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海参……目前,山东省烟台市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9个,龙口粉丝被认定为首批中欧“10+10”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产品,蓬莱市还获得了“全国海滨度假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既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效益,又成为推广城市品牌的名片。
打造九大名牌
去年,烟台名牌叫响全国,无论在北京,还是在深圳,人们解读“仙境海岸,鲜美烟台”,首先想到的是烟台的水果和海鲜,以及深加工后的产品,比如,葡萄酒。
这些产品,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烟台城市形象,同时也在推广着这座城市的知名度。
9大烟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包括烟台苹果、莱阳梨、龙口粉丝、葡萄酒、大樱桃、烟台海参、烟台鲍鱼、莱州梭子蟹、烟台绿茶。只要提到它们,就会想到烟台。
这些烟台地产名牌,品类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响,得益于烟台市对区域品牌的保护措施和力度,也得益于历届政府对品牌保护和创建的持续发力。
“对城市品牌的创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定期调度跟进督导,市财政也有专项资金,为品牌创建提供保障,这是烟台品牌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原因。”烟台市市场监管局一位负责人说。
目前,蓬莱市获“全国海滨度假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命名,龙口包装和交通铝型材、蓬莱海岸葡萄酒、龙口粉丝获批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市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
推广还在路上
烟台城市名片中的“仙境海岸”,讲的是烟台的地理区位优势。在这个优势区域,出产了独特的生态产品,比如水果和海鲜。
自然天成的区域环境,并不是出“名品”的唯一条件,品牌的塑造是细工慢活。烟台创建和推广区域品牌,有个渐进的过程,近十年的力度逐渐加大。
“区域品牌的创建有开始,但不会有尾声。”烟台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十年来,烟台市将区域品牌创建纳入全市农业及农村、智造行动纲要、服务业等“十三五”规划内,由此与“万千百十”工程一道合力推进,这里面就包括源头管理———每年组织大规模、系列化免费培训,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弘扬“工匠精神”。
烟台市出台了资助奖励办法,对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的企业给予资助奖励,不仅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还引导中小企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抱团发展,共同打造区域特色产品。
截至2018年底,烟台市全国海滨度假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先后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3个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筹建的龙口包装和交通铝型材知名品牌示范区内主持或参与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达到116项,一项国家标准荣获“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大大提升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链放大知名度
“现在向游客推广烟台旅游线路,分为产业度假游和生态環境游两大类。产业度假游包括参观酒庄,体验、选购葡萄酒等。”在烟台经营一家旅行社的市民刘青燕说,地接社现在多出了很多推荐线路。
仍以蓬莱为例,近些年创建的“葡萄酒+旅游”模式正逐年升温,年均接待葡萄酒旅游游客就达百万人次,葡萄酒单项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左右,而且数字正以20%以上的年增率递增。
蓬莱的“葡萄酒+旅游”只是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链中的一例。目前,烟台市已全面建成了富有烟台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品牌,完善了在苗木培育、葡萄种植、采摘加工、文化旅游等全产业链,先后建成了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62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中拥有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10个、省长质量奖企业2家,张裕以工业+旅游的全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入选首批“中国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葡萄酒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烟台的特有城市品牌。
不仅是葡萄酒,苹果、大樱桃等均在各自的“链条”中发挥着巨大的磁场作用。同样,这个作用也在放大这些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目前,烟台苹果、烟台葡萄酒,连续3年入围品牌价值区域品牌榜单前十名,品牌价值分别高达460.93亿元和888.83亿元。
不仅自身价值在涨,辐射带动作用也在加大。仅9大地理标志产品,就使得162家企业精准受益,上下游受益人数无法估算。