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粘虫是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在我市一年发生两代,由于其食性杂,危害作物普遍,已成为我市主要害虫之一。2012年8月14日统计,全国粘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辽宁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200万亩,凌海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2万亩,虫口密度超过大发生指标,危害程度近十年最重。
1、粘虫的发生规律
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又称东方粘虫、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五彩虫、麦蚕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国除新疆未见报道外,遍布各地。寄主于麦、稻、粟、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及棉花、豆类、花生、蔬菜等16科104种以上植物。
1.1为害症状
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仅食叶肉形成小孔,3龄后才形成不规则的缺刻,5~6龄达暴食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形成光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当一块田禾谷类被吃光后,幼虫常成群迁到另一块田为害,故又名"行军虫"。一般地势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齐、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重。
1.2形态特征:
成虫:淡褐色或黄褐色,体长16~20毫米,雄蛾颜色较深。前翅近前缘中部有两个淡黄色圆斑,翅中央有1个小白点,其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自顶角至后缘有1条黑色斜纹。前足胫节侧面光滑无刺。
卵:馒头形,直径0.5毫米。初产时白色,渐变黄色,孵化时黑色。卵粒常排列成2~4行或重叠堆积成块,每个卵块一般有几十粒至百余粒卵。
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体长35-40毫米。体色随龄期和虫口密度而变化较大,从淡绿色到黑褐色。头部有“八”字形黑纹,体背有5条不同颜色的纵线,腹部整个气门孔黑色而具光泽。
粘虫幼虫
蛹:棕褐色,长约20毫米。腹部背面第五至七节后缘各有1列齿状点刻,尾端有刺6根,中央2根较长。
1.3发生规律
粘虫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每年夏季由南方省份迁入我市,因此具有偶发性和爆发性的特点。凌海地区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二代粘虫危害玉米等农作物,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三代粘虫危害玉米等农作物。
粘虫属迁飞性害虫,成虫需取食花蜜补充营养,产卵于枯叶或叶尖或嫩叶,心叶皱缝间,常使叶片成纵卷。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行走如尺蠖,有群集性,1、2龄幼虫多在植株基部叶背或分孽叶背光处为害,3龄后食量大增,5~6龄进入暴食阶段,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90%左右。3龄后的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动迅速卷缩坠地,晴天潜伏在根处土缝中,傍晚后或阴天爬到植株上为害,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该虫适宜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85%,气温低于15℃或高于25℃,产卵明显减少,气温高于35℃即不能产卵,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2、防控技术
2.1诱杀成虫
2.1.1杀虫灯诱杀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病虫防治器械。
2.1.2性诱剂诱捕器诱杀。性诱剂诱捕器利用不同害虫对性诱剂的趋向性,配以专用诱芯,利用特制诱捕器诱杀害虫,具有经济高效、安全、无公害等特点。
2.1.3糖酒醋液诱杀。可用1.5份红糖,2份食用醋,0.5份白酒,1份水加少许敌百虫或其他农药搅匀后,盛于盆内,置于距地面1米左右的田间,约500米左右设1个点,每5天更换1次药液,毒杀成虫。
2.1.4杨树枝把诱杀。取50~70厘米长的带叶杨树枝条,每10~15根捆成1把,在成虫羽化期插在田里,杨树枝把要高出作物5厘米,每667m2插10~15把。在每天早晨日出之前,用塑料袋或其他網袋套住杨树枝把,然后拍打使成虫进入口袋后集中杀死。杨树枝把以2~3天后萎蔫并散发出气味的诱杀效果较好,每7~10天更换1次杨树枝把。
2.2诱杀卵
利用成虫多在禾谷类作物叶上产卵习性,在田间插谷草把、稻草把,每667m2插60~100个,每5天更换新草把,把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诱卵捕杀,压低虫口密度。
2.3药剂防治幼虫
2.3.1防治指标
二代:密植作物(小麦):虫口密度达10头/m2,高杆作物(玉米):虫口密度百株达30头。
三代:密植作物(水稻):虫口密度达15头/m2,高杆作物(玉米):虫口密度百株达50头。
达到防治指标及时进行防治。
2.3.2防治适期
防治适期掌握在幼虫3龄前。
2.3.3药剂防治方法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可选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5克/亩,兑水30公斤茎叶喷雾(玉米);25克/升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2~20克/亩(小麦),或2.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6~20克/亩(玉米),对水25~3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生物制剂防治。
施药操作时,要注意避开晴热中午的高温时段和大风天气,预计1小时内有降雨请勿施药,同时,注意用药安全,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发生。
(作者单位:121200辽宁省凌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