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目连戏宗教化世俗化研究

2019-05-24 14:22刘慧莹
戏剧之家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世俗化

刘慧莹

【摘 要】南乐目连戏,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河南濮阳前郭村一带。其中《五鬼拿刘氏》一折俗称“玩鬼”,多于元宵节、中元节期间作为娱乐性演出。南乐目连戏以宗教目连救母故事为母本,在其流变的过程中逐渐世俗化,以达到娱神、娱人的目的。本文拟从剧本、表演艺术等方面探讨南乐目连戏宗教化、世俗化等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南乐目连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南乐目连戏;宗教化;世俗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44-01

一、南乐目连戏历史源流概述

目连戏,中国民俗活动中的一个古老剧种,现存的目连戏有南乐目连戏、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等。其中南乐目连戏在所述故事情节上与其他目连戏略有不同,该剧所刻画的刘氏形象,始终是吃斋行善之人,而非善恶两貌。南乐目连戏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五行。其唱腔原以花鼓调为主,后随濮阳地方戏曲大平调的兴起,南乐目连戏受其影响,唱腔逐渐改为大平调。

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濮阳戏曲志》中记录目连戏形成或流入时间为北宋,在濮阳流布地区有南乐县前郭村、睢庄、韩张;清丰县贾家村、六塔等。可见,目连戏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后流入南乐等地。南乐目连戏受社会变迁影响,曾一度停演。20世纪80年代后,南乐目连戏重新登上中国戏曲舞台。2006年,南乐目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南乐县前郭村尚有一个民间班社“目连戏剧团”,团长为张占良。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南乐目连戏传承人张占良整理出了南乐目连戏全剧剧本,共25场。全剧剧本的出现,使南乐目连戏变得更为完整,为研究该剧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南乐目连戏的宗教化

南乐目连戏植根于民间,以宣扬宗教教义为目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该剧受当地民间信仰的影响,其剧本及表演形式中的宗教色彩至今都保留得较为完整。濮阳地区民间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等。佛教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据《光绪开州志》载,佛教在唐朝后期传入濮阳,明清时期,信佛者日益增多,佛事活动日见频繁。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据《光绪开州志》载,濮阳唐时盛行道教。

佛教文化为南乐目连戏的文化原型。在南乐目连戏传承人张占良整理的剧本中,出场的佛教人物有佛祖、目连僧等。另外剧本中提到的其他佛教人物还有观音菩萨、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该剧以佛教故事为基础,受道教影响,将道教里的人物逐渐加入剧本中,使其剧本所演内容更加丰富。在南乐目连戏传承人张占良整理的剧本中,出场的道教人物有五阎王、大鬼、二鬼、三鬼、四鬼、五鬼、地方鬼、土地、小鬼、小判、牛头、马面等。另外剧本中提到的其他道教人物還有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哪吒等。由此看出道教人物占该剧出现的宗教人物总数一半以上,可见道教对南乐目连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表演艺术方面,南乐目连戏中净行“五鬼”的脸谱运用了道学的哲学思想——五行说,用以代表凶、猛、残、善、怒的不同形象。另外,南乐目连戏在演出前要在当地的玉皇庙中进行拜庙仪式,分别有上香、叩拜、祈祷、亮嗓等内容。拜庙仪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祈愿演出平安;二是求得神祗保佑,涤荡一切污秽,为当地带来福祉。

三、南乐目连戏的世俗化

南乐地区戏曲种类众多,当地民众崇尚武术,因此南乐目连戏的表演者在戏中加入了大量的武打动作,更贴合当地民众的观赏需求。另外南乐目连戏一直以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未受文人士大夫的影响,故其剧本语言更趋向世俗化,使该戏剧情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在剧本方面,南乐目连戏为贴合大众欣赏,唱词、念白逐渐口语化,加入了大量民间方言和民间俗语。如,第四场金殿交旨中五阎王的念白“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不到,时辰一到,一定要报。”等。在表演艺术方面,南乐目连戏演出地点以乡间场地宽阔处为主,并加入了大量杂技、幻术等表演形式。在乐队乐器方面,南乐目连戏除鼓、板、锣、镲之外,还加入了大梆子、尖子号等当地乐器。

四、结语

社会变迁下,以宣扬宗教教义为基准,来达到娱神、娱人目的的南乐目连戏。其演出形式、音乐、剧本逐渐从宗教化趋向世俗化。通过一代代的师徒传承、国家政策保护和民众的喜爱,南乐目连戏逐渐成为节庆期间的必演曲目。另外,南乐目连戏因自身的独特性,为后世对其宗教化、世俗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田聚常主编.濮阳民俗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2]武丰登主编;濮阳市文化局编. 濮阳市戏曲志[M].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3]杨丽萍主编.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丛书 目连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

[4]刘祯.中国民间目连文化[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5]刘博雍.祁门目连戏宗教世俗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世俗化
“世俗化”转型与晚清知识分子的道德变革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艺术鉴赏话雕塑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浅谈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造像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