才只有5万,仅为美国的1/17,同时国内缺口达到500多万,供求比例仅为1:10。即便当下中国通过国际上的算法分享等方式能暂时弥补人才缺乏带来的算法劣势,但是这对于整个AI行业不是长久之策。如果算法人才缺口不能解决,无异于给中国AI行业的发展设置了天花板。
(三)計算力的不足
即便有了大数据和算法,没有足够的硬件,比如芯片,AI发展也是空谈。正如大家所知,中国民用芯片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品牌芯片只能满足8%左右的需求,并且每年进口芯片花费高达1.58万亿人民币。从这次中兴事件可以看出,芯片依赖进口不是长久之计。没有稳定的芯片供应,中国AI产业健康发展只是空谈。
四、对新晋风险投资家的建议
宏观层面上风险投资行业面临着IPO政策和房地产抽取资金的挑战;风险投资具体关注的电子商务、人工智能产业又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家们应该采取措施趋利避害。以下是对风险投资家的四点建议。
(一)关注证监会政策走向,拓宽退出途径
退出是风险投资家获得风险报酬和流动性的方法,退出的时机与方式的选择在风险投资中至关重要。首次公开上市是收益较高的退出方式。但是因为IPO审查制度的存在,其可行性是不确定的,这就要求风险投资家关注政策走向,捕捉有效信息,预测IPO通道通畅情况。与此同时也要研究其他退出渠道,为IPO突然关闸做好准备,比如新三板挂牌,就是一个为不满足IPO条件或者时机不好准备的退出渠道;也可以在通过公司回购、企业兼并收购、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退出。
(二)尽量投资国家支持领域,规避风险
为了规避房地产行业从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其他行业抽取资金的不利影响,风险投资家除了在房地产有较大增长迹象的时期收紧风险投计划,还应该在向心力大的方向进行风险投资,比如国家重点扶持的中国西部风险投资,以及之前提到的高科技创新产业。虽然跟投政府引导项目会产生额外的麻烦,但毕竟这些企业受到国家支持,诸如企业所得税减少15%(不分内外资)这样的政策,能够获得较高的创业成功率较高和较低的风险,具有更强的资金向心力,不容易被房地产行业抽取资金。
(三)加强对高新技术理论学习
据统计全球2017年有900家AI科技公司成立,对于没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风险投资家来说,如何判断哪些公司的科技创新是真正具有革命性、可商业化能力是很困难的。因此风险投资家在熟练掌握金融知识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投资意向领域基础科学的学习,唯有如此,才可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真正促成成功的风险投资项目。
参考文献:
[1]张俊芳,张明喜.201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态势与思考[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7(09).
[2]佚名.2017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综述与2018年发展趋势[J].互联网天地,2018(01).
[3]佚名.2017中国人工智能创业投资现状报告[J].创业邦,2017(08).
[4]领英.《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华人力量正在崛起,人工智能人才抢夺战开始[J].创业邦,2017(08).
[5]秦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展望[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01).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