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俊杰
【摘 要】在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影片《维诺妮卡的双重生命》中,两个维诺妮卡通过彼此之间的心灵感应,相互体认,体现出镜像般的人物关系。在影片精致的话语配置之中,不着痕迹地穿插着密度极高的镜像符号,形成严密的符号系统,此外,本片还通过对主人公诸多生活细节的重复呈现,形成影片内部的互文结构,暗示着两个维诺妮卡之间紧密的生命联结。
【关键词】基耶斯洛夫斯基;维诺妮卡的双重生命;镜像关系;符号学;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110-02
一、镜像式的人物关系
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执导的《维诺妮卡的双重生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1991,以下简称《维诺妮卡》)是一部充满着迷人气氛的经典作品,影片画面在金黄滤镜下呈现出温暖、暧昧又有些许宿命感的黄绿色调,凭借此片获戛纳最佳女演员的伊莲娜·雅各布(Irène Jacob)在片中一人分饰两角,两位角色分别来自波兰与法国,相互之间并不相识,也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然而二人如同孪生姐妹般有着相同的美丽外表、音乐天赋以及心脏缺陷,同时她们还有一个相同的名字——维诺妮卡(以下简称“波维”与“法维”)。波维与法维通过神秘的心灵感应,在对彼此灵魂的感知当中,获得自我认同,确认自身的主体性,二人之间呈现出一种“镜像”式的人物关系。
此处“镜像”的概念源起于雅克·拉康(Jaques Lacan)的“镜像阶段”理论,这不仅是拉康的哲学起点,同时也贯穿了拉康后期的理论研究,早已成为精神分析研究当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拉康认为,六个月以前的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协调支配自身躯体,长期处在由此引发的不安与焦虑当中,直至婴儿6个月大时,视觉神经系统发育到一定程度,婴儿第一次注意到镜子当中由自己支配、与自己完全同步的理想形象时,便欣喜地将此镜像误认为是“自我”,这场误认一直到婴儿18个月大时才结束。时至今日,镜像阶段早已“从一个生理——心理学现象一跃提升到与认识——存在论密切相关的文化学高度。”[1] 在拉康的观念中,主体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镜像阶段则是主体形成的开端,“主体只有通过镜像阶段,将自己还原到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为了认识自我,获得周围环境的认可,人們不得不选择自我的异化,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挣扎,或者彻底异化,或者找到自我的镜像重新建立自我。”[2]《维诺妮卡》中的波维与法维正是在这样的镜像关系中相互依存。
二、“镜像”符号的诗意展呈
正如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所说的“故事影片是电影能指不为突出自己而工作的影片,泛指完全用于消除自己的足迹,直接展示一个所指、一段故事的透明性……”[3],《维诺妮卡》中,诸多隐喻二人镜像关系的符号被不着痕迹地安置在影片当中,这些镜像符号成为了一种隐藏其中的精密运作,让观者难以察觉却又无处不在。可以说,《维诺妮卡》中两人间镜像关系的确立、呈现及毁灭,与弥散在片中的符号意指密不可分,对于片中镜像符号的解读“让我们不仅仅理解一些事情意味着什么,更理解意义是如何产生、维持、处理并设计的。”[4]
镜子与玻璃等直指“镜像关系”的能指频繁出现在影片各个场景当中。住在对街的小男孩,借由镜子的反射将阳光照入法维的房间。波维告诉父亲自己并不孤独时,以及法维看向路边橱窗里的童话书时,画面都同时向我们展现了她们自身及其镜像。片中多处影像的摄入,都如开篇女孩的眼部特写一般经由各种镜面的反射或折射后得以完成——透过车窗玻璃的扭曲景象、透过水晶球的颠倒世界、镜子中的亚历山大、放大镜下的邮戳等。这些隐喻着镜像关系的符号散落在文本当中,伴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得以呈现,如果将这些符号拆分单独来看,我们很难察觉其背后的所指。“当我们遇到新的或不同的事物或事件时,我们在试图理出其意义的过程中有两个选择:将此符号带入一个确定的符号系统,或者设计一个全新的符号系统来包括并阐释这个新的符号。”[5]影片对镜像符号高密度的使用所建构起的符号系统帮助、引导观者去发现其“意味着什么”,锚固了这条浮动的镜像能指链背后的所指——波维与法维之间的镜像关系。
三、所指的锚固——《维诺妮卡》中的内部互文
法国学者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联系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关于“对话理论”的论述,最早明确提出了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理论术语,她认为“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6]互文性引导我们关注文本与文本世界之间的联系,打破了文本作者的权威地位,对文本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全新视野。一部电影作品的创作必然离不开创作者的艺术创造,但作为文本的电影也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的电影文本、与更为广阔的关于政治的、历史的、神学的等语境产生互文关系,英国电影学家帕特里克·富而赖将互文的概念引入电影研究当中,帕特里克提出了结构参照、主题参照、提喻结构、拼凑形式[7]四种电影中的互文性结构,为我们以更为多样全面的视角解读电影文本提供了新的理论参照。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当中有许多相互结构出互文性的例证。譬如《维诺妮卡》中出现的拾荒老者形象也出现在了影片《蓝》《白》《红》当中,而此三部影片当中的人物也交替出现在其他两部影片里,并最终一同出现在《红》片的结尾处,相互呼应交织的文本巧妙地形成了提喻结构,同时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像中,一以贯之地对个体的关注以及其兼顾真实质感与形式美感的现实主义影像风格等,都使其文本之间结构出主题参照。
在《维诺妮卡》之后,其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电影作品当中也都相继出现了如波维与法维一般“双生花”的角色设定,譬如岩井俊二《情书》中的藤井树与渡边博子;娄烨《苏州河》里的美美与牡丹等,都与《维诺妮卡》形成了结构参照,“这些结构性的互文,用俭省的形式与大师影片形成‘对话, 有利于激发观赏者的联想,使影片在表意上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8]
《维诺妮卡》依线性时间叙事,前三分之一的时长用来交代波维前往克拉科夫、获得试唱机会、心脏病发作以及高音后的死亡,法维的段落从波维死亡之后开始,导演通过波维灵魂飞过剧院上空、墓穴被泥土掩盖的主观镜头以及鱼眼镜头下灵魂进入法维的肌肤特写,将两部分连接起来。出于《维诺妮卡》文本结构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可以将互文性研究方法运用于《维诺妮卡》内部,即尝试对《维诺妮卡》中的“内部互文”进行分析。
在法维的段落中,前半部分许多看似琐碎无意义的动作、看似与叙事无关的人物再次出现,譬如二人拥有相同的白色唇膏、都喜欢用戒指擦拭眼眶、都曾无缘无故拉扯线绳等。此外,波维试唱时,出现在观众席中神情诡异的黑衣女人,以及在姨妈家窗口看到的拾荒老人,都再度出现在了法维的段落当中。“基氏认为,看电影时总会在看的当下出现许多模糊的地方,只有当观众看到后面时才能理解前置的东西,这样观众就会有一个‘回看的动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影片内容。”[9]在上述事件与人物首次出现时,导演通过特定的摄影方式引起观众的注意,比如波维擦拭眼眶时以特写镜头进行展现,剧院里的黑衣女人诡异的神情在中近景别的中心构图中被凸显等,然而这些前置的内容此刻只是丧失了所指的碎片化事件,当其在法维的段落中得以再次呈现后,虽仍有抹不去的神秘主义色彩,但通过丰富的内部素材提喻设置,引导观者通过“回看”的动作,体会并将其相互联系起来,借此形成内部互文结构,填满前置内容的能指外壳锚固其所指,产生强烈的表意效果——波维与法维虽生前分隔两地,随后又阴阳两隔,但是生活细节上惊人的相似便是她们镜像式人物关系的最好佐证。这就如同帕特里克在提及电影中的提喻结构时说的“互文性的效果之一在于它并非简单地产生了一个参照点,而是必然将两种资源的元素集合在一起。互文的形式依赖于观众识别参照物和将其联系起来的能力……不同的意义是依靠于互文参照的认识来实现的……提喻更多是试图在联想方面发挥作用。”[10]
四、结语
罗兰·巴特将文本分为“可写的”与“可读的”文本,《维诺妮卡》作为一部“可读的”文本,对当中镜像符号的分析让我们得以体察《维诺妮卡》中的镜像隐喻,而《维诺妮卡》当中照入法维窗内,并引导法维注意到线绳的阳光反射、咖啡馆窗外因车祸面目全非的汽车、被拖在地上的围巾、露阴癖的男人、法维周围看不见的凝视、无故出现的叙事断裂等都有着模糊的含义,伴有抹之不去的神秘主义色彩,这使得《维诺妮卡》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一部“可写的”文本,经由观众的参与,阐释出截然不同的意义。基耶斯洛夫斯基精妙的艺术创作、细腻灵动丰富的表意实践,不论是对于观众,还是对于后续的创作者而言,都是一场精彩的审美感悟。
参考文献:
[1]曾胜.视觉隐喻——拉康主体理论与电影凝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1.
[2]许王丽.论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镜像结构意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法]克里斯蒂安·麥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M].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38.
[4][5][英]帕特里克·富尔赖.当代电影理论新发展[M].李二仕 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50.
[6][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M].史忠义 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68.
[7]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01).
[8][英])帕特里克·富尔赖.当代电影理论新发展[M].李二仕 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52.
[9]尹乐.浅析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风格[J].电影文学,2009(02).
[10]李正光.“第六代”导演的互文性考察[J].文艺评论,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