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环环
【摘 要】《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这本书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与发展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从黎派音乐的改“邪”归“正”、古今衔接的源与流、内容与资料的详与广三个方面对书中独出心裁与别具一格的地方作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近现代音乐史;流行音乐;黎派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073-01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是由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夏滟洲所著,此书出版改善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材单一的局面,也表明越来越多的新学者开始加入到近现代音乐研究的队伍中,为其融入了新鲜的血液。该书获得2005年陕西省高等院校人文社科二等奖,并被选入高等院校教材之列。
笔者不揣浅陋,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书中的突破与创新做出简单的归纳总结。
一、黎派音乐的改 “邪”归“正”
对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都市流行音乐,一直以来,各史书对其的记载不是语焉不详,就是讳莫如深,不然就是批判与否定。这些现象与当时的特殊政治背景也有一定的联系,受“左倾”的观念影响,这个本该受到正视的史实却成了史学研究中的“尴尬”区,而人们为了避免被扣上“政治帽子”,采取了人云亦云的方式。此书却本着陈述历史事实的客观态度,秉笔直书,对流行音乐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也对“黎派音乐”予以正名。
关于黎锦辉,史书的记载都是关于其对儿童歌舞剧的价值与贡献,但是一提到其流行歌曲的创作,却全然是“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商女不知亡国恨”等低俗的评价,作者却难能可贵地没有淹没在这些浪潮中,在书中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阐述其产生的社会必然性与根源性。关于“黎派流行音乐”对中国近现代的音乐发展的开拓价值,作者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除作者之外,孙继南和名言也曾对他的“平民主义”和“乐生主义”等贡献作过正面评价。
这些评价引发了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重新思考,利于研读这本书的读者形成辩证而不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即摒弃“一边倒”,用开放的眼界去思考看待发展中的历史,尊重多元化发展。
二、古今衔接的源与流
本书的一个新颖之处在于将学堂乐歌之前的传统音乐的发展进行了详略得当的介绍,在前言中,作者也将其加入的原因作了简单介绍。
其实,关于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衔接问题,不少学者都发表过相关的论点。比如,汪毓和的《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建设的三点感想》中的第一点就是正确处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关系;1959年吕骥同志也曾指出:“在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中要重视有关传统音乐的发展”;冯文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两个传统并存与古今衔接问题》等。夏教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正是这方面的尝试的一个先例,所以其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
三、内容与资料的详与广
虽然此书为一本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但是,其内容与史料可以说是非常翔实了。对于近现代时期涌现的音乐人、音乐作品、音乐活动、音乐事件等都作了相应的概括。
书中的涵盖面非常广,不仅介绍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近现代音乐家,如冼星海、吕骥、聂耳、马思聪、刘天华等,还将目光投向了那些以往由于历史原因而被学界“边缘化”的音乐家学者,如柯政和、丰子恺等。还有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黎锦光、陈歌辛等。书中对他们的貢献都作了较为公正的评判与介绍。
书中的文献评注与文献参考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从第二章开始,它的每章的背后都会加一个对于相关文章的一些简短评述,这种新颖的方式,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使读者可以对相关的文献有一个基本的判别,使其成为自己的宝贵资料库。书中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论文、著作等共420篇。这种宏大的资料库背后所折射的都是作者的心血。
四、结语
最后,就这本书的有关评价想发表下笔者的看法。其一,有学者认为全书的思想脉络不清楚,具体表现在文中叙述“沦陷区”的代表人物江文也时,认为先介绍其生平,到后面讲到器乐代表时才讲他的作品,认为这会给人造成知识分割的感觉。笔者并不全然认同,因为先介绍人物是因为他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必要作一下说明,之后再在讲到各种题材的代表作时,按题材分类说明。这样并不冲突。其二,书中的错别字现象,“无时无刻”写成“每时每刻”、“毕生”写成“毕业”等,这些现象都要求在以后的出版过程中提高校对的质量。
关于本书的改进意见,我认为可以将文中对作品的文字论述与谱例结合起来,再加上音像出版更好,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汪毓和教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期望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可以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汪毓和.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建设的三点感想[J].音乐研究,1986(03).
[3]吴鹏.百年乐史觅珍宝 千里沃土育奇葩[J].艺术研究,2014(09).
[4]周亚娟.一部富有创新意义的音乐简史——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J].艺术探索,2006(02).
[5]王婧怡:改革开放下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J].戏剧之家,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