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沂
今年两会,“三农”问题依旧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在经济下行,外部环境严峻的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意义,这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道路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关键。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但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业经济管理协调机构严重缺位,这不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力度,深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深化改革,加强现代化科技农业技术,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
1.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优化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农村经济管理能够对农村地区不同项目的发展情况做出一个真实的反映,有利于提升农村经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最后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进程。
2.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制约因素
2.1基层农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薄弱
当前的农业生产中缺乏优秀的基层农业管理人员,大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都是不足的,缺乏相應的专业知识,积极性和执行力度不够,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不能得到有效开展,另外经济管理人员中,很多基层对农业经济没有给与足够重视,使得很多惠农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严重制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2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在农业经济管理上,由于传统模式的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落后,使得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另外由于城乡一体化的大力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地区出现农田荒废的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劳动力缺乏。另外,在发展农业经济上,不够与时俱进,对市场的敏感度不够,没有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管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落后,降低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3农业经济管理科技信息化水平缺乏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以及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对人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和技术化水平水平严重不足,使得很多技术性的农业工作难以得到开展,因而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另外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足,导致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难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使得农业经济发展很难得到快速发展。
3.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3.1提升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想要优化农业经济管理,那么就要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管理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生产中,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可采取笔试面试的形式进行,另外要制定综合的管理人员考评制度,通过一些国家新型农业政策对他们进行农业相关技能考核,然后对管理人员工作成绩和技能的考评和测试,这样能有效加深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从而促进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3.2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经济管理机制是保障农业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了,因而在农业经济管理上,要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可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征,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可通过对农业用地合理的征用和流转来解决土地闲置、农村劳动力外流等问题,农业经济管理干部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农民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以此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3.3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
农业科技的发展能快速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因而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可通过建造农田水利工程、优化农村电力设施等对农业经济进行改善,另外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引进新技术人才,但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上,要大力开展农业信息化,通过新型的互联网经济模式,针对性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信息化建设,可建设一个互联网农业经济网站,以此为支点,通过线上运营的模式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途径,以此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
4.农业为国民经济之本,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体经济形势的稳定,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适时发现农村市场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策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大科技水平投入,把农业经济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能有效保障农业经济的合理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提供有效保证。
(作者单位:276400山东省沂水县许家湖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