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琦
摘 要: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空间面向大众,始终把“人”放在首位,尊重人亲近自然环境的心理,接纳参与建筑空间营造和使用的所有人群,融合文化和信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包容性的设计赋予了建筑空间以内涵,使之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从而使建筑具有叙事的功能。文章从自然环境、多重人称、多元文化这三个方面探讨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空间营造。
关键词:包容性设计;公共建筑;叙事性
当代公共建筑空间广泛采用包容性设计理念,对自然、人群、文化都尽可能地表现出包容之势,包容的理念赋予建筑空间以独有的场所精神,以建筑空间的形式进行叙事。叙事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被提出并被研究,在当代西方建筑理论中,从柯布西耶的建筑漫游论,路易斯·康的建筑秩序理念到伯纳德·屈米提出事件与建筑的关联性,都对建筑叙事理论有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这些叙事学的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方式不谋而合,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中就蕴含着叙事的意识,这种意识在院落和建筑形成的序列中得到体现。在设计思潮多元化和建筑全球化的年代,中国建筑师要延续本土的建筑文化,不应对传统形式进行简单保留,更应该发掘其深层次的涵义。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研究建筑的叙事性是希望能在前人对建筑空间营造意识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叙事学理论发展一种新设计方法体系。
一、建筑包容自然环境的叙事构建
从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营造思想到当代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的“负建筑”设计理念,无一不是在追求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筑师基于包容性设计的理念,通过把建筑归隐于环境当中,使建筑融入场所,最终与环境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来叙述一种建筑尊重自然、包容自然的设计思想。
坐落于日本信乐山脉的MIHO美术馆场地被自然山林环抱,山脉连绵不绝。设计之初,涉及到诸多地方法规的限制,加之对于自然环境的敏锐感知,贝聿铭决定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模板来设计整个美术馆空间。为了最大限度保留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原貌,MIHO美术馆大部分的室内空间被设计埋入山体,露出山体的小部分建筑也经过对山体轮廓的描绘,遵循山脉走势而建,与自然山林融为一体。
由于美术馆藏于深山之中,山体完全掩蔽了美术馆,游客到达后置身群山之间,无法得知山后远处美术馆的具体方位、形态,为桃花源式的空间提供了实现的基础。在进入山体隧道前,设计师设置了一条樱花夹道,每年春樱盛开的季节这条道路几乎完全还原了《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的景象。从广阔的山林进入山体隧道,空间急剧收缩,弧形的设计使游客初入其中无法看到美术馆的全貌,只能在不断行进的过程中一点一点探寻山对面美术馆的形态。走出隧道后眼前豁然开朗,视野陡然放大至整个山谷,洁白的斜拉索桥连接着隧道与远处的美术馆,让观者在进退之间感受着设计师精心营造的包容自然、与自然环境共生的桃花源。
叙述建筑空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包容,并非简单地在某处建造一个建筑物就能实现对建筑物生长于场地环境的叙事,这种包容性的设计理念强调“根植”,每一个根植于环境的建筑都是经过设计师对于场地环境的充分尊重保留与体验感知,融入包容自然环境理念的设计。在设计师的创作中,MIHO美术馆空间看似在叙述《桃花源记》的故事,实际上真正表达的是公共建筑空间在秀美的自然环境下的隐退,而建筑空间的隐退则必须以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包容为基础。
二、建筑包容多重人称的叙事设计
从公共建筑空间的叙事角度来看,传统建筑敘事学认为建筑所包容的多重人称有第一人称——建造者(这里指建筑的设计者),以及第三人称——使用者。往往忽略了从设计到使用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笔者认为建筑的施工者也对建筑空间产生着影响,施工的每一个步骤安排、节点构造、施工工艺都关系到建筑空间最终呈现的效果。施工者站在设计思维实施的位置上,通过建造的过程也在与建筑本身产生联系,可以称之为建筑空间叙事的第二人称。
(一)第一人称“建造者”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于建筑的要求已经从简单满足遮风避雨不断向追求建筑空间的内在精神转化。建筑跨越了本质的钢筋混凝土外形,发展成为具有独立精神的“场所”。场所的特征从侧面来说也是场所精神的具体体现,场所中存在的总体氛围也即是场所精神的表达。每个建筑所包含的场所精神在图纸阶段就已经被建造者设计完成,可以说公共建筑的建造者是在借由空间这一载体来叙述自己赋予建筑的内在精神。无论是公共建筑中的路径规划、材质色彩搭配还是视觉焦点安排,无一不包含着建造者的设计思想,建筑以包容的态度叙述着建造者希望表达的空间情感。
(二)第二人称“施工者”
公共建筑空间在理论上是一个不限于经济或社会条件,任何人都有权进入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个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空间所包容的人群,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在以往的公共建筑中包容性设计一直将建筑的施工者排除在外,虽然建造者在设计时考虑了空间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多样的人群,并为他们做了相应的包容性设计,但是施工者的痕迹都被尽可能地抹去了。这样的包容性似乎是有欠缺的,作为公共建筑空间的参与者,施工人员却站在了排他性的阵营里。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空间理应包容所有的人群,让建筑的第二人称“施工者”也参与到空间叙事中来,借助建筑空间与建造者、使用者进行三方交流、互动。适当保留一些施工的痕迹可以扩大公共建筑对于人群的包容范围,既体现了建造者对于施工者的尊重,又能引起使用者与施工者的互动,让施工者也能参与到公共建筑空间的叙事中来,述说建筑施工的故事。
(三)第三人称“使用者”
人类作为社会个体,在不同的领域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公共空建筑空间设计与改造的目的是构建人们可以充分使用的、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确保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考虑更广泛的人群的使用。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是面向所有人群的,这就要求空间的使用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在一般设计的基础上既要考虑老龄化的便捷设施又要考虑残障人士的辅助设施,同时还要兼顾女性、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设施。
好的设计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各类需求,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尽早认识到阻碍实现包容性设计的障碍,从而用建筑空间来包容所有的使用人群,实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设计”与“无差别设计”,叙述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场所精神,提高社会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三、建筑包容多元文化的叙事营造
使每个进入空间的人都能与建筑产生情感共鸣,不论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与信仰,都能感受到场所叙述的包容接纳的精神,这才是建筑叙事性的本质。公共建筑设计虽然契合着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空间也在讲述属于当地的精神文化内涵,但是公共建筑空间所接纳的人群不应局限于某个城市或某个地区,对于城市的外来人口、旅行者、文化程度不同的人、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信仰不同的人都不应表现出排斥性,而是应该敞开怀抱欢迎每一个人。
奥斯陆歌剧院作为挪威的名片,其在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整座建筑一周七天24小时对所有民众开放,在这里人们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宽广的坡道使孩子可以尽情地奔跑、攀爬,年轻人甚至可以自由地玩滑板、骑行,人们可以在建筑的任何地方休息、聊天,有摄影爱好的人可以任意拍照,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团体也可以自由地在此集会。不论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还是无处休憩的旅人亦或是有独特信仰的人,奥斯陆歌剧院都以接纳、尊重的姿态给人以心理上的归属感、安全感。由于建筑空间对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人群表现出广泛的包容性,模糊了个体差异性,弱化了对边缘人群的排斥性,使得建筑获得最大限度的认同。人在建筑空间中,认识到空间的每个部分,认识到自身与建筑之間互动联系的意义,认识到建筑空间表达的精神文化内涵。人在赋予建筑空间灵魂的同时,场所精神也影响着人们对于建筑的内在的感知。
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在自然、人群、文化方面都叙述了深刻的内涵,赋予建筑空间精神高度的包容性是设计师追求的新目标。设计应吸引尽可能多的公众参与到建筑方案的设计和城市改造的活动中来,在构建公共建筑空间的过程中,通过包容性设计的理念传播与实践应用,可以将社会中不同年龄、不同缺陷、不同能力的最广泛的受众组织起来,并把他们充分考虑到环境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设计出适合于各种社会群体的作品。建筑叙事还应体现包容公众对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各种理解和看法,包容各种概念,通过广泛的渠道提供可感知的设计创作过程,更多地激发和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并由此获得更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段晶.基于场所精神的渑池县羊河公园景观设计[D].河南科技大学,2018.
[2]韩颖,高祥生.浅析建筑设计中场所精神的包容性[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作者单位: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