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沁钏
【摘 要】贾樟柯电影通过纪实主义风格的影像把淳朴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贾樟柯的电影已成为一种理解中国的特殊方式,电影的叙事风格越发沉静和不张扬,在冰冷的现实中却又能够展现出温暖的基调。电影中并不会刻意突出主题,而是将主题通过朴实无华的镜头体现出来,通过每一个主人公的表演,向观众展现最真实的画面,从而体会电影中那些边缘人物的情感以及显示人文情怀。
【关键词】贾樟柯;纪实主义;三峡好人;小武;站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131-01
一、从家乡出发到山南海北
贾樟柯1970年出生于山西汾阳,他的成长恰好经历在改革开放中小城的变化。从《小武》、《站台》到《任逍遥》,此时的贾樟柯将镜头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小城镇里充满着各种矛盾,有着青春的懵懂和不羁。从《小武》开始一直到到《三峡好人》,贾樟柯将电影镜头由家乡推向了山南海北,从最初的人性关怀到对于生存的思考与反思,艺术创作渐渐向“普遍性诉求”的探索。
“故乡三部曲”里不满足于现状的少年,电影《世界》里处于城市边缘的青年,《三峡好人》呈现出的为爱而走的中年人,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中塑造的人物都在不停地奔走中。“行走”这个题材就包含了很大的开阔性,行走使得地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入了不同视角的主题思考,形成各个时空之间的对话。从这个角度来讲,“行走”二字中包含的开阔性与当代社会的开阔性是相吻合的,现代人的“行走”无论身处何方,更多是为了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为自己的理想找到一个家。
在贾樟柯早期的电影中,贾樟柯在主人公的塑造上着重刻画小人物,通过对小人物的描写,表达个人对他们的同情。但早期的电影结局往往因为较少的展现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呈现出的电影结局总带有无奈、沉重的情绪。而在贾樟柯后期导演的电影中,电影的内涵开始出现一些细腻改变。如电影《世界》与《三峡好人》,发生的故事背景分别是北京与重庆,通过这两部电影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贾樟柯导演不仅仅注重对小人物的刻画,更将镜头对准了小人物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意识变化,并在电影的结局设置风格上有了很大的改变:由《故乡三部曲》中的开放式结局转变为封闭式结局。以此同时,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主题也逐渐多元化,其电影格局也不断地得到放大,贾樟柯导演对中国当前社会的思考在电影中通过叙事视角的“走出”家乡,得到了很好呈现。
二、美好人性的救赎
曾有人评论贾樟柯的电影始终满怀感情地关注升斗小民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浸润着人道主义的温情,努力在大众流行文化和艺术探索中寻找一种平衡,重新唤起人性中善良的一面。
电影是造梦的过程,拍摄电影时,将自身的价值观、情感注入电影人物中,同时电影中的人物同样是现实中人的映射,贾樟柯导演在电影中想搭建起人与世界对话的通道。电影《小武》中的主人公“小武”,塑造的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偷形象,因社会的发展,注重对法律的不断完善,在大环境的发展下,小武的生存空间开始逐渐变得狭小,贾樟柯塑造的“小武”这个小偷形象,不仅让受众产生不了“憎恨的情绪,反而在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种温暖情感伴随左右。小武在整个大环境中迷茫不知所措,但是他有着自己的原則,能够始终坚持自身的信念,贾樟柯正是想借《小武》中这一小偷的形象来唤醒在都市生活中迷茫的人们,不要丢失自身的品格,不要遗忘自身的信念而导致没有内心归宿和心灵寄托。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景,没有成本高昂的道具,贾樟柯主要通过情感细腻的镜头来表达情感;电影情节不会刻意的抒情,而是通过自然的细节与对情感的描写来打动人心,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核心价值的体现
贾樟柯深受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在他的电影中将镜头对准了底层的人物,不断地向真实生活靠拢,在他的电影中我们看不到政治层面的内容,也听不到一系列的政治语言。贾樟柯关心处于时代变革下的小人物的命运,对主人公与时代之间的隔阂和妥协感同身受。贾樟柯将自身情感融入电影中的人物,在电影中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中国发生的巨变,城市高楼的兴起,乡镇的败落,社会发展的巨变使小人物内心中产生的不知所措与焦躁不安,以及社会巨变引发的有关亲情、友情、爱情的考验。这样的视野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同时,凸显出贾樟柯电影中的人文关怀。
生活在巨变的时代,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是及其渺小与孤独的,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更是无法掌握自身命运,只能随波逐流。对于命运的无力感,只能疲惫应对,这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是现代人对自我生存的忧虑。贾樟柯电影中的主人公代表着社会转型时代的一代年轻人,他通过电影所表达的对个体的关注,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真实还原我们自身的生存状态。
四、结语
贾樟柯导演注重对普通人的细致关注,主人公底层小人物群体的选择,展现个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思考,通过镜头直面“人性”这个真实的主题,传达自己在信念重造方面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