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士安宁疗护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2019-05-24 02:00:32
循证护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疗护安宁专科

安宁疗护是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等的统称,旨在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病人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1],帮助病人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2]。作为多学科合作安宁疗护团队中的核心人员,护士在安宁疗护服务起着主导作用[3]。自2017年山西省开展首批以培养多学科人才为目的的骨科专科护士培训以来,骨科专科护士整体护理技能有所提升,但多学科全方位模式下的培养要求护士在掌握更多的人文关怀,为明确是否需要将安宁疗护纳入培训计划中去,本研究对山西省各医院骨科护士进行安宁疗护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8月参加山西省首届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班及全省各级医院骨科护士。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在职注册护士;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非骨科护士。最终纳入202名符合标准的护士。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安宁疗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表[4]、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调查表[5]和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表[6],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非常同意(非常重要)5分,同意(重要)4分,一般同意(一般重要)3分,不同意(不重要)2分,非常不同意(非常不重要)1分。以问卷星的形式形成电子问卷。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前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向调查对象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等,预约调查时间。问卷实施无记名独立填写原则,时间控制在20 min内,填写完毕后当场交回。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率、均数±标准差(x±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02份,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为95.5%。193名调查对象中男1名,女192名;年龄23~55(34.02±7.45)岁;学历:中专2人(1.04%),专科30人(15.54%),本科及以上161人(83.42%);职称:护士37人(19.17%),护师75人(38.86%),主管护师59人(30.57%),副主任护师18人(9.33%),主任护师4人(2.07%);工作性质:临床护理175人(90.67%),护理管理9人(4.66%),护理教育3人(1.55%),护理研究2人(1.04%),医院管理1人(0.52%),其他3人(1.55%);工作年限:1~5年43人( 22.28%),6~10年67人(34.72%),10年以上83人(43.01%);宗教信仰:佛教7人(3.63%),伊斯兰教2人(1.04%),基督教4人(2.07%),其他4人(2.07%),无176(91.19%)。

2.1 临终关怀相关知识掌握(见表1)

表1 骨科护士对临终关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人(%)

2.2 骨科护士对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得分(见表2)

表2 骨科护士对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情况(x±s) 分

2.3 骨科护士对安宁疗护培训需求情况(见表3)

表3骨科护士对安宁疗护培训需求(n=193)分

3 讨论

安宁疗护是以生命末期病人和家属为中心,把人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为他们提供人性关怀与照顾,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这是人道主义的突出体现,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7]。近年来,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全民保健需求的增加、舒适护理的普及,临终关怀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得到发展与重视。目前安宁疗护主要集中在慢性病、肿瘤科病人中,但在骨科开展较少,对于恶性骨肿瘤、脊髓损伤终点末期病人照护不足,需求增加,因此加强骨科护士的安宁疗护知识势在必行。认知决定护士的执行能力,通过对参加山西省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后的骨科护士安宁照护知晓现状及对死亡、临终关怀能力的调查发现,骨科护士虽然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提高,但对安宁疗护方面的认知不足,体现在部分护士存在态度不积极、医院缺乏培养机制、途径等方面,这与国内其他调查结果相一致[8],陈鹏等[9-10]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护士面对个人死亡及病人临终时的态度较积极,表明随着整体护理知识在各医院的深入普及,护士体会到在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良好效果,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更为积极,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护士不愿告知病人死亡事实,表明大部分护士仍忌讳或不知该如何与临终病人讨论死亡话题,缺乏临终关怀基本技能,但面对病人死亡时可根据护士的职业素养要求冷静处理对待,利用专业的知识安慰家属,做好善终工作。近年来,人们逐渐重视疼痛,加强对疼痛的宣传教育,但医院目前对临终病人的疼痛控制仍不能让人满意,临终关怀工作的发展任务还相当艰巨。因此,在进行骨科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安宁疗护的培训,包括临终病人疼痛评估、症状评估、心理社会护理等。临终关怀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医学、护理、心理、社会、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会道德感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本次预调查中59.07%的护理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来源于课堂及书本,只有2.07%来源于相关培训及讲座,说明规范的临终关怀教育有待加强。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许多国家就在大学生和社会人群中开展死亡教育,美国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有死亡教育的内容,我国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死亡教育及临终关怀知识教育,除了在医学院校增设临终关怀课程之外,还应对临床医护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更好地适应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11]。

虽然对于护士安宁疗护能力的培养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但是目前关于骨科护士在病人临终期如何实现“优死”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12]。本研究结果也说明,骨科护士已经意识到安宁疗护的重要性,但仍需逐步推广理念,增强意识,采取标准化措施,规范化、流程化的模式,以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提升骨科护士安宁疗护的工作,如何制定适宜骨科护理人员使用的规范化多学科方案还有待商榷和探讨。

猜你喜欢
疗护安宁专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上海护理(2023年10期)2023-12-04 14:38:02
多地加速推进安宁疗护工作
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0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