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丽
[摘 要] 研究围绕高校管理会计的“构建”、 “运用”与“整合”展开,通过构建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力求回答四大基本问题:(1)高校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是什么?(2)在包罗万象的高校行为和技术方法中,高校管理会计应关注并选取哪些业务?适用哪些技术方法?(3)运用上述高校管理会计原理与方法如何构建应用体系(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来指导实践,创造价值,提高效益?(4)高校管理会计、高校财务会计、高校预算会计是什么关系?如何整合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高校;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7. 025
[中图分类号] 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7- 0054- 03
0 研究意义
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指出管理会计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为促进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016年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以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工作。高校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部分,是高校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工具,也是高校精细化管理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应注重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合理配置教育经费,而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体系可以对学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核算与监控,从而直观反映高校财务活动中存在的“漏洞”,规范支出管理,有效地遏制资源浪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高校经济效益。再者,随着学校各方面数据量的增加,传统的数据库已无法满足对数据的存储、处理以及分析等应用。这种情况下需要开发管理会计的延伸扩展性,采用适当的扩展计算机的能力和存储容量;通过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可靠性,提升对数据的读写速度,实现对数据的海量存储,从而提升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构建高校管理会计体系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相关管理会计理论
1.1 高校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通过整合、分析会计数据而形成报告,有利于相关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近年来,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财政部印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以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工作。相对财务会计而言,管理会计更多地成为支持高校战略发展的一项工具。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将高校财务各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数据结果运用到高校的未来决策和规划发展中去,使高校达到适应新的信息时代,高效快速、稳定发展的作用。管理会计尚未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得以“广泛运用和发展”,从而制约了其“理论的完善及实务的发展”[1]。在理论研究上,也许更应该关注“国有企业与高校部门的管理会计”[2]。因此,将管理会计理论和技法应用于我国高校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促进高校加强价值创造和维护、增强自身发展实力,这不仅是我国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可能突破点之一,也是我国高教财政体制改革取向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会计是通过专门的方法和基于一定的理念,对战略、财务和业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传递并帮助高校管理人员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的管理活动。以高校的职能发挥为中心,高校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和维护”不仅体现在对师生员工等个体价值的尊重和保障上,也体现在对各领域,比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的关注与增进方面。
1.2 大数据与高校管理会计
大数据是可再生资源,它在高校管理会计中的价值体现在创造有用信息。随着高校大数据应用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财务数据将会被交叉利用,从而为更多的信息需要者提供服务,大数据在高校管理会计体系中也将会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大数据与高校管理会计的融合,要求财务人员提高对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能力,提高计划和预测的质量,利用数据为学校的重大决策服务。管理会计体系主要强调的是财务分析,而财务分析的核心是数据分析。大数据的应运而生,改变了高校管理会计的传统思维,它更关注数据的应用效率和关注数据之间的钩稽关系。
2 研究现状
通过翻阅国内外关于高校管理会计的研究,将整理资料汇总,发现我国高校管理会计主要表现出三个明显特征:(1)相对于企业管理会计,高校管理会计研究关注度不够,投入力度不足;(2)高校管理会计理论根基不牢,系统性、一贯性、逻辑性较为薄弱;(3)高校管理会计“实践处于自发无序状态”,高校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现出明显的分散性,欠缺归纳、提炼与升华,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缺乏运用,与实际脱离。另外,从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来看,高校管理会计实践走在了高校管理会计理论前头,理论建设明显滞后于实践应用。我国高校管理会计研究还有大片“留白”,是一片广阔的“蓝海”,需要深入挖掘、探索。这正是本文努力的方向,尽全力达成的目标,即将高校管理会计理论化、体系化、逻辑化、科学化,将管理会计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到我国高校实践中去,提升治理水平,产生价值效益,提炼高校管理会计的最佳实践应用。
3 高校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从整体逻辑出发,本文將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划分为高校管理会计概念框架体系、高校管理会计业务与技术体系、高校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三大板块,并进一步延伸研究高校管理会计、高校财务会计和高校预算会计三者的整合问题,共四大子体系,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3.1 高校管理会计概念框架体系构建
高校管理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包含环境、定义、目标、对象、要素、职能、原则、确认、计量、信息报告等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应充分反映高校管理会计的四方面特征:(1)高校管理会计是一种服务职能,本身不是目的,即主要发挥其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或者提供信息的工具的作用,为高校价值创造和公共决策提供支持。(2)高校管理会计决策过程最终是为了实现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及高校工程项目创造价值等高校目标,并防止以上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偏离。(3)高校管理会计要成为管理信息提供的手段,并能通过沟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即它能够处理不同部门信息,消除组织障碍并把各个部门整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为管理者及相关人员提供有影响力的建议和信息源。(4)高校管理会计应该具有前瞻性,即它应当具备规划、预算、预测、考核、控制、风险防范等主要功能。高校管理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如图2 所示。
3.2 高校管理会计业务与技术体系构建
高校管理会计业务与技术体系中需要选取哪些业务,适用什么技术方法,一个关键因素是要坚持“灵活”与“创造性”。在业务和技术上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第一,重点突出业务,如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部门效益的业务;第二,重大举措和业务,如有关高校重大改革实施、高校政策落实的业务等;第三,能提升高校服务能力的业务,如提升高校与部门治理水平、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的业务。本文提出的高校管理会计核心业务包含高校预算管理会计、高校成本管理會计、高校项目管理会计、高校资产管理会计、高校收支管理会计、高校社会责任会计六大方面,分部分、分模块加以阐述。具体方法可以交叉组合运用,一方面,吸收企业先进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包含作业基础预算、战略计分卡、平衡计分卡、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法和风险管理等;另一方面,运用高校传统成熟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包含预算配置—执行—决算分析评价技术,投入—产出—效益模型分析技术以及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定性分析等。高校管理会计核心业务与技术体系如图3所示。
3.3 高校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构建
高校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是运用前两个专题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以指导最佳实践,创造应用价值,产生实践效益。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将高校管理会计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到单位实践中,服务管理中,将前两个专题的研究落实到根本,构建基本指引和应用指引体系,以创造价值,产生效益;二是梳理总结当前已经运用的高校管理会计,提炼优化,生成最佳实践示范,并进行推广,最终整合生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案例库。高校管理会计案例库应主要满足三个要求:第一,能够实现最佳实践指导,并确实对实践具有普遍参考意义、垂范作用;第二,能够与前两部分的概念框架体系、业务技术体系实现诠释和契合,先后呼应、前后一贯;第三,具有时效性、代表性,并持续动态更新。高校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如图 4所示。
3.4 高校管理会计、高校财务会计、高校预算会计的有机整合和适度分离
本文提出双整合模式——“理论层面整合+ 应用层面整合”,主体以云会计和大数据分析为指导,建立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与具体业务的互动管理信息系统;具体来说,在制度上分离、在报告上分离、在计量基础上分离,在账务处理系统上衔接、在会计科目上衔接、在信息化系统上衔接、在人才队伍上衔接。整合思路如图5所示。
4 结 论
综上所述,全面推进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有其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提升高校部门效率效能、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是建立健全财政制度、推动高校加强治理的重要保障。面对我国高校管理会计、高校财务会计和高校预算会计体系“三足鼎立”的局面,构建高校管理会计体系的关键是将高校管理会计、高校财务会计、高校预算会计进行有机整合和衔接,并做到适度分离。这也是改变以往高校管理会计学术研究体系匮乏,系统性、一贯性缺失,满足当前高校管理会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所需。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永泽,况玉书.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2):28-34.
[2]胡玉明.强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国元素”[J].财务与会计,2015(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