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论断是同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等因素分不开的。
一、中国共产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坚实的支柱,因而理直气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和根本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效果如何影响到党的利益,影响到党长期执政目标的实现。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的课程。因而,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也就是对待党的态度。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先后颁布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等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决定。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等建设得到党中央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被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效果列入中央巡视内容。此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同全国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面对面谋划思政课建设大局,是建党、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对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的重视。党的领导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因而理直气壮
多年来,要不要开设思政课的疑惑时断时续,经常出现。有人提出过,国外没有思政课,我国为什么要有思政课;有人还提出过,坚持了课程思政,就不需要思政课程了;甚至出現过用文化素质课程或者通识教育课程替代思政课的取向和做法。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直接回应了这些疑惑,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不仅回答了要不要的老问题,更回应了新时代如何建设的新课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使命和根本,千秋伟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想,聚焦点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就,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因而理直气壮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的彻底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底气。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开放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由此,“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因而理直气壮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是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魂的涵养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了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主导性,巩固了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坚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了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培育气正风清网络空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和更深厚的自信,它使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观念力量深入人心,落到实处,一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资源支撑。
五、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
有为才有位,这是竞争社会的常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坚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坚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等。同时,形成了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将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作为发展目标,形成了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等基本遵循,在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的过程中,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等等。这些经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理直气壮的内功。此外,拥有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则是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关键。
可见,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来自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来自于我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支撑。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校领导的期待和要求。只有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教师们上好思政课才能理直气壮。(作者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