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2019-05-24 11:14热西旦·扎克尔李静
关键词:慢性肾炎炎症因子缬沙坦

热西旦·扎克尔 李静

【摘要】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缬沙坦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下降水平及肾功能恢复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指标(血清肌酐(SCr)、尿蛋白、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能有效降低慢性肾炎炎症因子水平,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洛伐他;缬沙坦;慢性肾炎;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6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5..02

慢性肾炎属肾内科多发疾病,其发病率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且随着随着病情迁移,慢性肾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如不及早诊治,肾功能会逐渐受损,最终进展为慢性肾衰,据数据显示慢性肾炎是我国慢性肾衰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当进入肾脏代替治疗阶段,患者临床常表现出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此时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主要围绕延缓患者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主要药物种类有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近年来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及缬沙坦可有效降低慢性肾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但有关将两者联用治疗慢性肾炎患者还鲜有报道,故本文笔者就两者对慢性肾炎患者的炎症因子的影响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018年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纳入标准[1]: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制定的慢性肾炎的诊断和分型标准,且均由实验室检查确认;②未伴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肺等器官组织疾病者;③对使用药物无过敏史者;④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服用与研究药物功能相似的药物者;②伴有严重神经系统或神经类疾病者;③肾脏同时并发有糖尿病肾炎、高血压肾炎等多种疾病者;④未成年或年龄过大者,其中观察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4~53岁,平均(46.11±4.21)岁,病程6~13个月,平均(7.41±1.11)月。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8~60岁,平均(49.82±6.32)岁,病程9~12个月,平均(10.12±2.78)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前进行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24小时尿蛋白定量,腹部超声,炎症因子等相关检查。并控制患者在治疗前给予低脂优质低蛋白等食物。对照组温水口服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J20171054,100 mg*14片/盒),一般剂量控制在100~160 mg/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温水口服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H20051408,10 mg*7片),剂量维持在15~20 mg/d。根据炎症因子下降情况,肾功能,尿蛋白下降情况,来调整服药时间及疗效判断和疗效指标。

1.3 比较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②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1.4 疗效指标

显效:患者尿血、周身浮肿等症状消失,血清肌酐(SCr)、尿蛋白、尿素氮(BUN)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者尿血、周身浮肿等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较治疗前下降或没有进展,而尿蛋白有明显下降;无效:较治疗前患者症状及肾功能恢复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统计学资料都采用SPSS 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炎症因子等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用x2检验,组间或组内行t检验。而治疗疗效各指标采用[例(%)]表示,P<0.05评价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等炎症因子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显效、有效人数分别有38人和12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7,x2=7.83),见表3。

3 讨 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肾小球病变为主的疾病,其病情进展缓慢且隐蔽,患者往往会忽略中前期的肾功能病变,但随着肾功能恶化程度的升高,患者会逐渐出现如尿血、水肿等显著症状,研究表明慢性肾炎在我国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极大威胁。近年来大量临床实验表明炎症因子会加剧血压升高和功能异常,进而推动慢性肾炎的恶化进程,因此如何降低患者的炎症水平和促进肾功能恢复就成为当前治疗慢性肾炎的重点课题。

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阿托伐他汀和缬沙坦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药物,其中缬沙坦主要通过调节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利用非血流动力学作用[2]减少炎症因子蓄积,而阿托洛汀是一种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NADPH活性并阻断MARK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合成。本文研究将两者合用至治疗慢性肾炎患者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炎症因子及肾功能恢复指标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按照,说明两者合用的药效更强,同时比较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两者对患者肾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能显著降低慢性肾炎炎症因子水平,并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 涛.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436-436.

[2] 刘彩娥.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445-446.

[3] 刘 云.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及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變化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7(4):519-519.

[4] 方 枋.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2):56-57.

[5] 吴 潇,陈 宇.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6,27(15):2001-2002.

[6] 王新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22):44-45.

[7] 王 钢.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6,14(3):63-65.

[8] 张旭红,王少霞.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8(3):4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炎症因子缬沙坦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