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宾华 张甘棠 朱 雁
恶性肿瘤是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目前,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日渐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生活[2-3]。化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肿瘤生长,但由于此类患者需长时间的频繁输液,且每次输注量较大,故导致患者血管弹性变差,加之化疗药物本身存在较大血管毒性,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4-5]。植入式输液港是将静脉装置长期置于体内,以无损伤针穿刺植入皮下静脉,并建立静脉通道,进而输入相关的药物及营养物质等,其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多数医务工作者的认可[6]。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植入式输液港的入路途径选择尚存争议,包括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等。鉴于此,笔者对收集的采用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8月在深圳市2家三级综合性医院肿瘤科行输液港植入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确诊为恶性肿瘤,且均为多疗程化疗需长时间输液治疗者;年龄≥2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愿意参与试验者。根据输液港的植入路途径分为上臂静脉植入组(155例)和中央静脉植入组(159例),其中中央静脉植入组包括男性88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46.33±4.10)岁,病程1~3月,结肠癌41例、胃癌55例、乳腺癌20例、食管癌23例、其他20例;上臂静脉植入组包括男性95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42.76±5.52)岁,病程1~3月,结肠癌37例、胃癌58例、乳腺癌21例、食管癌22例、其他1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1中央静脉植入组
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由医生在手术室操作,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即选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型号6F),分离锁骨下皮下组织,采用隧道针将导管由穿刺点引入囊袋内。观察和调整导管位置,缝合切口,术后用沙袋压迫输液港体埋入处5h。待需输液时,再进行输液港穿刺。
1.2.2上臂静脉植入组
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在深静脉置管室操作。选取与中央静脉植入组同型号的静脉导管。患者取合适体位,首选暴露右臂,手臂外展旋前,以充公暴露贵要、肘正中等上臂静脉,测量导管预置长度,选取穿刺点。行局部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通过插管鞘放置导管。待导管置入20cm时,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上肢方向,将导管送至预测长度后,医生在导管穿刺点远方做1个3cm左右与输液座大小适宜的皮袋,以固定静脉输液港的注射座;修剪导管后将注射座与导管连接完好并缝合皮肤。将导管固定好,移送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确认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的预期位置,包扎固定,完成手术。
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近期及远期的并发症、舒适度。①并发症。近期并发症为置入输液港后1周内出现的并发症,远期并发症为置入输液港后1周以上出现的并发症。②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7]进行评分。0分为无不适,1~3分为轻度不适,4~7为中度不适,8~10分为重度不适。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校正χ2及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上臂静脉植入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6.13%(149/155),高于对照组的94.87%(151/1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248,P=0.618)。
上臂静脉植入组的导管异位、输液不畅、导管脱落、导管夹闭综合征发生率低于中央静脉植入组。见表1。
上臂静脉植入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中央静脉植入组。见表2。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静脉途径给药[8]。长期大量高浓度的化疗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静脉炎、皮肤溃烂等不良症状[9-10]。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患者对静脉输液工具的要求亦相应提高。静脉输液港因可长时间留置体内,受到了多数肿瘤患者的关注。
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为新型的深静脉输液工具, 均可借助其导管尖端将化疗药物、营养液及血制品输送至中心静脉,进而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理想的静脉通道,但何种输入途径更适合尚无定论[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上臂静脉植入组的导管异位、输液不畅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中央静脉植入组。究其原因可能为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可以通过超声引导准确找到穿刺点,及调整导管尖端位置等[13-14]。而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在明视下凭借经验进行操作,前者定位更准确。另外,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埋置注射座距上腔静脉的距离相对较远,其是否可减少导管夹闭综合征仍然有待研究
表1 2组并发症比较 [例(%)]
表2 2组舒适度比较 [例(%)]
注:2组比较,Z=-3.688,P<0.001
。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上臂静脉植入组患者舒适度高于中央静脉植入组。笔者分析原因认为,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维护时,患者的体位为坐位,可明显暴露注射座,但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则需护士辅助患者脱衣服,取平卧位暴露注射座,过程相对复杂[15]。且上臂比锁骨下窝更易观察注射座,不管是冬季或夏季的治疗环境,其因不需要直接暴露身体部位,易于保暖和避免感染。另外,上臂可外展一定角度,患者睡觉时不会因翻身挤压到锁骨下窝的注射座,故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综上所述,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安全性及舒适度更高,更易受患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