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杜戎文 刘辉龙 宋梓仪 张丹丹
“修补”一词有“修正补充”和“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之意,在图文领域,一方面可用于描述对破损图文书籍的修补;另一方面描述对图文内容的矫正补充,即“物质性”修补和“功能性”修补,而对“功能性”修补采用矫正和补充2种修补手段。将“修补”一词演绎在建筑方面,同样存在“物质性”和“功能性”修补两个方面,物质上是对建筑结构、围护等建筑实体的修缮,功能上是对建筑使用功能的时代性调整,而在建筑层面,“功能性”修补很大程度上对“物质性”修补的手段和效果起到很大决定作用。“功能性”修补由修补目的和修补策略共同决定。但“修补”一词与生俱有“时空交错”的历史哲学内涵,最终所呈现的效果是物质上新旧融合,功能上体现传承创新与记忆交织,无疑是符合当代历史(老旧)建筑发挥时代活力的要求。2017年住建部正式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及“城市双修”中城市修补是指用更新织补手法,拆除违法建设,修复城市设施,整治景观风貌,塑造地域特色……但现实实践中一些对“双修”的认知多停留在狭隘的“边边角角修复、修补或填空”式更新,缺乏系统理解和整体把握。尤其在当代古城更新过程中,部分片面实践了“修补”的“物质性”层面,忽视了古城历史建筑与空间的“功能性”修补,即未认清修补的真正目的,从而呈现出“假古董”“时空混沌”等修补效果。
古城历史街区是古城历史空间的一种类型,通常承载较多的复合功能,如商业街市、学宫寺观、衙署兵备等功能,是古城历史空间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从街巷命名上也可看出古城街巷具有“主题性”特点,当然古城中也存在大片居民聚居区,也存在一部分单一居住街区,由于本文古城实践内容为“宗教主题”街区,故历史街区修补策略是针对古城中的“主题”街区。但面对当代古城中“主题”街区单一商业或居住的现状,丧失了其原有的“综合性和复合性”,故只有同时实现古城历史街区的“物质性”和“功能性”修补方能真正激活街区活力,更好地融入居民生活,以及更好地契合古城的整体发展。
对于古城历史街区,修补的目的是实现街区内历史建筑的活态保护,实现活态保护离不开原住居民,因此“功能性”修补需考虑历史空间(建筑及其环境)和居民生活需求,打造以历史主题空间为核心的宜居街区,为适当激发文化及其配套产业提供发展余地,即历史街区的策划过程。确定“功能性”修补内容后所对应的就是“物质性”修补手段,即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过程。“物质性”修补手段的选择是一个蕴含历史观的过程,在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与内涵不断丰富多元的今天,“物质性”修补不应局限于建筑单体的修补,还需扩展至历史环境、风俗和生活习惯的修补。风俗和生活习惯的修补手段可在规划上对具有共识的空间场所进行保护、主题策划和精细化设计。而对于历史建筑及其环境的修补手段则需要“度”的介入,而这个“度”的具体内容可从古籍文献中寻找答案。从历代《寿州志》中可发现古人在建筑“修补”中所蕴含的历史观,古城历来遵从“修文庙以教儒风,修庙宇以抚民心,修文峰以振学志”,其中表现出的“修补”目的和功能内容正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最生动的部分。以历代《寿州志》中对孔庙的修补描述可看出,孔庙的选址和定位有其风水定数,但具体在建筑上每个朝代都未完全按照前朝样子进行原貌复原,而是根据不同时代需求和情况对建筑群体规模、建筑装饰美化等方面进行了灵活处理,同时对空间结构(轴线与序列)和传统营造细节(雕梁画栋)进行了严格控制,体现出我国传统建筑空间营造中“变”与“不变”的部分,提供了古城历史街区修补的“度”。因此,古城建筑及其环境的“物质性”修补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空间结构和建筑营造细节的修补。
3.1.1 追本溯源,问题诊断
寿县(古称寿春)古城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地处淮河南岸,北依八公山,曾为四国古都。据史料记载,在此地建城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62年(考烈王元年),现古城始建于宋朝,经北宋、南宋几百年时间不断重筑修建,历来是南北政权对峙之处,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报恩寺位于古城西大寺巷尽端,旧名为崇教禅院、东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到明洪武间才改为报恩寺,其采用三进院落布局,空间层次渐次升高,虽然院中佛塔湮没,但报恩寺内还有“寿州八景”的城里城和“石羊抵头”、全国文保单位“十八罗汉像”和2棵古银杏。从历代寿县相关志书舆图中可发现,报恩寺一直以来都位于城内建设区边缘,环境幽静,毗邻田野耕地,符合租佃型佛寺模式(见图1)。这类佛寺依靠土地租赁或自给自足。但如今若想存续下去,则需多方资金投入进行修缮、管理,这种方法不可持续,应以报恩寺文化为产业激活点,让佛寺在当代自给自足。但如今由于位置偏僻,道路断头,不能与环城道路连通,寺庙可达性较差,城内经济网络难以辐射到此地。寺庙周边门前簇拥着厂房与民宅,无配套产业,无法形成片区气候,使报恩寺街区活力难以提升(见图2)。故报恩寺街区的“功能性”修复首要是将其塑造成氛围浓厚的宗教文化街区,恢复古城内“主题”街区的综合功能。
图1 明清时期寿县报恩寺区位
图2 报恩寺前街区修补前鸟瞰
3.1.2 差异定位,策划落点
对报恩寺前街区的修补不能只是单纯“粉饰”,治标不治本,而需明确佛寺的核心定位,统领全局,即“功能性”修补的主体。基于该街区有独特的宗教环境、历史文物和“寿州香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与上位规划良好衔接,确定报恩寺前街区“宗教文化旅游片区”的功能性定位,成为古城文化复兴不可缺少的一环。围绕该定位,策划相应的宗教文化展览展示空间和宗教文创产业,使宗教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提升活力;置入供精神消费的业态场所,为古城“慢生活”提供一片禅意、田园的休闲去处。具体策划有:素斋堂、布衣坊、纸艺店、命理之所、择日邮局、结缘商铺、市民茶室、开放禅坐等,打造综合的“宗教文化旅游片区”,其“物质性”修补将通过进一步规划设计逐一落点(见图3)。
图3 报恩寺前街区规划平面
3.2.1 环境修补:疏通脉络,延续肌理
遵从一般佛寺选址原则,报恩寺位于与佛教教义相符的风景优美的角塘附近,成为古城生态与市井生活的过渡地带,便于教化又得以颐养身心。报恩寺脱离历史环境就等于脱离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报恩寺街区的修补首先要站在宏观角度对其历史环境进行修补,即恢复其生态环境,完善街区肌理。
现状报恩寺前街区西端为尽端路,且有民房建设在农田间,故规划拆除棚户区建筑,恢复田野景观;打通西大寺巷形成完整的报恩寺前街,与内环路连通,提升交通可达性,街道两侧的“功能性”修补内容延续传统民居建筑肌理,建立古城墙与报恩寺的联系。通过以上措施使报恩寺片区与周边的环境联系更直观与明确(见图4)。
图4 报恩寺前街区建设过程鸟瞰
3.2.2 空间结构修补:街区尺度与形态优选
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点在于院落空间的组织,且注重明确的主次轴线,我国古代历代建筑修补较重视院落的空间结构,尤其是纵深方向和左右规模,是历史空间修补“不变”的部分,也是最具文化内涵的部分,故对南北主轴的强调是报恩寺街区空间结构修补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东西两侧建筑在尺度上也应拱卫报恩寺的主体地位,故西侧规划适当建筑的必要性也体现于此,两方面结合实现街区空间结构的修补。
重现南北主轴,拆除照壁两侧加建围墙,整肃广场对称景观,恢复报恩寺前广场空间,打造开放的前广场空间,与两侧进入的街巷相比,在尺度上体现报恩寺的主体地位。
对于报恩寺东侧建筑组团组织结构模式上存在2种考量:①外街+内向院落式 以报恩寺前街为主要商业界面,其后并置多个围合院落;②内街+开放院落式 沿主街向内形成1个步行内街,形成开放式-半围合空间。最终的选择判断标准是以业态模式需求为导向,方案①的业态模式适合院落整租式,以大中型商业店铺为主;方案②可多个整租或单个分租,有更多选择性,灵活性高,同时可实现商业界面最大化,提高商业价值,也可利用内街更好地承接人流。
报恩寺前街区建筑尺度修补始终以尊重和烘托报恩寺主体地位为原则,街区内规划建筑以1层为主,局部2层,檐口高度不超过6m,越靠近报恩寺山门处,高度愈低,且不超过入口山门高度。在街区整体建筑高度的控制下,还通过以下4方面对街区空间尺度和界面进行把控,增加报恩寺前街区的历史氛围和体验趣味(见图5)。
图5 报恩寺前街区方案生成示意
1)控制街巷比例 主街宽度在西大寺巷基础上适当放大和退后建筑,给商业界面以更多缓冲区域,满足未来较多人流的通行需求,主街断面比例D/H控制在1,内街比例控制在0.5~1.0,强烈的围合感有利于凝聚商业氛围。
2)延续建筑尺度 建筑延续传统的奇数开间和尺度,进深适当加深,控制在6~8m,以更好地满足当代商业店铺使用需求。
3)预设空间节奏 为避免街区空间单调,在内街界面上进行空间收放处理,即在内街中合适位置置入开放广场和半围合半私密空间,并赋予不同主题和休闲设施,给人以富有趣味且舒适的空间体验。
4)增加空间层次 内街中段在形态上轻微转折,同时设置若干过街楼,视觉上不一眼贯通,并增加内街横向层次,形成“楼上小憩、楼下穿行”的互动场景。
3.2.3 营造细节修补:传统与现代建筑技艺的融合
对古城“物质性”修补最微观层面是贴近人尺度体验的建筑营造细节,这对于报恩寺街区的宗教历史氛围渲染最直接。在报恩寺街区的具体建筑设计中除采用通常情况下的历史建筑类型化分析(寺观衙署-民居商铺)和建立素材库(屋面-屋脊-山墙-梁柱-门窗-雕饰)的方法外,为实现报恩寺街区统一协调并满足当代实用需求和体现历史遗存的“原真性”,在报恩寺的单体结构选用、屋墙面构造方面将传统与现代技艺相融合,也可帮助民众更好地分辨出报恩寺街区新旧时空的融合。
1)混凝土与木构体系在传统建筑中的“分工协作”
在古城风貌修补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选用何种结构体系。我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但现代建造施工中大木料价格昂贵,且在木结构防腐、防火、防潮等方面处理要求较高,在经济性和耐久性方面存在明显劣势。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克服木结构材料缺陷,但很难呈现传统木构建筑的细节与韵味,故对报恩寺街区的单体“物质性”修补上考虑将这两种体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我国传统木结构分两种体系:①大木作 为主要承重构件,由柱、梁、枋、檩、椽等组成,决定了木建筑整体比例尺度和外观形体;②小木作 为非承重构件,包括门、窗、隔断、栏杆、外檐装饰、地板、天花(顶棚)、楼梯、龛橱、篱墙等。
在大木作体系上,为实现木-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融合,首先明确其在整体结构中的“分工”。作为主体结构的大木料经济性及耐久性较差,一旦腐烂蛀蚀将对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所以建筑主体承重体系(梁、柱、檩)采用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性(见图6)。因建筑尺度较小,檐柱与金柱距离较近,混凝土作为建筑内主体结构,檐部无需同时设置混凝土柱,所以将檐廊部分定义为非主体承重结构,这部分采用木结构,依附于主体结构外檐柱尺寸保持与传统建筑尺寸统一,有利于街区传统风貌塑造。同时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相配合的枋、椽也采用木结构,实现建筑檐口及室内屋顶的传统建筑风韵塑造(见图7,8)。
图6 檐部构造示意
图7 混凝土结构与木作结合
图8 檐部构造实景
在小木作体系上,因现代对于新建建筑节能要求较高,传统木门窗无法达到传热系数指标,故门窗采用木色断桥铝合金,内嵌双层中空玻璃。建筑外部的栏杆扶手、外檐装饰等木构件依照传统式样制作,在建筑细节上与传统呼应,在整体提升街区传统风貌效果上作用显著。而建筑内部的楼梯及栏杆扶手则采用现代钢材,实现传统与现代“修补”的并存与对话(见图9)。
图9 街区小木作体系建造效果
2)屋面处理
寿县传统民居屋面构造由下至上依次为:椽→望板→苫背垫层→苫背泥层→黏合泥层→屋面瓦,屋面瓦多采用仰合瓦。室内通常不设天花顶棚,屋架裸露,屋架上等距布置的椽条及椽上的望板展示出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美感。为延续建筑内部风貌,同时满足耐久、防水、节能等方面要求,在建筑屋面“修补”上进行了改进,采用倒置式屋面,增加保温层和防水层,屋面构造由下至上依次为:椽→木望板→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顺水条固定→防水附加层→膨胀珍珠岩保温板→间隔600mm均匀设防滑条→细石混凝土满铺钢丝网→螺钉固定(防下滑)→麻刀卧浆→小青瓦。改进后的做法不仅提高了屋面的保温防水性能,而且保留了传统屋面的美感和韵味。
3)墙面处理
寿县传统民居外立面多为青砖外墙或青砖和毛石混砌。为保持外墙青砖质感,并满足当代对建筑外墙保温节能要求,街区新建建筑外墙采用夹心保温构造。由内至外依次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憎水性岩棉保温板→聚合物抗裂砂浆并敷设镀锌钢丝网→防水砂浆(掺建筑胶)→清水墙。夹心保温墙体很好地解决了风貌和节能方面的平衡问题,同时避免了因采用内保温而产生的冷桥、发霉等现象。
“功能性”和“物质性”修补统一于古城历史街区的更新实践中才能更好地保存过去,立足当代,并为未来发展提供空间。“功能性”修补应当立足于当代居民需求进行街区策划;“物质性”修补则应紧扣上位规划和策划进行,其中对建筑及环境的修补应把握中国化“修补”观,把握修补的“度”,古城街区空间的“修补”是统一“新”和“旧”、“变”和“不变”的过程,发掘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的结合点,在创新中传递传统神韵,正是“修补”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