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
【摘 要】广西壮族仪式音乐具有多元信仰共存的特点,分别从巫仪音乐、麽教仪式音乐、师公仪式音乐研究等不同的信仰角度,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广西壮族仪式音乐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壮族仪式音乐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仍存在学科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深度等方面的差距,并远远滞后于同属仪式音乐研究的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集中在个案式的仪式音乐表层形态的描述上,并且偏重于仪式中所使用的乐器的文化功能、音乐形态的研究。对于历时性的文献资料方面和历史分布等方面深层文化内涵、系统结构及音乐的文化功能、作用,音乐与信仰的观念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今后的研究中以期从壮族民间信仰仪式中的音乐入手,置其于仪式和信仰环境中分析音声体系的结构和规则在仪式展演中的运用和功能,仪式音乐的产生过程以及参与者的接受程度,以达到对仪式中音乐内涵的宏观认识,厘清壮族多元民间信仰中仪式音乐的产生、运用、功能及其音乐、仪式、信仰的三元关系。
【关键词】多元信仰;广西;壮族;仪式音乐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53-07
一、广西壮族多元信仰仪式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壮族仪式的研究属于壮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成果上。严格意义上的壮族研究始于19世纪末叶。1885年英国伦敦出版的A·R·Colqunhoun的著作(Among The Sham)(《在掸族中》)目前所见到的涉及壮族最早的论著。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政府积极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1928年钟敬文《僮民考略》是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壮族研究的开山之作。1934年刘锡蕃的《岭表纪蛮》、徐松石的《粤江流域人民史》结束了外国人垄断壮族研究的局面,著作中对壮族民间师公仪式活动场面均有比较清晰的记录性描述。此时期的研究成果涉及了壮族的历史、语言、习俗、宗教、婚姻家庭及壮族与汉族的关系等问题。壮族宗教信仰研究方面的著作主要集中在民族宗教社会学领域。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范宏贵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壮族卷》、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黄桂秋《壮族麽文化研究》《壮族社会民间信仰》、杨树喆《师公·仪式·信仰——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高雅宁《广西靖西县壮人农村社会中魔婆的养成过程与仪式表演》、玉石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庞绍元《柳州师公“文坛”“武坛”祭祀活动初论》、杨树喆《壮族民间师公教:巫傩道释儒的交融与整合》《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师公“沟通”鬼神手段探析》《师公仪式、信仰——壮族民间师公研究》、顾有识《壮族的文道教与武道教》、莫幼正《马山县国兴屯壮族师公经书研究》,曾维加《壮族地区的三元信仰崇拜》、时经国《广西壮族民族民间信仰的恢复与重建》等均对壮族师公仪式的信仰意识、神灵观念、祭祀科仪、法事程序、仪礼习俗、职能人员、经书、唱本、面具、场所、圣地、法器、圣物、禁忌等內容。这些论著中既有大量的壮族信仰的第一手资料,也有壮族宗教古籍经书的钩沉;既大量民间艺人的仪式展演的活态描述,也有学者对于构建壮族信仰理论体系的思考。①
较之于壮族仪式的研究,壮族仪式音乐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进入21世纪以后快速发展,并且凸显出以田野调查为主的实证性研究的学术特征。仪式音乐研究主要是以音乐作为切入点,置音乐于仪式和信仰的环境中探寻其在信仰体系中的内涵和意义。早在1650年,Athanasius kircher在其著作Musurgia universalis (《世界音乐》)中已经描画出美洲土著的仪式舞蹈与音乐。近期的国外仪式音乐的研究除了有大量音乐民族志的文献,其研究已经开始拓展到自身文化的反省,在文化中研究仪式音乐仍是研究的主流。其中梅里亚姆的《音乐研究中的人类》、安东尼·西格的《苏亚为何歌唱?》和罗格的《音乐与迷幻:论音乐与附体的关系》等论著对中国的仪式音乐研究影响巨大,直接影响着中国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近年来国内有大量的论著关注于仪式音乐的研究,如曹本冶先生的《仪式音乐的研究:理论概念与方法》《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定位及方法》《仪式音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南卷、华东卷、西南卷、西北卷),萧梅的《面对文字的历史——仪式之“乐”与身体技艺》,薛艺兵的《仪式音乐的概念界定》《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杨民康的《信仰、仪式与仪式音乐——宗教学、仪式学与仪式音乐民族志方法论的比较研究》,乔建中的《当代仪式音乐研究启示录》等。以上论著尽管未涉及广西壮族的仪式音乐,但其理论直接影响着壮族仪式音乐研究的方向。尤其是曹本冶先生关于仪式音乐的概念释义、研究范式、研究方法、音乐与仪式、信仰的关系等方面的阐述,对本课题研究方法、框架具有学术指导意义。
从仪式音乐的角度切入,以此呼应信仰问题的研究,在学界的相关成果中所占比例不多。而从宗教学到仪式学,再到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在其方法论上有着诸多的关联,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杨民康在其《信仰、仪式与仪式音乐_宗教学、仪式学与仪式音乐民族志方法论的比较研究》的文章中对此做了详细的梳理。文章指出:宗教学、仪式学曾经历了由“文化观念与行为方式”和“理论与实践”到“对象模型和归属模型”的衍变,或者说由较抽象的哲学、文化人类学观念向较偏向实证的社会学分析和文化分析的方法论转换的过程。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则径直以实证的方法,将研究对象中蕴含的“形而上”(宗教信仰)与“形而下”(仪式行为)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不仅可以在“文化语境”与“音乐本文”之间直接地沟通“理论-实践”或“观念-行为”的关系,也可在“仪式本文”或“音乐本文”内部对文化模式和模式变体的关系方便地加以分析。②仪式音乐研究视角的介入,使得信仰研究变得更具体和鲜活,各学科间的理念与方法相互关照,从单一学科研究到多学科互动,将会更进一步拓展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度。这也正是本课题的选题初衷及在相关领域将要展开的具体研究和理论探索。
从具体的研究对象来看,关于壮族民间信仰、信仰仪式、仪式音乐的研究自21世纪以来逐渐形成规模。民间信仰研究侧重于探讨民间信仰的历史、源流、类型、功能、意义等基本要素,并从中分析这些民间信仰背后体现的族群意识形态,如《壮族麽文化研究》和《壮族社会民间信仰研究》等专著及系列论文。仪式音乐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曹本冶主编的《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南卷)》,以及壮族民间信仰仪式音乐个案研究论文和考察报告。这些成果更多地是以美国民族音乐学家梅里亚姆提出的“概念-行为-音声”三重认知模式来展开研究,并逐渐成为音乐学界的仪式音乐研究范式。进而,一些具有音乐学背景的学者开始将研究侧重放到仪式中的音声与仪式及信仰的关系研究上,其中以萧梅的一系列“巫乐”研究论文最为显著,如《唱在巫路上-广西靖西壮族“魔仪”音声的考察与研究》《仪式音声-信仰存在的一种方式》等论文。萧梅以广西靖西一带壮族女“魔”及其仪式中的音声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执仪人的身体行为、迷幻现象、仪式用乐制度等方面展开多角度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仪式音声与信仰的关系,提出“仪式音声为信仰存在的一种方式”这一观点。
广西壮族民间多元信仰体系中的仪式音乐的研究主要涉及壮族民间信仰及其仪式音乐两个领域。国内外对广西壮族多元信仰体系中仪式音乐的专题研究仅见少量的音乐民族志论文,其相关研究多见于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20世纪30年代,刘锡蕃的《岭表纪蛮》和徐松石的《粤江流域人民史》等著作中描绘了壮族民间信仰活动,对于活动的场面有详细的描述,其中涉及仪式所使用的乐器。现代学者们对壮族民间仪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了少数民族识别工作的需要,其调查研究主要侧重于广西壮族的社会历史状况,仪式音乐被当作为不太重要的方面记录在册。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了对壮族某一类宗教仪式舞蹈的研究,同时戏曲界正在进行全国地方戏曲剧种的普查和认定,整理过壮族民间信仰中的戏剧剧目,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七套集成(志)”编纂工作、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国内外民俗学“热”的兴起,有关壮族民间仪式的研究也大幅升温,壮族仪式音乐的资料收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不仅引起区内、国内的学者们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日本、中国台湾、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外的学者们也为之纷至沓来,而这一时期多为资料收集,相关研究并未能深入开展。③
二、广西多元信仰仪式音乐研究
广西壮族仪式音乐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共收集到相关论著约40余部(篇),其中大部分研究成果集中展示了壮族巫乐和师公仪式音乐。壮族师公戏音乐多由壮族师公仪式音乐发展而来,因此在壮族师公戏的研究中我们还能看到壮族师公仪式音乐的用乐情况,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钟泽骐的《师公戏音乐》一书中,其余的散见于钟泽骐的《师公戏音乐概述》《师公戏音乐的艺术特征》《壮族师公舞打击乐的艺术机能》,黄增民《浅谈壮族“巫歌”及“师公调”》,陈恒芳《广西河池市傩戏音乐考》,韩德明《壮族师公舞打击乐的叙事功能》,向群,梁丽容《壮族师公戏渊源小考》,庞邵元《柳州师公祭祀与戏曲》,蒙光朝《谈谈壮族的唱师》,韦国文《试谈壮傩歌》。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壮族师公戏或师公舞的音乐,其着眼点是师公音乐中的“戏剧音乐”或“舞蹈音乐”。壮族巫乐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萧梅《仪式中音声——“缘身而现”:迷幻中的仪式音声》《唱在巫路上:广西靖西壮族“魔仪”音声的考察与研究》,徐寒梅,江剑:《壮族“七十二巫调”》、黄增民《浅谈壮族“巫歌”及“师公调”》 ,孙航《“魔”与“天”之比较研究》《神坛上的牺牲——广西壮族“天婆”调查研究》,谭智《广西、云南中越边境壮族“巫乐”普查报告》,宋唐《桂南边境“巫文化”中的天琴现象——宁明地区“做天”巫仪实地考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翔实的田野调查报告和音乐民族志展示的是壮族其他信仰的仪式音乐,赵毅《壮族“唱蚂”习俗考辨——兼论音乐与民俗的关系》,楚卓《宜州壮族超度仪式音乐及其蜕变》,笔者《壮族道教“安龙”仪式音乐——桂中澄泰乡洋渡村“安龙”仪式调查报告》《壮族师公教“打醮”仪式考察及音乐类型分析》,黄志豪《壮族僧公祭祀音乐》,卢克刚《壮族“蚂拐节”祭仪及其音乐》,陈华《广西田阳麼教仪式音乐田野调查报告》,许晓明《壮族道公教仪式中的音声巫术——以桂西道公安神仪式为考察》,樊原朱《广西忻城县壮族中元节仪式音乐调查报告》,徐红波《壮族“喎囊海”祭祀仪式及音乐》,宁庆《广西天峨壮族“贺礼八仙”婚俗仪式音乐活动的文化内涵》,庞荣《浅析壮族道教祭祀仪式音乐与壮族民间音乐的关系》,韦玺《仪式音声在民间信仰活态传承中的影响——以平果“做帮”仪式为例》,韦玉林《百色壮族仪式音乐探究——以西林驮娘江调为例》《桂西地区壮族仪式音乐初探》等。有关广西壮族仪式音乐的一般研究状况在杨民康《西南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的地域——跨地域性文化特征》及邓启耀《华南传统民间仪式音乐文化结构——华南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概述》有概述性的描述。
(一)壮族巫仪音乐研究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广西巫仪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逐步开始。针对桂西部的壮族聚居区的巫文化的学术研究尤为突出。凌树东的《壮族宗教信仰辨析一一壮族信仰巫教说》《壮族巫教的传承及其组织和流派》《壮族巫术剪纸符号述议》等系列研究论文以桂西地区的靖西、那坡等地的壮族巫仪为考察对象,从宗教信仰、传承方式以及流派进行研究,阐释仪式中的符号。《壮学论集》中收录的黄英振等主编的《壮族巫信仰概论》是壮族巫信仰的通论式研究成果,其研究目光聚焦于信仰的产生、基本教义、仪式过程等问题。范宏贵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壮族卷》关注巫仪式背后的灵魂观念、对仪式的过程有详细的描述,其中涉及巫仪所使用的乐器有描述——铃是桂西一带普遍使用的法器。玉时阶的《壮族民间宗教文化》对壮族的巫术、巫医及其人员的构成进行简述。黄强的《神人之间一—中国民间祭祀仪礼与信仰研究》是作者在日本读书时撰写的,当时正值傩文化研究热潮,作者考察了广西忻城、上林等桂中地区的壮族巫仪,撰写了此书。全书分为十四个章节,里面除了大量的个案之外,还有较为少见的史料。进入新世纪,黄桂秋老师撰写了《壮族民间麽教與巫文化》《镇安故地壮族巫、麽、道信仰考察》《镇安故地壮族巫、麽、道斋蘸仪式考察》《镇安故地壮族女巫盖帽仪式考察》《镇安故地巫信历史与现状考察》《壮族巫信仰的历史渊源》《壮族巫信仰研究的意义及人文价值》《壮族通灵巫师的生成》《壮族通灵巫师的组织流派及其他》等系列论文,通过对桂西巫仪的个案考察,详叙了巫的养成及其仪式的过程。对于桂西一带的巫仪师承、流派有较为清晰的划分。从个案结合史料,探讨壮族巫仪的源流、挖掘巫仪的内涵。系列论文集结成册——《壮族巫信仰研究与右江壮族巫辞译注》。由于桂西地区的巫仪种类繁多、保存状态较好,研究成果较为集中丰富。进入新世纪后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桂中地区的巫仪活动。《广西宜州市做娅禁与山歌研究》《一个“中问圈”的世界:广西宜州历史与信仰的人类学考察》均是文学的角度对壮族对宜州的女性执仪者进行考察 与研究,对活动中的信仰和过程仅做简叙,着力于用人类学的理论去思考宜州历史、信仰、仪式、艺术之间的建构,揭示艺术展演与社会信仰之间的关联性和群体观念及记忆在仪式运作中的作用。
21世纪之前,巫乐研究一直在人类学、宗教学的研究范畴之内,对于其音乐的研究较少涉及。进入21世纪,随着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观念的提出,也有部分学者从仪式音乐的角度对巫乐展开研究。较为具代表性的研究是上海音乐学院的萧梅从女性、迷幻等角度探讨壮族巫仪的音声。探寻巫仪音声的呈现方式、象征意义及其背后的宗教观念。思考音乐、信仰、仪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辨析地域特性及其跨地域的特征。向读者铺陈一条巫仪活动中的“路”,并对被音声所覆盖的巫仪之路将进行解读。作者从巫乐入手,通过运用乔纳·森使密斯“描述、比较、再描述、再调整”的动态对比研究方法,对于跨地域、跨民族的巫仪音乐现象进行深入的考察,提出了执仪者“‘神‘人并存的双重性”和“制度性展演或制度性的音声属性”中兼具的“多元因素互渗”以及巫与道合作的特点。强调路在整个巫仪过程中的重要性,呼应“发生学意义上的宗教学形式内涵”,和它对于“差异性比较和文化中音乐研究”的重要意义。《巫乐”的比较—以歌行路》《唱在巫路上:广西靖西壮族“魔仪”音声的考察与研究》《巫乐”的比较——执仪者的身份与性别》《“巫乐”的比较——天人之路》这一系列文章突破了以往对于巫乐研究的局限,从更广阔的宗教文化的视域对巫乐进行考量。切入的角度更新,理论角度更深,对巫乐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指导意义。谭智的《广西、云南中越边境壮族“巫乐”普查报告》中对桂西一带中越边境的巫乐执仪者进行地毯式的普查,报告中展示了靖西、那坡、龙州、大新、文山等地的执仪者、学者、群众的访谈结果,分别从执仪者的养成过程、称谓进行辨析,并且关注执仪者的仪式过程及其执仪者的信仰格局。成为我们了解中越边境一带宗教仪式活动及用乐情况的全景报告。
巫乐主要分布于广西的桂西桂中地区。两个地区的音乐形态和仪式过程都有较大的区别。桂西地区保留着较为淳朴和完整的仪式过程,而桂中地区则因受其他宗教信仰影响,表现出更多的交融性。对桂西地区的巫仪音乐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蒙光朝《谈谈壮族的唱师》、黄增民《浅谈壮族“巫歌”及“师公调”》 、徐寒梅,江剑《壮族“七十二巫调”》、徐红波,徐寒梅《壮族“喎囊海”(Vaiznaegzhaij)祭祀仪式及音乐》、孙航《“魔”与“天”之比较研究》、韦玉林,韦新梦《百色壮族仪式音乐探究——以西林驮娘江调为例》、韦玉林《桂西地区壮族仪式音乐初探》、宋唐《桂南边境“巫文化”中的天琴现象——宁明地区“做天”巫仪实地考查》、孙航《神坛上的牺牲——广西壮族“天婆”调查研究》等。桂西地区的巫乐多用天琴为伴奏乐器,因此为天琴也作为专题研究进入研究者视野,其研究成果主要是天琴的源流、流布情况、传承现状、制作工艺等。农瑞群主编的《古壮天琴文化考——壮族天琴文化艺术论文集》收录了全国各地50多为专家学者对天琴文化的研究成果。秦红增等人的《侬峒天琴——金龙布傣壮族群的信仰与生活》是一本从族群信仰的角度对天琴流布的核心区——龙州的考察报告。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对天琴曲的音乐本体进行研究。近年来,樊原朱《广西忻城县壮族中元节仪式音乐调查报告》、宁庆,宁欢《广西天峨壮族“贺礼八仙”婚俗仪式音乐活动的文化内涵》、韦玺《仪式音声在民间信仰活态传承中的影响——以平果“做帮”仪式为例》等研究文章关注到了桂中地区的巫仪音乐。
(二)壮族麽教仪式音乐研究
麽经在麽教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它的研究不仅是语言学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其内涵的阐释、意义的说明以及艺术规律的揭示都需要宗教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介入。但由于政治历史等多种因数的局限,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文学研究上,唱本的收集和研究是麽教研究的重点。《壮族文学史》(1958年)、《壮族民间故事选》(1982)、《广西民间文学从刊》《麽经布洛陀》等都收集有相当数量的麽经唱本。2004年出版的张声震先生主编的《布洛陀经诗译注》(1991年)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2004年)是麽教研究的大部头。历时十几年对麽教的经书进行收集、整理、注释,是研究麽教不可多得的资料。1986年《壮族文学史(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和曾庆全编著)中从创世史诗的角度对《布洛陀》进行了解读,介绍内容包括史诗的源流、经书的内容、经书的意义以及深刻影响等。1991年梁庭望和农学冠编著的《壮族文学概要》绘制了壮族布洛陀的神话谱系,从神话学的角度对麽经进行研究。另外还有相关的论文从不同角度对麽经就进行不同维度的研究,如《论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周作秋)、《古壮字结出的丰硕成果一壮族磨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初步研究》(梁庭望)。《布洛陀经诗译注》的出版,引起了民族学界的关注,同时期大批的评论文章相继出现。林耀华、陈克进的《壮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读<布洛陀经诗译注>》、陈连开的《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的成功之作—喜读<布洛陀经诗译注>》、宋蜀华《读<布洛陀经诗译注>书后》、区伟的《厚藏壮族文化的巨著—<布洛陀经诗译注>评介》、吴永章、孙秋云的《壮族古代文化的瑰宝—评<布洛陀经诗译注>》等。以《布洛陀经诗》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也有相当的数量。进入21世纪,麽教研究成为热学,一批专家学者到桂西的田阳做深度的田野考察,对神话的历史成因、演化过程、文化价值进行细化研究,调研成果在覃乃昌主编的《布洛陀寻踪—广西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文化考察与研究》一书中进行展示。其中收录了潘其旭先生的《壮族<麽经布洛陀>的文化价值》和《<麽经布洛陀>与壮族观念文化体系》、覃彩銮先生的《布洛陀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覃乃昌先生的《布洛陀: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都是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文献。
对于麽教仪式音乐的研究则是近10年來才为学界所关注。成果主要有陈华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壮族麽教仪式音乐研究——以田阳县东江村“春祈秋报”仪式音乐为考察案例》。论文从音乐学的角度切入,对田阳县的麽教仪式进行个案研究。文章关注到不同著作中对于麽教乐器的使用区别,“在《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中收录的麽教法器,有小铜锣、卜具、雷王印、符印、摇铃、铜印、铜刀、皮鼓、铜铙、鎗等等。而根据何正延先生的研究,云南麽教使用的法器更多,一般以神剑、铜铃和甲巴克(布麽用牛肋骨加工成的一种卜具)为主,辅以神刀、神印、神布、甲马、令牌、锣鼓乃至扇子、五谷、稻草和茅草等。”④田野工作中收集到十六首乐曲,对仪式中的乐曲进行音乐元素的分析,从调式音列、旋律形态、节奏节拍和曲式结构四个方面来对“春祈秋报”仪式音乐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第一次为我们展现麽教仪式的音乐样貌,极为珍贵。对于麽教仪式音乐的研究样本极少,研究成果远远落后于麽教的宗教学、人类学的研究。
(三)壮族师公仪式音乐研究⑤
壮族师公教是在壮族的巫信仰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原生型民间宗教。壮族师公教流行于广西的南宁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百色市、崇左市、钦州市、防城市等地,但以桂中地区的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最为密集,上林、马山、忻城、来宾尤盛。壮族师公教仪式是乡村古老的民间信仰祭祀活动。这种祭祀活动是壮族传统文化和民俗形态的母源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发端较早,成果丰厚。历代的汉族文献、古籍、文人笔记和广西地方志亦有零星记载。20世纪30年代,刘锡蕃的《岭表纪蛮》(1934)和徐松石的《粤江流域人民史》(1939)等著作有师公仪式音乐的相关研究。 20世纪50年代,出于少数民族识别工作的需要,一批现代学者们投身于壮族师公的调查与研究中。其调查研究突破西方人的语言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范畴,逐步关注壮族的语言、历史、宗教、习俗、婚姻及其与其他族群的关系,而师公教仪式作为不太重要的方面被记录在册。20世纪50年代末期,戏曲界正在进行全国地方戏曲剧种的普查和认定工作的展开,师公教仪式舞蹈的研究也进入了专业研究的视野。“文革”时期,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的情势下,壮族师公仍被定为壮族社会中的迷信的传承人、政治上的压迫者和经济上的剥削者,认为他们阻碍了文明进步,其仪式活动被认定为封建迷信活动,属于被取缔的落后文化,惨遭迫害。大量师公被游街批头,无数的经书典籍、法器、挂像被摧毁。自此之后,师公仪式的传承也被迫转入地下,大型仪式活动几近绝迹。“文革”期间与师公仪式相关的戏剧、音乐与舞蹈研究一片空白。
20世纪80年代后,壮族民间师公仪式的研究大幅升温。1991年9月,日本学习院文学部教授诹访春雄一行3人到广西柳州市考察师公戏并观看祭祀演出。1992年7月,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王天麟教授与广西柳州市艺术研究所王超等到柳州市郊帽合村、柳江县成团村做傩戏考察⑥。1995年5月,广西艺术研究所顾建国研究员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贺大卫教授主持的广西仪式戏剧(傩戏)田野考察计划启动,计划在广西壮族地区十个市、县进行傩文化考察,成果预计以出版《广西壮族傩文化丛书》的方式在国内外发行。1995年9月,应越南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民间文化研究院的邀请,顾建国等4人偕同日本学者诹访春雄等4人考察越南民间宗教,决定合作编写广西壮族与越南少数民族傩文化比较研究的专著。⑦
由于《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等项工程的启动和傩戏“热”的影响,学者们对广西境内的师公(傩)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其描述性成果在“集成”和“志”中列入“壮戏”之内。单独成书(或文)的研究成果,可从三个方面观察。广西艺术研究所编1990年编著的《广西傩艺术论文集》,共收入22篇论文和一篇附录,其中14篇是研究壮族师公戏的文章,论题分别涉及壮族师公戏的历史渊源、源基本情况及艺术特征三个方面。顾乐真的《从古傩到师公戏》引用大量的历史典籍,展现了古代傩戏的历史样貌,为读者展现了从古傩到现代师公戏的演变历程。文章中大量翔实的史料和80年代师公戏的活态传承情况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郭秀芝的《广西师公戏纵横谈》总结了师公戏是从宗教祭祀活动中脱胎而出的;剧目内容由扮演神像故事到扮演人物传奇的演进;有木面到化妆的演变,戴面具是各地、各民族是早期师公戏的特点等三个师公戏的特征。同时也考究了师公戏音乐的来源及其特征,郭老师认为:师公戏有着自己独特的傩戏系统,其区别于皮簧和花灯系统。潘健《“尸”与戏剧的起源》从戏剧发生学的角度切入,在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寻求师公戏的缘起,从原始状态的美术对巫术的渗入、模仿性的表演因数的出现、师公歌舞乐的积极吸收与运用来看,师公戏应该源于上古的“尸”而不是比“尸”要晚的“傩”。韦国文《壮师剧概述》分别涉及了师公剧的艺术特点、渊源、集团的出现、歌舞的演变形成和发展和新中国成立后壮师剧的状况及复兴的情况。文中提及壮师剧的尝和年全部用壮族中部方言(桂柳话),唱腔中运用装饰音,更接近语言中的自然音调。唱腔中除了师公歌舞中演变出来的师公腔调外,还吸收了壮族民歌“欢”作为及基础腔调。向群、梁丽容《清代以来贵县师公戏演出活动情况》是一篇调查报告式的文章,将师公戏的代表性流布地域——贵县的师公演出活动情况进行梳理,既有从文献中的历时梳理也有活态情况的共时呈现。文中提及在清同治年之前师公戏剧的伴奏乐器仅为一只蜂鼓和两只锣鼓,到了光绪至少1949年解放前夕这个阶段,师公戏的演出已经加上了唢呐等吹奏乐器。碧海《壮族师公戏起源新探》,蒙光潮《壮师剧的三个历史时期》《论壮师剧的民族特色》,农学冠《略谈壮师剧中的神灵及其它》,都对师公戏进行了历史划分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在《广西傩艺术论文集》中多篇文章关注到桂中、桂北、桂南等广西三个地区的师公流布情况,有翔实的考察报告,让我们通过三地概括介绍广西各地师公戏的基本情况。
《壮师剧概论》也有相当的影响,著作中通过梳理壮族师公戏的对历史、源流、剧目,记录壮族师公戏的音乐、表演程式,归纳其艺术特色,并对20世纪80年代的师公戏剧团的传承情况作了概述。是一本非常全面的综合性论述壮族师公戏的代表性论著。除了专著之外,另有宋郡《師公戏》、莫社光、梁丽容《从师公到师公戏》、胡仲实《广西傩戏(师公戏)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之我见》、庞邵元《柳州师公祭祀与戏曲》等的论文发表。分别就师公戏的发展进行专题研究,探寻从师公祭仪到师公戏转变的过程。由于师公戏的流布地域集中于桂中地区,因此多篇调查报告都以桂中地区的师公音乐为对象,具有孙亦华《象州县壮族唱师调查》、韦立清《武宣县壮族师公戏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武宣县通挽乡壮族师公戏概况》和丁世博《中平师公戏调查》等,都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桂中地区的师公仪式音乐进行调查,调查报告关注活态的师公戏传承状况,这种个案式的调查报告蕴含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为深入的学术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
从音乐角度对师公仪式音乐进行专项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师公戏音乐》是这一时期代表性成果。该书收集了贵港、来宾、武鸣、象州、武宣、马山、上林、河池、百色、田阳、钦州等地各民族师公戏唱腔、曲牌、锣鼓牌的曲目共124首为壮族师公音乐,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在师公音乐研究中前所未有。如此面宽、量多的师公音乐曲目记录成册,为后来者们认知、研究师公音乐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文本资料。该书还收录了钟泽骐的《师公戏音乐概述》一文,此文与作者的《师公戏音乐的艺术特征》相似,都是概括性地描述师公戏音乐的源流沿革、唱词的艺术手法、曲调的一般规律和演唱演奏形式等等内容,其阐述大部分涉及壮族师公戏音乐。这一时段,还出现了对壮族师公音乐的专题研究,主要成果有黄增民《浅谈壮族“巫歌”及“师公调”》,钟泽骐《壮族师公舞打击乐的艺术机能》、陈恒芳《广西河池市傩戏音乐考》等。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壮族师公戏或师公舞的音乐,其着眼点仍然局限于“纯艺术”的“戏剧音乐”或“舞蹈音乐”。 进入新世纪,对于壮族师公仪式音乐的研究逐渐增多,除了舞蹈音乐外还有学者关注仪式中的乐器。对于在仪式中占有主导地位的蜂鼓也有研究成果出现。樊原朱《广西忻城县壮族中元节仪式音乐调查报告》、楚卓《宜州壮族超度仪式音乐及其蜕变》、谭智《广西、云南中越边境壮族“巫乐”普查报告》、韦玺《仪式音声在民间信仰活态传承中的影响——以平果“做帮”仪式为例》、笔者《壮族师公教“打醮”仪式音乐研究》都是个案的研究成果。可见研究的关注已经到仪式音乐的核心,对仪式音乐的音乐形态有详细的描述和音乐学的分析。⑧
从宗教、民俗学角度研究壮族师公仪式研究的成果最为丰厚。其关注点主要在壮族师公仪式程序的描述、仪式的宗教性质认定、仪式信仰的挖掘、仪式内涵的延展等。对于仪式中涉及的人员、经书、面具、场所、法器等进行深入的描述。这一时期《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集成〈壮族卷〉》《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壮族百科辞典》等三部著作以及庞绍元《柳州師公“文坛”“武坛”祭祀活动初论》、顾有识《壮族的文道教与武道教》、杨树喆《壮族民间师公教:巫傩道释儒的交融与整合》《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师公“沟通”鬼神手段探析》《师公仪式、信仰——壮族民间师公研究》、莫幼正《马山县国兴屯壮族师公经书研究》、曾维加《壮族地区的三元信仰崇拜》、时经国《广西壮族民族民间信仰的恢复与重建》等等。⑨
三、广西壮族多元信仰仪式音乐研究展望
壮族多元信仰仪式活动是广西壮族地区宗教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基本的集体行为方式,仪式活动中覆盖着各式各样的仪式音声。不同的宗教活动按照其需要使用不同的音乐、不同的乐器组合,体现着不同信仰下的音乐观念,因之信仰的不同,广西宗教仪式音乐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与仪式中其他元素共同形成仪式文化系统。壮族仪式音乐与宗教仪式紧密结合,脱离仪式活动的音乐基本不存在,因而仪式音乐基本涵盖了宗教音乐。而且仪式音乐与仪式之间的互动关系,仪式音乐成为仪式的重要的表达手段,仪式音乐通过仪式发挥其音乐效应。仪式作为壮族信仰的外在形式,只有对仪式系统中不同的仪式层面及仪式所表达的禳灾祈福、供养等的内涵、表达方式、程序等有所认知,才有可能对依附于仪式和作为仪式重要构成要素的仪式音乐形成较深刻的了解,并进行描述。
壮族民间信仰扎根于壮族民间,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承载着壮族民族的历史,表达壮族人民朴实的文化追求与审美理念。南部方言区的原生型宗教和北部方言区的再生型宗教是巫、傩、道、佛、儒的多元共生体,仪式音乐中同样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这幅多元宗教信仰共同编织的文化图景,正是这壮族民众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相互交流、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不同宗教、语言、唱腔和内容的仪式音声及其他音乐元素的共存共生是将同一族群联结在一起、构成同一地域内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成为壮族民众构筑历史记忆并生成文化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符号。因此在全球化浪潮下伴随各种媒体的迅速延伸,经济与文化日趋一体化,如何保护传统、传承族群的文化?这与该地区的仪式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族群文化观念、民间艺术的审美理念、宗教信仰等等都有着复杂的关联。唯有参与观察壮族不同的民间宗教活动中仪式音声呈现出的宗教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深度的剖析仪式音乐的音乐元素与其他音乐元素的相互关系,才能理解该地区仪式音乐的多元性与宗教多元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能期望能够通过具体地域的仪式了解,拓展到对整个族群的深刻认识,了解壮族多元宗教信仰体系中音乐对族群的意义以及族人对所属文化的需求和追求,为其仪式的传承建立起更贴合实际的文化保护制度及文化发展体系。本课题关注广西壮族民间信仰体系中的仪式音乐,对理顺广西壮族宗教信仰与仪式音乐之间的关系,探讨壮族多元宗教融合与发展的历史规律,构建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体系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各类信仰仪式音乐的全景关照,可为中国仪式音乐和民间信仰理论研究提供翔实的民族志资料,以达到深刻理解壮族多元宗教信仰体系并存“美美与共”的多姿多彩。壮族宗教信仰文化与佛教、道教高文化特征的文化不同。佛教、道教的高文化特征不仅体现在佛教、道教音乐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内容和发展程度较高的品类和形态,以及用文字、乐谱记录的音乐理论、乐曲、 演奏法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佛教、道教仪式音乐围绕寺院信仰体系、仪式行为而构成的与信仰、仪式密切相关的结构系统。这种高文化特征的文化中的仪式音乐,既是信仰体系、仪式行为、仪式音乐结构系统的构成成分,同时显现出自身明显的地域音乐文化特点。壮族仪式音乐与欧美西方民族音乐学家研究的以美洲印第安人、非洲、亚太地区部落和群体为主要对象的口传文化相同,其传承主要表现出口传心授的特征,既无乐谱的传承,也没有将其作为深层信仰修供的寺院仪式行为,因此共性较少,变化较多,明显的地域特征较突出。
从壮族民间信仰仪式中的音乐入手,置其于仪式和信仰环境中分析音声体系的结构和规则在仪式展演中的运用和功能,仪式音乐的产生过程以及参与者的接受程度,以达到对仪式中音乐内涵的宏观认识,厘清壮族多元民间信仰中仪式音乐的产生、运用、功能及其音乐、仪式、信仰的三元关系。本课题在共时的坐标中把握当代壮族民间信仰的文化生态背景,对仪式中使用的音乐形态进行分专题的考察,具体涉及巫、麽、师、道、僧的仪式音乐,研究探讨壮族多元民间信仰中的音乐形态,描述壮族仪式音乐的分布、融合特征以及他们的传播历史和发展趋势等。重点记录活态的仪式音乐,对其进行立体的描述,从壮族多元信仰中的音乐形态体系为切入点,扩散到音乐在仪式中的运用与功能研究,再回到对音乐的内涵与信仰关系的认知上。同时参照宗教学、仪式音乐理论、史 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观念与学科方法,把壮族仪式音乐置于壮族民间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广阔的地域文化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中,以广泛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将宏观把握壮族宗教仪式音乐的普遍规律与微观个案分析、研究不同宗教信仰重要代表性仪式音乐的具体现象相结合,使纵向历时性的将壮族仪式音乐文化传统的观察、分析,与横向共时性的各类型的宗教仪式及仪式音乐考察、了解相关照、相统一起来,从而多视角、多方位、较系统、全面地描述壮族仪式音乐的生成、繁盛、体系化的文化意义和地域特色,以及壮族仪式音乐的宗教信仰内核和外显方式、仪式音乐的形态与内部结构的特征,并初步探讨西藏佛教音乐文化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传播与流变,结合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分层特点探寻其变异规律。
以往对壮族民间多元信仰中的仪式音声的研究,基本局限于个案的调查研究,而对壮族民间多元信仰中的仪式音声声谱的比较研究从未触及。壮族民间宗教的多样性不仅表现为当地人民群众的信仰习俗与宗教观念,融会巫、傩、道、佛、儒诸家文化于一体,而且承载着厚重的壮族传统文化。经书记载与仪式中演绎的内容,远非单纯的宗教信仰与神灵崇拜,更多的是借助其神灵的躯壳揭示壮族人民从远古时代所走过来的一步步足迹,折射壮族历史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及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种种事象。那么,如何解释壮族民间信仰体系中音乐所体现出的互融互渗?在时代变迁中人们的观念变化又是怎样影响着仪式的执者及仪轨程序?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对该地区的壮族民间宗教仪式音声形态进行详尽的量化分析,并联系壮民族的历史沿革、生存环境、风情习俗、传统文化、信仰崇拜、神灵观念、宗教意识等人文背景,深入仪式的田野中才可能了解并做出回答。迄今的仪式音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个案的民族志书写上,而对于某一族群的信仰与音乐的关系横向比较研究则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视角具有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特点,融合了民族音乐学、文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是对广西宗教音乐研究实践的一次拓展和延伸。
注释:
①《壮族师公仪式音乐研究综述》,载《大众文艺》2014年第6期。
②杨民康:《信仰、仪式与仪式音乐_宗教学、仪式学与仪式音乐民族志方法论的比较研究》。
③《壮族师公仪式音乐研究综述》,载《大众文艺》2014年第6期。
④时国轻:《壮族麽教及其现状浅析》,载《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⑤这一部分的研究成果是在笔者《壮族师公仪式研究综述》,载《大众文艺》2014年第6期的基础上扩充丰富而成。
⑥当时,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广西境内的师公属傩的范畴,常常将师公祭仪等同于傩祭,称师公戏为傩戏。
⑦《壮族师公仪式研究综述》,载《大众文艺》2014年第6期。
⑧《壮族师公仪式研究综述》,载《大众文艺》2014年第6期。
⑨《壮族师公仪式研究综述》,载《大众文艺》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