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莹 张建明
【摘 要】随着国家大力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更多艺术爱好者和艺术教育人加强了地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创新发展。黑龙江省作为艺术发展较活跃地区,立足于本土文化传承和地域研究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政府相关政策号召,地方高校开展北方区域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教学育人工作,优化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增强民族自觉自信,弘扬传播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广普及赫哲族等黑龙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贡献一丝力量。
【关键词】少数民族;赫哲族;地方高校;音乐文化;推广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074-01
一、促进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增强文艺创演产量
总所知周,黑龙江省赫哲族人口相对稀少,但蕴藏的各类型音乐都有着本民族独有的类型及特色,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非常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索研究。目前,黑龙江13所普通高校开设了音乐专业,了解到黑龙江省大部分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现状,对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推广情况进行积极思考,高校作为集科研、教研、教学于一体的庞大的教育机构,对各民族各方向的研究与教学以及相应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我们在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上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
经过国家政府及高校的协力助推,少数东北地区高校建有赫哲族音乐研究所,并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包括艺术类学院通过完善少数民族音乐实践教学,结合办学特色与目标,深挖自身优势,统筹协调发展相关科研和教学,在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而从事音乐相关学科的地方高校教师,通过将音乐创作始于龙江本土、扎根传统,产生了大量优秀龙江少数民族相关原创作品,例如:歌曲《啵补哩》《乌苏里船歌》,以反映赫哲族人民生活为背景的音乐剧《太阳的部落》以及大型原创赫哲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等。
而高校领导及从业人员应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弥补相关知识普及空白,进一步探索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和从业人员的人才培育模式。在对弘扬龙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应加强“龙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成果转化。同样,现阶段东北地区高校在相关领域研究力度上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黑龙江地方高校应进一步踏踏实实开展相关工作,深度发掘民族瑰宝精髓,在学院开展音乐学专业课程基础上,应该鼓励开展北方少数民族音乐公开选修课程,定期把优秀的赫哲族民间艺人请进来,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喜爱龙江本土音乐的文化爱好者以及接班人,并建立科学存储数据系统,不断补充研究资料,在搜集和整理宝贵赫哲族音乐资料上完成更多工作。
通过建立赫哲族音乐视听室,在音乐教学方面利用高校平台,完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鼓励师生对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进行研究,为赫哲族等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培养后备人才。科研与教学培养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才能使赫哲族音乐的研究细化完善,得到较好发展,进而服务于地方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全面振兴龙江文化产业经济。
二、赫哲族音乐文化多元推广
(一)加强高校推广力度。根据黑龙江地方音乐创新推广情况来看,黑龙江省赫哲族民族原始音乐文化资源目前并未能得到有效传播与保护,并且随着现代文明涌入,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正受到严重冲击。而地方高校推广普及赫哲族民族音乐文化是保护与传承这些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建议地方高校结合学校自身办学优势,深挖办学特色,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強相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程及文艺演出次数,并形成科学而合理的长效机制。
(二)增强地方中小学非物质文化艺术教育。世界著名教学法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亚洲米勒斯维尔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米侯胡拉汉教授曾说: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教师的本质是改变学生,让他们有朝一日成为音乐会听众,希望他们享受音乐。而在赫哲族音乐文化教学中也应同样如此,教师应提升学生对地区音乐文化的喜好程度,而非单一传授相关演唱、演奏等专业技能,以此为依据,在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我们也应该加强此方面的探讨,规避错误导向,进而更好地让龙江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生根,发芽,生长。
(三)吸收其他地区成功案例经验,拓展国际视野。2018年4月28日,在内蒙古艺术学院召开了“以全球视野下草原音乐的传承创新与交流传播学术研讨会”为题的学术会议,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以探讨内蒙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中怎样更好地进行传承与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展开。中央民族大学崔玲玲教授在“现代文化交流中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趋同化现象——基于田野的思考”一文中,通过以德都蒙古田野个案看族群趋同化现象和从来自媒体、比赛的传播看趋同化现象以及同民族音乐文化趋同化现象思考等三方面阐述了其个人相关观点,也为从事本土音乐文化的艺术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
[4]崔玲玲.现代文化交流中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趋同化现象——基于田野的思考[J].人民音乐,2018(07):62-65.
[5]任恺.立足本土需自信 兼容并包创未来[M].中国音乐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