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满意度和措施评价

2019-05-24 11:14王丽丽罗娟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心肌梗死心理

王丽丽 罗娟娟

【摘要】目的 讨论人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满意度和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2月~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人性化护理),评判标准: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可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心肌梗死;心理;满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5..02

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以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其高发群体为老年群体,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发热以及持续性的胸骨疼痛等,患有该病后,若不是对患者实施干预措施,将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不良症状,情况严重者,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病情的危重性致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若在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缓解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心理情绪。对此,本文对实施常规护理与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了搜集与分析,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2.5±21.0)岁;研究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3.0±2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与其家属均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所选90例病例也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人性化护理,详细护理内容如下:(1)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将病房环境清洁干净,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障病房内舒适的温度与湿度,并在病房内放置有绿植,使得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2)心理护理: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主动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应耐心进行解答,向患者列举已治疗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疾病治疗信心与治疗依从性。鼓励患者的亲朋好友空闲时多陪伴患者,给予其充足的社会支持,耐心倾听患者的烦恼,并为其解忧答惑,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3)疼痛护理:患有该病后,患者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的胸痛感,这使得其在治疗的过程中将长期饱受疼痛感的折磨,基于此,医护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该疼痛感出现的原因,若患者的疼痛感较为强烈时,可在医师对患者病情全面评估的情况下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并由医护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疼痛感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等数据,并将其交于主治医生。另外,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形式来患者其疼痛感,例如与其聊天,提供于其喜欢的音乐以及电视剧等。(4)运动干预:根据患者实际的行动能力与其年龄为其制定运动计划,运动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慢走、打太极等,叮嘱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由家属陪伴与其身边,不得进行高难度、高强度的运动,以免对集体组织造成损伤。(5)饮食护理:嘱托患者严格控制其每日的营养摄入量,禁止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类以及辛辣刺激类食物,饮食上尽量食用

清淡、易消化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提高肠胃蠕动力[2-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评分指标,心理状态指标用SAS评分(焦虑评分指标)与SDS评分(抑郁评分指标)进行评估,指标下降,说明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人的心肌在长时间缺血的状态下,会出现心肌细胞坏死的现象,以致于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主要以持续性的胸痛、呼吸困难以及心悸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上述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即使患者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上述临床表现也不会立即完全消失[5]。患有该病后,不仅会对患者的各项身体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坏,且还会严重的运行患者的心理健康,所以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属于现代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其可以让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前充分的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考虑,充分尊重患者的各项基本需求,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的凸显“人性化”,使之可以减轻患者对陌生事物的紧张情绪,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以此同时人性化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其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据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护理模式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可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圆圆.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1):3023-3024.

[2] 玛依拉·木拉提,库孜拉·达乃西.人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措施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1):121+123.

[3] 叶丽梅,王梅华,刘鸿斌,林彩婷,陈燕春.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08):42-43.

[4] 李 颖.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6):214-215.

[5] 王海荣.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心理状态改变及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06):111-11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心肌梗死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